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两岸融合
湖里区助力台湾人才“登鹭”弄潮追梦
以惠引才 以通聚才 以情留才
  本报讯 不论是深耕行业多年的产业人才,怀揣创业梦想的创业青年,还是刚刚走出校门的职场新人,如今,越来越多的台湾创新创业者,将逐梦的目光投向厦门湖里,把这里作为登陆圆梦的第一站。
  作为特区发祥地,近年来,厦门市湖里区突出以惠引才、以通聚才、以情留才,进一步构建台湾人才全方位服务体系,打造特色对台服务品牌,积极探索两岸人才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以惠引才
  梯次引育激活人才“引擎”
  专注于国际汽车电装品领域的同致电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是全球第三大倒车雷达供应商。扎根湖里区的30多年间,企业与特区发展同频共振,持续追“高”逐“新”,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厦门是公司电子全球发展重要的‘大本营’,近年来,城市发展充满活力,让人眼前一亮。”同致电子总经理曾建源说道。
  在全球芯片紧缺的大环境下,曾建源一方面带领团队力保供应,另一方面,紧抓研发创新,推动企业研发中心通过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夯实企业全球竞争的底座。
  正是基于深耕产业的辛勤付出,曾建源获评湖里区台湾专业人才。
  “湖里区给予我们台湾人才各种优惠政策,包括薪酬补贴、保健补贴、子女就学照顾等,让我们能够安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曾建源说。
  湖里区坚持分层次、分类别、全覆盖,构建与市级政策相互衔接、梯次递进的台湾人才引育政策体系。聚焦重点产业中坚骨干,累计评选57名台湾专业人才。瞄准台湾优势行业领域吸引和扶持产业人才,比如联合厦门自贸委修订了《进一步促进集成电路双创平台发展若干办法》,进一步优化升级台湾人才、台湾优秀毕业生补助等人才支持举措。致力加速集聚“年轻一代”,先后多次修订鼓励和支持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实施办法,近期还出台了补贴台生来厦门实习、见习、研学的优惠政策,累计兑现扶持资金超4700万元,辖区集聚台青人才1500余名。
  以通聚才
  为两岸人才交流搭台架桥
  在清华海峡研究院举办的海峡两岸博士人才交流合作对接会上,来自清华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阳明交通大学、台湾成功大学等两岸知名高校的59名博士人才(其中台籍博士13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与10家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设站单位开展对接交流,其中,来自台湾成功大学李博士在今年入职厦门高校。
  近年来,湖里区委组织部在台青创客家、汇元台青基地、清华海峡研究院等6家涉台机构和平台设立人才驿站,进一步搭平台、优服务、促交流,连续举办五届清华校友三创大赛(厦门赛区),累计吸引30余个台湾项目参与;海峡两岸医工融合与科技创新研讨会、两岸康复产业论坛等活动,搭建两岸专家学者对话交流平台,台湾高校大学生研习参访活动吸引近8000名台湾青年参与。今年,作为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的台青创客家进入第二批省级人才驿站的公示名单。
  “在湖里发展近30年,得益于厦门市、湖里区惠台的各项政策,欣贺不断发展壮大,成长为上市公司。未来,我们将坚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助力厦门打造国际时尚之都,积极为两岸交流交往和融合发展牵线搭桥。”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欣贺董事长孙柏豪说。
  湖里区坚持发挥台籍企业家、台青基地、台商协会等桥梁纽带作用,有效链接两岸资源、政策、服务和人才。目前,湖里辖区已集聚台资企业1572家、台胞1.13万人。
  以情留才
  营造“两岸一家亲”浓厚氛围
  厦金“小三通”五通客运码头和高崎国际机场是重要的通关口岸,湖里区立足地缘优势,主动作为、服务大局,组建湖里区与五通客运码头对台工作联动协调小组,打造两岸融合化解劳动争议服务基地、区台胞服务中心等平台,为台湾人才就业、创业、生活提供一揽子贴心服务,多举措提升台胞登“鹭”体验。
  台湾人才引进来,更重要的是留得下、发展好,湖里区持续在“融”上做文章,倾力打造特色对台活动品牌,共建最温馨的共同家园。
  “我很早就来厦门,刚开始的心态是我们只是个过客,后来待的时间久了,再加上兴隆社区对我们台胞十分照顾,后来便慢慢融入一起。兴隆社区是厦门市首个对台服务试点社区,今年还设立了厦门市首个同胞融合驿站,现在这里的台胞和其他居民不分彼此,就像一个大家庭。”一名社区营造师说道。
  湖里区积极举办福德文化节、青春在“鹭”上两岸青年Party、两岸新人七夕牵手会等规模性厦台融合交流活动,让台湾人才在湖里生活更有归属感。
  去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厦金“同城生活圈”建设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上个月,第十六届海峡论坛·第二届厦金同城生活圈论坛在湖里区举办,两岸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聚焦厦金养老服务协同发展、养老人才培养与交流、养老产业创新与合作等主题进行深入交流,并走进湖里区的创业机构、街道社区、养老中心,了解这里的融合故事和发展经验。
  (通讯员 陈颖 廖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