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做好“一根竹”文章
本报讯 近年来,南平市建阳区发挥竹乡特色优势,突出做好“一根竹”文章,因地制宜建竹木人才“小高地”,做竹木产业“小巨人”,实现产才双向赋能。
在拓宽引才渠道方面,建阳区组建8支“区一把手+区分管领导+项目责任单位+产业链链长”招商引才分队,前往云南昆明、浙江温州、广东广州等地开展招商引才活动,引进林产工业、竹木材料等9类科研人才70余名,其中省高层次人才11人。依托建阳区竹循环经济产业园、建阳经济开发区等平台,推行“园区+项目+人才”引才模式,组织园区企业赴江西赣州、广东惠州等地开展项目推介会,引进卓森木业、福达机械等8个项目,总投资达7.6亿元。
该区鼓励企业发挥引才主体作用,创新推出人才股权激励制度,目前已打造一支37人的专业研发人才团队,发放人才激励股权350万股,市值达5500万元以上。
依托福建省竹木产业工业设计研究院,该区探索“ 优质资源+高端人才+研发创新”新路径,申报“揭榜挂帅”技术需求8项,吸引项目攻关团队3个,与本土16家企业35名人才组建技术攻关组,取得各类专利186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掌握竹制品防霉处理及质量控制技术、精砂技术等12项核心技术。
该区实行“校区合作+技能培训+协同研发”培养模式,邀约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福州大学等高校院所师资力量与本土科技特派员、竹木产业技术大咖等40余名专家学者组成名师团,联合开展短期培训、定向委培、林间讲解和参观实训等活动,先后培养竹木专业技术人才500多人次,提供2300余次现场技术咨询和服务。
为做优人才生态,该区建立区级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服务人才、人才办联系服务人才“双联系”工作机制,选拔26名人才工作专员,定期到园区、企业开展“点对点”上门服务,为30余名人才解决子女入学、子女暑期托管等问题。协助4名竹木产业人才成功申报省级高层次人才认定,政治吸纳3名竹木产业人才为市人大、政协代表,安排30余名竹木产业人才入住人才公寓,落实人才奖励房、安家补助等人才福利170万元。 (通讯员 童人虹)
在拓宽引才渠道方面,建阳区组建8支“区一把手+区分管领导+项目责任单位+产业链链长”招商引才分队,前往云南昆明、浙江温州、广东广州等地开展招商引才活动,引进林产工业、竹木材料等9类科研人才70余名,其中省高层次人才11人。依托建阳区竹循环经济产业园、建阳经济开发区等平台,推行“园区+项目+人才”引才模式,组织园区企业赴江西赣州、广东惠州等地开展项目推介会,引进卓森木业、福达机械等8个项目,总投资达7.6亿元。
该区鼓励企业发挥引才主体作用,创新推出人才股权激励制度,目前已打造一支37人的专业研发人才团队,发放人才激励股权350万股,市值达5500万元以上。
依托福建省竹木产业工业设计研究院,该区探索“ 优质资源+高端人才+研发创新”新路径,申报“揭榜挂帅”技术需求8项,吸引项目攻关团队3个,与本土16家企业35名人才组建技术攻关组,取得各类专利186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掌握竹制品防霉处理及质量控制技术、精砂技术等12项核心技术。
该区实行“校区合作+技能培训+协同研发”培养模式,邀约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福州大学等高校院所师资力量与本土科技特派员、竹木产业技术大咖等40余名专家学者组成名师团,联合开展短期培训、定向委培、林间讲解和参观实训等活动,先后培养竹木专业技术人才500多人次,提供2300余次现场技术咨询和服务。
为做优人才生态,该区建立区级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服务人才、人才办联系服务人才“双联系”工作机制,选拔26名人才工作专员,定期到园区、企业开展“点对点”上门服务,为30余名人才解决子女入学、子女暑期托管等问题。协助4名竹木产业人才成功申报省级高层次人才认定,政治吸纳3名竹木产业人才为市人大、政协代表,安排30余名竹木产业人才入住人才公寓,落实人才奖励房、安家补助等人才福利170万元。 (通讯员 童人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