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情丝千缕系“三农”
——记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新丁
    陈新丁(中)调研果蔬家庭农场

  在闽北,有一位受到众多点赞的老人,他退休后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本色,作风不变,思维常新;他心系“三农”,为科技致富、乡村振兴发挥余热,继续贡献智慧和力量……他就是84岁高龄的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新丁,他的生活因奉献而更加精彩。
   培育农村青年致富“种子”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管理专科进修毕业,并在原南平林业学校担任过11年教师的陈新丁,1998年刚退休时就担任南平市关工委副主任,并兼任农村科技服务团团长,2008年班子调整后任顾问。
  “我们努力的方向,就是为闽北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创新致富的农村青年。”陈新丁说。到关工委任职的第二年,他就提出在全市组织涉农老科技人员开展“百团下乡,千人传授,万户受益”的科技致富工程。该工程组织实施两轮共10年,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受益农户超过20万户,受益明显的农户超过10万户。2005年南平市关工委农村科技服务团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7年关工委“百、千、万”科技致富工程入选南平市为民办实事十佳项目之一。
  按照省关工委统一部署,2014年南平市关工委在进一步总结“百、千、万”科技致富工程的基础上,又组织开展“农村青年致富种子工程”,实施“乡乡有种子”工程第一轮活动。陈新丁继续发挥余热,深入基层指导、调研,不辞劳苦追寻“种子”足迹,与“种子”促膝交谈,查看实验基地,走访合作社。在他的推动下,当年闽北即实现“县县有种子”,次年进而实现“乡乡有种子”;全市128个乡镇(街道)培育12类169名农村青年致富“种子”。2016年他牵头组织评选“优秀种子”和“优秀种子项目”活动,推动市关工委与老促会、老区办、扶贫协会联合开展“科技扶贫,培养老区青年致富奔小康‘种子工程’活动”,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种子工程”。2019年他又组织实施了新一轮的“农村青年致富种子工程”。
   心系“三农”参与公益事业
  在参加南平市关工委工作的同时,陈新丁还曾担任省竹业协会副理事长,南平市竹业协会理事长,南平市计生协副会长、幸福工程指导小组组长,南平市老科协常务副会长等职务,用真诚和执着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出谋献策。
  陈新丁对闽北竹业发展情有独钟,主动参与、乐于服务,经常深入竹产区的乡村,讲授毛竹的科学管育课。他还围绕竹产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关于“减轻笋竹税费负担”的建议,被南平市政府采纳,并在全省推广。此建议于2003年获得省政府第四届科技工作者优秀建议奖。
  南平市蜜蜂协会是陈新丁一手筹建的,从2004年2月成立至今,他一直在支持协助开展工作。2017年,他为南平市发展养蜂产业进行专题调研,写了调研报告,争取到390万元市长基金,并建立市级蜂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年来,共帮助85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养蜂,有力地促进了养蜂精准扶贫;创建15个蜜蜂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陈新丁担任南平市计生协会副会长期间,在全市开展“为计生贫困母亲献爱心,捐献一日收入”活动,深入130家企事业单位开展募捐动员工作,本级募得45万元,全市募得225万元。2005年,他被幸福工程全国组委会评为“全国幸福工程优秀工作者”。2007年,中国计生协授予他“全国计生协先进工作者”称号。
    晚年生活熠熠生辉
  陈新丁兴趣广泛,对新事物永远充满着好奇心,活到老学到老。他退休后积极参加老年大学学习,从零开始,学习了多门课程,每天进步一点,慢慢丰富自己的学识。为了更好地开展社团工作,他学会了使用电脑,打字、制作美图、收发电子邮件等日常操作都不在话下。对QQ、微信、美篇、头条号、抖音等新媒体交流方式运用自如,目前已有粉丝411人,阅读(播放)总量411.9万。他还适时组建了南平市关工委农村科技服务团群、葡萄种子群、茶叶种子群、果蔬种子群、两优种子群、养蜂群等微信群,并担任群主,组织群友交流经验,探讨问题。
  陈新丁经常向报刊投稿,宣传闽北科技致富、乡村振兴新成就和基层好人好事以及老同志活动实况等,荣获2014—2015年度和2016—2017年度《闽北日报》“优秀通讯员”称号。为了使稿件图文并茂,他自费购买了单反数码照相机,不断学习摄影技巧和图片处理技术。利用摄影专长,他帮助有关部门编撰《黄坑之韵》《闽北葡萄发展三十年》《纪念南平市老促会成立二十周年暨闽北苏区美丽乡村》等画册,为记录闽北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陈新丁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腿脚灵便。他家楼顶天台种满了蔬菜、小果树、花卉等,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四季有花,月月有收获,其乐融融。
  在闽北,凡是熟悉他的人,一谈起他来就会交口称赞:陈新丁是好样的!
  (通讯员 椿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