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提出
到2025年城镇新增就业5500万人以上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 国务院日前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下称《规划》)。《规划》提到,到2025年,要实现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城镇新增就业5500万人以上,努力实现更大规模,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城乡、区域就业机会差距逐步缩小,劳动力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规划》要求,坚持就业导向、政策协同。继续把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宏观政策优先位置,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头等大事,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优先目标和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根据就业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宏观政策取向、聚力支持就业。
  坚持扩容提质、优化结构。兼顾容量、质量与结构,抓住主要矛盾,在多措并举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的同时,更加重视日益凸显的结构性就业矛盾,聚焦劳动者技能素质提升,突出抓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推动形成劳动力市场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调控。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既要坚持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方向,加快破除制约就业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强化政府责任,优化整合各类资源,为促进就业提供强有力政策支持和基础性服务保障。
  坚持聚焦重点、守住底线。紧盯就业领域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瞄准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群体,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举措,因地因企因人强化分类帮扶援助,切实兜牢民生底线。
  《规划》提出,到2025年要实现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覆盖城乡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劳动权益保障进一步加强,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更多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
  结构性就业矛盾有效缓解。人力资源质量大幅提升,更加匹配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全国高技能人才总量稳步扩大,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3年,新增劳动力受过高等教育比例达到55%。
  创业带动就业动能持续释放。创业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对高质量就业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创业环境更加优化,政策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创业机会更多、渠道更广,更多人可以通过创业实现人生价值。
  风险应对能力显著增强。就业领域风险监测预警和应对处置机制不断健全,失业人员保障范围有效扩大、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困难群体得到及时帮扶,就业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又讯 8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在回答促进青年人就业相关问题时表示,通过供需两侧的发力、政策服务的支撑,多渠道促进青年的就业创业。
  张莹指出,促进青年就业,关系着民生改善、高质量发展和国家的未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青年就业的形势将总体保持平稳。与此同时,也要看到青年劳动者的规模依然比较大,部分劳动者渴望自身发展、价值实现,对就业有更高的诉求。他们中有一些人的实践经验、专业能力与市场需求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因此做好青年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
  张莹表示,此次《规划》在强调持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时,也首次明确提出了促进青年就业,并作出了单独的部署安排。总的考虑,就是通过供需两侧的发力、政策服务的支撑,多渠道促进青年的就业创业。具体举措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着力创造多样化的就业机会。拓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领域的就业创业机会,对接产业优化布局、区域协调发展和重点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完善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要素配置、协同发展机制,支持青年到急需紧缺的领域就业创业。
  二是增强职业发展的能力。通过职业指导提升求职能力,增加职业规划、职业体验、求职方法指导,增强青年的职场适应力。通过职业培训,提升专业技能,拓展专项能力培训、新职业培训、以工代训,增强青年就业的成长力。通过就业见习增加实践经验,提供更多管理类、技术类岗位的见习机会,增强青年的岗位胜任力。
  三是着力增强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完善适应青年需求的就业服务模式,根据他们的就业意愿,分类提供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提高他们的择业精准度。畅通信息服务的渠道,组织开展行业性、专业性的招聘活动,线上线下相结合,创新更多符合青年人特点的“直播带岗”等就业服务模式。
  四是着力做好困难帮扶。实施青年就业启航计划,对失业青年开展实践引导、分类指导和跟踪帮扶,引导他们自立自强,进入市场融入社会。同时对一些困难的失业青年提供就业援助,兜牢就业底线。
  张莹强调,高校毕业生始终是青年群体中的重中之重,对应届高校毕业生,《规划》明确了专项的就业创业支持计划,不断拓展市场化、社会化的就业渠道。而对于往届未就业毕业生,也能够通过促进青年就业的相关举措和安排,得到更好的支持。(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