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贡凯军从学习工作了几十年的山西老家被引进到厦门,入职厦工集团厦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工),一转眼20多年过去了。从考入大学工程机械专业学习开始,贡凯军将一生的精力都投入到工程机械领域和专用汽车行业的科研、技术研发工作中,为福建省乃至全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提升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
坚定走技术创新路线
贡凯军是国内从事工程机械领域较早的一批具有博士学位的技术人之一。早在1981年,他就考入太原重机学院工程机械专业学习,此后,他先后在太原工业大学、吉林工业大学攻读机械工程专业硕士、博士,并先后在太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任讲师、副教授。在普通人眼里,贡凯军的学习工作之路非常顺遂,在同一专业领域不断深造到博士,年纪轻轻已就任大学副教授。在可预见的未来,他便会往机械工程领域教授、专家的道路上不停地走下去。然而,处在外人艳羡的境遇下,贡凯军却总觉得有些美中不足:相比安逸稳定的大学环境,他似乎更向往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到实业中搏击一番。
由于博士的研究课题与厦工有合作,使他有机会多次来厦工。企业富有挑战性且有实用价值的技术研究和厦门美丽的自然环境深深地吸引了他。1997年,厦工急需从行业内引进高级人才充实企业的研发管理团队,长期浸淫于机械工程领域的青年专家贡凯军成为他们的目标。经过与太原工业大学一番颇为艰难的协调,最终,按照厦门市有关引进人才政策,贡凯军被引进到厦工,主要负责技术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先后任公司副总工程师、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总经理助理兼技术中心主任。
初到厦门,贡凯军便面临多方面的困难。首先,从工业重镇山西太原到沿海港城福建厦门,从高校到企业,生活环境、工作性质和工作角色的转变,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其次,厦工作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在行业内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但在20世纪90年代末,公司技术面临很大的隐忧,主要表现在产品单一、缺少技术储备,再加上民营企业的兴起,导致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残酷,对担任技术中心负责人的贡凯军而言,工作上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可想而知。面对这些问题,贡凯军一心记着公司对他的信任和厚爱,更加敬业、勤勉地工作,不敢有丝毫懈怠。他把公司的技术开发、技术中心建设和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作为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全部,为企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倾尽最大努力。
他和技术中心同事们一起,一方面加强基础研究,建立技术储备,并将研究成果尽可能应用到新产品开发上;另一方面,把握市场先机、适应市场需求,加大新产品开发。数年来,贡凯军领导的技术中心,先后为公司开发20多项新产品,每年新产品的利润贡献率都达30%以上,这在传统的机械工程领域是不多见的。由此,厦工被评为厦门市“技术进步先进工业企业”和厦门市“高新技术企业”。
人才与技术并重
人才是企业的一种战略资源,是企业竞争的坚强后盾。作为技术中心负责人,贡凯军深知,科技人才的培养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早在刚到公司时,他便感觉到技术队伍存在明显的人才断层:随着老一辈技术人才陆续退休,20世纪90年代大学毕业的新人们尚未成熟,技术骨干成了公司最稀缺“资源”。为使年轻的技术人才尽快成长起来,技术中心完善了一系列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采取传帮带以及产学研专家及博士后协同工作方式,对新人进行技术培训;另一方面,通过压担子等措施,让年轻技术人员在实践中磨炼、增长经验。同时,对技术人才采取梯队培养的方式,通过多种手段,不但使公司的技术骨干得到较快成长,也很好地扭转了人才断层的状况。
技术人才需要有发挥的舞台,在厦工,技术中心就是他们的舞台,加强技术中心建设成为贡凯军工作的中心。为了加强厦工技术中心的建设,贡凯军与同事们,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企业自筹和申请国家资助,共筹集2500万元试验设施建设资金,建成国内工程机械行业最先进的试验室之一。
为了充实和加强基础研究力量,他们又积极申请成立厦工企业博士后工作站。2002年,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正式成立,先后有7名博士后进站工作,贡凯军担任其中5名博士后的联合导师。
在长期负责厦工技术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贡凯军有着深刻的体会,那就是同事间的密切配合和技术中心氛围的营造对企业研发能力建设非常关键。他与公司技术中心先后两任党支部书记配合默契,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成效,为公司新产品的不断推出打下坚实基础。
坚持修炼与磨砺
从大学学习和工作阶段的学术积累,到厦工企业的实践提升,贡凯军在工程机械领域数十年辛勤耕耘,可谓收获了数不尽的艰辛和果实。在厦工任职十年,负责这家国家级技术中心的工作,使他的科技开发、协调和管理能力得到新的提高,他的努力付出也得到了企业和政府的认可。贡凯军先后被认定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被评为福建省技术中心先进工作者,荣获厦门市拔尖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福建省第五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等称号。
2006年8月,贡凯军的个人职业迎来变动。按照厦工集团的统一调配,贡凯军调到厦工集团主管研发和技术管理工作,担任公司新建项目厦工钢结构的技术负责人和厦工重工专用汽车的研发中心主任,从事厦工集团新业务拓展。在新岗位上,贡凯军依然秉持勤勉、敬业的精神,负责厦门BRT站台、跨线桥和人行天桥,厦门国际游轮码头客滚吊桥等重点项目的钢结构的技术工作。他带领集团技术中心队伍完成矿用自卸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垃圾压缩运输车等产品开发,集团的钢结构业务、专用汽车的研发和经营业务迎来新起步。
在厦工企业耕耘的同时,贡凯军还积极参与工程机械领域的行业交流与社会事务。在参与福建省机械工程学会各项活动中,贡凯军积极呼吁学会要吸纳民营企业,在他的建议下,省内许多工程机械行业的民营企业逐渐加入。此外,他还担任厦门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集美大学等高校的兼职教授,利用他在机械工程领域的科研与实践经验,为福建省行业人才队伍的培养持续做出贡献。
(通讯员 王日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