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把人才评价权交给市场和企业
厦门思明区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激发产业活力
  本报讯 近年来,厦门市思明区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从“政府立场”转变为“市场视角”,在人才评价中突出“市场定位”,重视“企业地位”,弥补“考核缺位”,建立起更加科学、有效的多元人才评价体系,更好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3年来,思明区共引育高层次企业人才475名,全区重点产业人才规模平均增速为7.3%;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31家,“专精特新”企业107家,17家人才企业上市,30家人才企业入选中国互联网、中国软件百强、福建省数字经济领域创新企业榜单。
  打破“单一主体”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完善评价网络体系。改变“一言堂”式的评价机制,建立“政府+企业+市场”的科学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市场主体作用。启动大数据专业职称评审改革,由辖区内龙头企业美亚柏科公司组织评审,邀请百余名行业专家和领军人才组建评委库,对大数据专业人才进行职称认定。目前,已组织开展4批次评审,吸引吉比特、四三九九、安踏等知名企业大数据人才参评,共有426人获评工程师、12名获评副高级工程师。
  着力部门联动合作。梳理整合产业人才政策,实现产业扶持政策与产业人才评价改革同频共振。今年上半年,先后出台商贸流通业、金融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人才政策10余项,凝聚各人才主管部门合力,全方位、多层面构建人才生态圈。
  健全评审顾问队伍。根据品德素养、技术成果、业内影响等5项标准,通过个人自荐、主管部门推荐、专业机构认定相结合的方式,由各主管部门直接掌握一批各行业、各领域、各层面的优秀人才。聘请首批15名企业人才发展顾问,涵盖金融、商贸、软件信息、文旅影视等主导产业方向,以及科技创新、投资融资、智库咨询等人才工作相关领域。
  打破“单一标准”创设立体评价模式
  注重评价导向。修订完善《思明区引进和扶持总部经济和重点产业人才暂行办法》,以人才的应用性为考核标准,突出发挥产业引才的主导作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评价标准,不受学历、学位、职务等限制,以对本区的实际贡献为主要依据,近年来全区评选出拔尖人才230多名,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中坚力量。
  设立分类标准。对科研人才,指标设计侧重理论成果数量、技术创新水平的考核,注重引入国际标准,推动科研创新与国际前沿密切接轨;对技术人才,指标设计侧重专利持有数量(尤其是发明专利)、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交易金额的考核,注重市场及同行反馈;对管理人才,指标设计具有综合性,包括公司规模、发展层次、经济收益、人才数量、社会责任等多个维度,并关注企业社会影响。
  完善特殊机制。对掌握顶尖技术的领军人才、经济贡献突出的管理人才、社会反响热烈的社科人才等,在评价时可适当突破年龄、学历、持股比例等限制;对创业初期但市场潜力巨大的人才项目,在评价时则可酌情调整考核标准,变考量“规模指标”为“发展指标”,用合同签约量、收益增长率等替代年收益额、年纳税额、市场占有率等常规指标。
  打破“单一手段”推行全面评价机制
  创新评价手段。通过项目路演、人才述职、实地调研等手段,多维了解掌握人才项目推进、企业运营、技术突破等情况,从而更加准确客观地对人才作用发挥情况作出评价,先后开展产业人才评价30余人次,促进企业人才健康发展。
  畅通进出渠道。改变“一审终审”“一劳永逸”的人才评价机制,通过日常考核、年度评审、不定期回访相结合的方式,延长人才评价周期,实现长期目标管理。完善人才档案,“一人一档”记录考评结果,对项目停滞、扶持资金挪作他用等违规情况,及时约谈人才,提出整改意见;对严重违纪、项目终止、解聘离职等不再符合入选条件的人才,及时予以清退。
  强化结果运用。将评价结果作为人才扶持和奖励的重要依据,根据发展情况划分人才层次,给予配套扶持,对经过评价认定的区级总部经济和重点产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金融业、商贸业等各产业领域的人才,按照政策给予人才奖励、租房住房补贴、子女入学等人才关心的配套福利支持。3年来,共兑现各类人才政策补贴超10亿元,提供租房住房补贴1602万元,帮助2500余名人才子女入学。(通讯员 刘奕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