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把科研做进生产车间里
集美区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良好人才生态
  本报讯 素有文教名区之称的厦门市集美区,辖内各类高校、科研院所15家,“双一流”学科33个,在校师生约13万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先天条件可谓十分优越。面对丰富的高校与科研院所资源与辖区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如何有效沟通,把科技和经济融合在一起,为社会发展创造更多价值?集美区做出一系列探索。
  集美区高校产业技术联盟环保专场对接会暨“环保专家问诊团”揭牌仪式不久前在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举行,意味着“环保专家问诊团”将在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学术所长、中科院院士朱永官的带领下,主动对接服务集美区各相关部门、街镇及有环保技术需求的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重大环保技术问题,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服务集美区生态文明建设。 

  政府搭台,建设专家智库
  这并不是集美区首次尝试精准对接校企双方的沟通渠道,打通校企双方在科研技术供需两端的中梗阻。
  6月,集美区首批邀请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院、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6家高校、科研院所,与辖区“三高”企业共同成立高校产业技术联盟,由高校、科研院所担任轮值主席,对接集美区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通过组建“高校专家技术问诊团”进企业服务、轮值举办校企项目技术对接会等方式,以“点对点”方向为企业提供高校智库支持。
  厦门理工学院罗志伟副教授与厦门力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新办厦门丛蔚科技有限公司,其团队中8名本硕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落户集美,实现人才、企业双落地;厦门市第十批“双百人才”、华侨大学蔡绍滨教授与厦门中控智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牵线联姻,在混合生物识别技术领域提供专业指导;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郑煜铭研究员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第一时间率领团队进驻企业,与企业员工并肩作战,既当技术顾问又当一线工人,为疫情防控中身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与其他工作者提供有力的健康防护……
  高水准的共享专家库,让企业节约了大量成本,也推进了集美区目标导向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建设。 

  校企磨合,最佳合作模式
  集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是集美区高校产业技术联盟校企合作的受益者之一。据现任副院长、集美区首批首席技术顾问许志龙教授介绍,他们团队正在与厦门立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一个智能检测设备的升级项目,目前已研发出第6台机器,从半成品逐渐完善为成品。
  今年,集美区紧扣产学研合作,围绕“聚贤集美”人才政策,创新设立企业首席技术顾问(团队),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中具备较强创新研发能力的人才到企业开展技术难题攻克,可享最高每月1.5万元的工作津贴。
  厦门立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质量官钟建华表示,现在企业可以不再苦恼于团队研发人员用人成本高的问题,更加乐于接纳多层次、多领域人才来企业研发产品。在良好政策推动及双方不断探索合作方式中,经过半年多的升级合作,双方将合作聚焦点集中到配合立林科技产品的实际需求上,更加深入企业研发中心改良产品、研发新品,促进产品集成一体化研究,为立林科技稳扎行业前列提供强而有力的技术支撑。
  截至目前,集美区首批拨付“首席技术顾问”津贴已达140.4万元,在降低企业引才用才成本的同时,提升高校科研人员参与产学研工作的积极性。第一批共有来自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高校的36名教师、研究员,与辖区9家企业在设备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实现合作,帮助企业改进工艺和装备43项,解决技术难题26项,为企业节约研发经费和新增经济效益近5000万元。 

  人才流动,实现无缝对接
  通过产学研深度合作,一批高端人才与本地企业互相青睐,毕业后顺利转化为本地就业,一举实现企业招才、地方留才的良性循环。企业负责人纷纷感慨:“原来企业隔壁就有我们需要的人才,为什么过去我们要舍近求远到处找人?”
  在“9·8”投洽会期间,集美区举办了高校产业技术联盟校企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来自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厦门稀土研究所等6所高校、科研院所与辖区企业共签订校企合作项目10个,涉及金额1.05亿元。
  基于目前的合作成果,集美区将以高校产业技术联盟的正式启动为出发点,继续以促进产学研合作为重点充分发挥集美文教区的资源优势,让辖区高校院所人才更好地为集美所用,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和企业发展遇到的难题,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学研服务,嫁接产业引导基金、银行专项贷款等现代金融手段,不断扩大联盟规模和服务范围,引入辖区重点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着力构建产教一体的人才服务平台,推动科研能力加快转化成经济动能。(通讯员 曾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