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闽台交流泉州台商投资区
“五突出五着力”强化泉台人才交流合作

  本报讯 近年来,泉州台商投资区聚焦姓“台”属“高”,深耕人才“港湾计划”,坚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同步并举,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着力招引台资企业、吸引台湾人才,促进泉台人才深度融合。 

  突出团结引领
  着力在“融”字上做文章

  抓好顶层设计。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人才强国等国家战略,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将台湾人才工作纳入台商区“十四五”规划、2020年赶超计划、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实施意见的实施范畴,构建统筹有重点的人才工作体系,为台湾人才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
  坚持思想引领。在台湾人才聚集的园区打造“台资企业+台湾人才”党建综合体,成立台资企业党支部和群团组织,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系列活动,引导台湾人才在思想上主动靠拢。2019年10月,开展全市首场台湾人才研学活动,通过专题讲座、区情体验、“两岸情·追梦人”主题交流等形式,增强台湾人才的团结引领。
  塑造先进典型。积极推荐台湾人才参评各级表彰,发掘、塑造并集中宣传一批典型,其中何国鼎、邱俊杰分别获评“福建省引进台湾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福建省青年五四奖章”、“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成立大陆首个台资企业工会联合会,在全国首创选举出台湾人才担任台资企业工会联合会主席并兼任区总工会副主席,吸纳台湾人才近100人入会,授予20名台干“优秀职工”荣誉称号,不断激发园区台湾人才爱国奉献情怀。 

   突出政策带动
  着力在“引”字上出实招

  强化政策“磁场效应”。结合国家、省、市政策,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鼓励台商投资与开展经济社会文化交流合作的意见》《鼓励台湾青年来区创业就业支持措施》等优惠政策,为台湾人才来台商区投资创业、经济合作、实习就业、交流交往和安居乐业提供49条政策大礼包,逐步落实同等待遇,大力吸引台湾创业创新人才。
  创新人才引进标准。制定实施《引进台湾人才认定办法》,对符合资格条件的直接确认并给予安居补助,同时给予企业3万~5万元的引才奖励;在认定标准上,不唯职称、不唯论文,坚持用人主体认可、业内评价和业绩薪酬导向,并将用人单位支付薪酬作为认定标准。2018年以来,全区共确认63名引进台湾人才。
  推动行业标准共通。实行台湾医师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聘任,台湾医师可根据取得的行医资格、行医年限等条件在区内医院聘任初级、中级和高级职称,同时给予在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服务满3个月的台湾医师15万~20万元的额外资助,给予招收台湾医师且工作满30天的医疗机构按每人3万元标准补助,为泉州颐和医院开业引进台湾医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突出以用为本
  着力在“育”字上求突破

  打造台湾人才就业创业基地。推动台商区创业园开展办公区域、公共服务区域环境改造,设计创业园人才工作IP形象,创新各级惠台政策宣传解读方式,优化青年人才就业创业软硬服务。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依托台湾农业技术交流中心,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打造集科研、交流、休闲体验为一体的“人才之家”。
  打造泉台工业设计人才服务中心。按照“一个网络频道、一批创客基地、一系列精品活动”的模式,筹建泉台工业设计人才服务中心,为泉台工业设计人才提供培训交流、展示推广和创业投资等定向服务。策划举办“海丝杯”海峡两岸(泉州)工业设计大赛、“设计之声”主题沙龙等活动,提升用人主体意识,吸引集聚一批工业设计人才,现已组织克拉克体育、杰丰礼品承接泉州海峡两岸大学生设计工作坊活动。
  打造台湾医疗产业人才高地。依托德润医疗产业园,成功引进高品医学检验实验室、凯力美医疗器材和泉州颐和医院等台资企业,以企业为主体捆绑式引进台湾人才台湾医疗人才38人,其中博士10人、硕士16人。支持园区企业组建新型研发机构、专家工作站等平台,德润产业园区先后获评泉州市“人才之家”、泉州市“人才工作直接联系点”、“泉州市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闽台妇女合作发展基地”,高品医学检验实验室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新型研发机构、泉州市专家工作站。 

   突出平台搭建
  着力在“聚”字上见实效

  建项目,直接引。坚持以产引才,鼓励台资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钜闽机械、天一机械等4家台资企业获评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捆绑式引进台湾装备制造业人才20名。借助洛阳桥海丝申遗项目,开展洛阳古街“三留一活”振兴行动,近年来引进台湾“打开联合”文化创意人才团队8人。
  借外力,中介引。对接台湾专业团队,启动建设泉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立人才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推进投资区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和人才引聚工作,打造人力资源服务和对台招商引资服务平台,预计2020年11月开园,将引入经营性人力资源机构不少于20家、台资企业不少于20家。
  抓对接,活动引。近年来举办“创客中国”海峡两岸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泉州海峡两岸大学生设计工作坊、首届泉台医护人员岗位技能竞赛、海峡两岸职工雕艺大赛等一系列赛事活动,依托赛事推动“人才+项目”落地,累计邀请两岸人才1000余人出席活动,促成引才意向合作项目20个、引进台湾人才30余名,累计评比出国家级、省级大奖62人次。 

  突出服务保障
  着力在“留”字上下功夫

  造优宜居环境。加大泉州五中台商区分校、泉州附小台商区分校师资投入和硬件建设,规划建设优才大厦、泉台人才主题公园等重点项目,改善台湾人才工作生活环境。推动德润产业园等8个“人才之家”、洛阳古街等5个“台胞驿站联谊点”联网共享,编撰台湾人才服务手册,定期开展闽南文化交流、创意DIY等主题活动,扩大台湾人才“朋友圈”。
  便捷服务机制。成立大陆首个台籍职工法律服务工作站,与台北的法律服务站连线合作,解决台湾人才在处理法律事务上仍需两地跑的窘境。开发“人才乐巢”小程序,台湾人才在行政服务中心享受政务服务“一码通办”,在八仙过海、宝龙广场等场所休闲娱乐“一码通用”,提升人才获得感。选派台湾人才服务专员,建立起“需求收集、专人指导、办结反馈”的服务机制,2020年来,共受理台湾人才申报人才项目112人次,政策咨询15人次。
  保障后顾之忧。在泉州市首创编印《台湾人才生活服务指南》,同步制作掌上“电子书”,实现人才政策、便民服务等咨询“一本通”。经认定为区级“台湾人才”的,给予逐年返还个人所得税的区级地方留成部分的60%、安排免费健康体检、泉台往返交通补贴、子女优先就读区内优质公办学校和允许申购一套住房等政策支持,切实解决台湾人才后顾之忧。(通讯员 李丽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