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数字化人才服务新模式
本报讯“福建人社”微信公众号日前发布2024年福建省人社系统优化营商环境“最具获得感”典型案例,《莆田:“四个一”构筑数字化人才服务新模式》案例上榜,相关经验做法全省推广。
近年来,莆田市人社局加快推进人才工作数字化转型,构筑“集成式、智慧化”人才服务新模式,探索一条以数字互联人才要素、小城市大聚才的人才发展之路。
人才资源“一网归集”。搭建“莆田人才库”多维采集信息,直现全市人才在所属领域的分布情况,筛选汇总各类人才信息22.45万条。深化重点产业人才地图应用,为企业引才精准“导航”,有效解决底数不明、路径不清等问题。目前,线上可检索专业领域院校和科研单位3848所、产业高端人才746人、产业集群和培训基地936家。
人才政策“一键知晓”。整合部门和企业数据,创新建立莆田优才助企测评站,通过政策沙盘“预先推演”,达到奖补资金效益最大化。目前,累计形成2个政策类别、18个政策指南,实现自助匹配人才就业政策达42项,累计发放技能补贴等资金4176.96万元。上线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一键即享”平台,着力构建开放式、数据融合共享的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集中受理档案接收转递等6个高频事项。
人才办事“一站入口”。设立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和人才服务专员制度,建成“人才e家”线上平台和人才电子档案,集中受理业务办理、引才活动、项目对接等综合性服务,推动人才工作从审批式向服务式转型,确保“件件有回应”“事事能落地”。2024年共受理初核省、市各类人才项目申报2576件。
人才服务“一码共享”。构建“线上+线下”全方位招聘体系,上线“数智人社”一站式服务平台,聚合对接各毕业生服务平台、“零工市场”模块和闽政通、电子社保卡等认证渠道,开展现场专场招、人才夜市招等多种方式畅通毕业生留莆渠道,推出送岗信息码,实现“码上就业”。
2024年以来,“数智人社”注册用户近3000人(家),零工市场模块发布人才招聘需求6.12万人次,实现就业4531人,服务量位居全省第二。
(通讯员 陈雄)
近年来,莆田市人社局加快推进人才工作数字化转型,构筑“集成式、智慧化”人才服务新模式,探索一条以数字互联人才要素、小城市大聚才的人才发展之路。
人才资源“一网归集”。搭建“莆田人才库”多维采集信息,直现全市人才在所属领域的分布情况,筛选汇总各类人才信息22.45万条。深化重点产业人才地图应用,为企业引才精准“导航”,有效解决底数不明、路径不清等问题。目前,线上可检索专业领域院校和科研单位3848所、产业高端人才746人、产业集群和培训基地936家。
人才政策“一键知晓”。整合部门和企业数据,创新建立莆田优才助企测评站,通过政策沙盘“预先推演”,达到奖补资金效益最大化。目前,累计形成2个政策类别、18个政策指南,实现自助匹配人才就业政策达42项,累计发放技能补贴等资金4176.96万元。上线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一键即享”平台,着力构建开放式、数据融合共享的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集中受理档案接收转递等6个高频事项。
人才办事“一站入口”。设立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和人才服务专员制度,建成“人才e家”线上平台和人才电子档案,集中受理业务办理、引才活动、项目对接等综合性服务,推动人才工作从审批式向服务式转型,确保“件件有回应”“事事能落地”。2024年共受理初核省、市各类人才项目申报2576件。
人才服务“一码共享”。构建“线上+线下”全方位招聘体系,上线“数智人社”一站式服务平台,聚合对接各毕业生服务平台、“零工市场”模块和闽政通、电子社保卡等认证渠道,开展现场专场招、人才夜市招等多种方式畅通毕业生留莆渠道,推出送岗信息码,实现“码上就业”。
2024年以来,“数智人社”注册用户近3000人(家),零工市场模块发布人才招聘需求6.12万人次,实现就业4531人,服务量位居全省第二。
(通讯员 陈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