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干出一番事业造福一方百姓———记福建省首位退休厅级“村官”赖文达
    赖文达(左2)与村两委成员研究村建设规划

  1975年,赖文达19岁,这年他担任平和县国强公社新建大队党支部书记;2018年6月,赖文达62岁,已退休的他,把党组织关系和户口都转到平和县国强乡新建村,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
  新建村位于“闽南第一高峰”大芹山西北山麓,是革命老区基点村,也是省定贫困地区。赖文达当年在新建大队担任党支部书记3年后提干,后任国强乡团委书记、云霄县县长、漳州市物价局局长、省价格监督检查分局局长等职,直到2016年从省物价局副局长岗位上退休,为什么还要回到这个小山村任村党支部书记?
  赖文达年少时的经历颇为坎坷。他12岁时父亲去世,14岁时母亲也去世,15岁时,家境困难的他被新建大队党支部书记叫到大队部当通信员。“这是我人生转折的关键一步。”他说,“是党培养了我。”赖文达一直心怀感恩。在国强乡党委书记胡木清的印象里,赖文达有家乡情怀,村里有事找他,他都会尽力帮忙。
  据胡木清介绍,新建村党支部多年选不出“班长”。后来由乡党委下派一名工作人员担任,但是由于交通闭塞、底子薄、观念落后等原因,该村发展仍不见起色。2018年村党支部换届前夕,胡木清三赴福州动员赖文达回乡。
  40多年过去了,他的家乡依然落后:村财零收入,手机没信号、有线电视通不了、路不平、灯不明、生活用水受污染,闭塞的村子成了赌博等不法行为的“避风港”,纠纷频发,治安差……
  要不要干?赖文达也有过思想斗争。“开始有顾虑,自己有高血压、高血脂这些慢性病。”但是,作为老共产党员,经过几番思考,他带着新的使命,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家乡。“我回到家乡,就是想为家乡建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018年6月19日,在新建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大会上,赖文达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成为福建省首位退休厅级“村官”。此后,他住在新建村,生活上,自己做饭、洗衣服;工作上,既是村党支部书记又是勤务员,材料自己写,出差办事车自己开;白天跑项目、看项目,晚上看书、看新闻,维护村微信公众号等。
  如今的新建村,手机网络覆盖,家家户户通了有线电视,整洁的村道两侧路灯挺立,栽种着各种花卉绿植。漫步新建村,满目青山绿水,处处鸟语花香。双芦溪沿溪增设3.2公里亲水栈道,连通万亩原始生态园林。全村种植桃树、红豆杉、桂花树、樱花树、三角梅等2万余株,山水草木皆是风景。党建引领、项目带动,新建村完成了我省乡村振兴规划的第一个村级规划,实现林、果、茶、药、菜、蜂一体化发展,村财有收入,农户有增收,6户贫困户全都脱了贫。2019年,新建村被评为国家级森林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省乡村振兴试点村、省级森林村庄、省级生态村,村党支部被平和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20年,新建村又拿到了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
  “我觉得我的威望比以前高了。过去我回村,村民也会跟我打招呼,那是一种礼节性的。现在不一样,人家信任你,由衷的信任。”赖文达说。
  据了解,在拓宽村主道时,要占用一户村民的蜜柚地,村主任去做工作,做不通。原来,当年修路时砍掉该户的11棵蜜柚树,事前说好的补偿最后却没有兑现。赖文达上门跟他讲道理,很快就说通了。
  赖文达威望提升的秘诀是“向我看齐”——“我回来没有拿村里一分钱,零报销,只图帮助村里做实事,让大家脱贫奔小康。希望村民也能齐心协力。”很多农户都被他的行为打动。
  双芦溪两岸充满生机,廊桥尽头“福建九寨沟”的宣传牌匾熠熠生辉。赖文达透露,他在村党支部书记任内的目标是,抓好党支部班子建设、带好干部队伍、落实监督,带领全村人民,做足绿水青山文章、挖掘老区红色文化,将新建村打造成福建的“九寨沟”。
  除了每月一次回福州开药、看家人,赖文达绝大部分时间“泡”在新建村。他表示,决定当村支书,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要干出一番事业,造福一方百姓,无愧于一生为党工作、一心为民服务的初心。“我希望给新建村留下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涵养一座绿色银行。”
  (通讯员 刘维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