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永安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四链一体”赋能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近年来,永安市聚焦“33211”重点产业体系,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人才链串联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打造“四链一体”、协同发力的新发展路径,持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激活“创新链” 锻造“人才链”
  持续强化各类平台建设,坚持产学研用协同发展,通过搭建“三平台”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集聚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坚持创新驱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累计培育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以上平台37个,近五年新增专利2000余件,先后促成容钠新能源、智泰科技等20多家企业落地。
  搭建产教融合平台。依托职业院校开展“新型学徒制”和“二元制”人才培养,建立学校企业联合招生、协同培养的长效机制,先后建成省、三明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5个,每年向科宏生物、建新轮胎等企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100余人。
  搭建飞地研发平台。充分发挥资源、空间优势,支持科宏、康碳、翔丰华等企业在发达城市建立研发中心,探索“飞地研发+永安制造”“飞地总部+永安基地”等模式,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力量联动整合,形成科学高效的资源配置与项目组织体系。
  聚焦“产业链” 布局“人才链”
  坚持将“产业发展”和“人才发展”统筹考虑、协调推进,深入研究产业发展方向和人才成长规律,着力通过“三机制”下好产才融合“一盘棋”。
  完善“双招双引”机制。聚焦“33211”产业布局,依托重点园区、高校、驻外商会等,搭建飞地人才驿站、驻外引才工作站,推动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有效衔接。在今年沪明合作中,对接上海重点企业130余家,签约产业项目19个,总投资16.25亿元。
  构建“柔性引才”机制。聚焦产业发展高端人才数量少、引进难的“瓶颈”,出台《重点企业柔性引才支持办法》《“人才编制池”编制使用管理办法》等政策,围绕石墨和石墨烯、林竹等主导产业人才需求,先后柔性引进教授专家180人、研究团队23支。
  健全“赛会引才”机制。坚持每年举办竹博会、石墨和石墨烯创新创业大赛、“揭榜挂帅”赶集日等活动,促进人才、项目、产业、资本精准对接,先后引进省引才“百人计划”周鹏伟等10支创新创业团队,促成翔丰华公司等一批企业扩产增效、成功上市,有效带动石墨和石墨烯、林竹等特色产业转型发展。
  打通“资金链” 服务“人才链”
  坚持“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好的投入”理念,通过整合资金、盘活资源、撬动资本,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项目,全力支持企业研发创新、人才培养发展。
  整合资金扶持人才项目。设立高端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人才发展基金、永安浦积基金等基金8500万元,为初创企业和优质人才项目提供创业补贴、研发补助、启动资金等支持,促成康碳复合材料、鼎丰碳素公司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落地,先后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1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科技小巨人企业24家。
  盘活资源做实人才保障。整合各方资源,建立“智汇永安”人才之家,为来永人才提供项目申报、就业招聘、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一揽子带(代)办服务。发放“燕城英才卡”“麒麟山英才卡”1988张,集合吃住行游购娱等10余项生活便利服务,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一卡通”服务。
  撬动资本优化发展环境。采用政府出资、社会捐赠、企业让利等方式,优化教育条件、住房保障等人才发展环境。出台《人才优惠房实施办法(试行)》,为人才提供9折购房优惠,1年来累计27位人才享受购房优惠。成立永安市燕翔教育发展基金会,鼓励乡贤、校友及社会爱心人士积极捐款捐物,用于奖助优秀师生、改善教学条件、添置教学设施设备等,自2019年成立以来,累计筹集善款6300万元,发放奖教助学金1400万元。
  (来源:三明日报 通讯员 邹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