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传承工匠精神永远是我份内的事”
——记全国劳模林欣欣
  以前有句俗话:“男不进矿,女不进纺。”因为纺织工作很辛苦,当年很多年轻姑娘们即使再难就业,也不想进纺织厂。但林欣欣坚持下来了,把30多年的绚烂青春奉献给了热爱的纺织事业。
  从1985年进入福州纺织厂成为一名纺织女工,30多年如一日,林欣欣执着于“练好技术”,从一名普通挡车工成长为一名挡车师傅,进而成为一名培训师。
  1985年,林欣欣从莆田农村来到福州工厂,开始了她的“织女”生活。
  纺织女工并不像想象中那样浪漫。“车间里又吵又热又闷,每天在车间呆8个小时,汗流浃背不说,手脚还得不停地运动,仅‘走巡回’一项,就得步行好几公里的路程。”林欣欣回忆,纺织女工除了体力上的辛苦,还得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因为如果没有知识,面对机台只会手忙脚乱;没有技术,就会影响产品产量和质量。
  林欣欣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进厂后,她在师傅的指导下,并通过自身艰苦的努力,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在新工人中脱颖而出,成长为行业的工匠。
  虽然说“行行出状元”,人人也钦慕状元,但状元来之不易。对林欣欣来说,不知道有多少次,因达不到操作要求,被师傅批评后暗自落泪自责;为练好一个技术,放弃了休息时间,埋头在纺织三尺弄堂,动作要领一次次、一遍遍地反复练习;不知有多少次,手指被纱线磨得血肉模糊,伤口累累。1992年,福建省第二届“青工技术大比武”在南平纺织厂举办,林欣欣又一次代表工厂参加比赛。正当她满怀信心准备去比赛时,就在临行前的晚上,小孩子突发高烧,半夜抱到医院挂了急诊。
  是去比赛还是留下照料孩子?林欣欣面临两难:一方面,孩子是自己的心头肉,可能正是自己忙于赛前准备,对小孩照顾不周,而生病时作为母亲却没空照料,更让自己心里堵得慌;另一方面,厂里对自己的多年栽培,派她参赛意味着信任、重托和荣誉。
  权衡再三,最后林欣欣还是含泪留给家人一句话:“对不起!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便与同事们匆匆踏上了开往南平的火车。
  那次比赛,可谓强手云集。背负着企业5000多人的希望,同时还怀揣着对孩子的内疚,林欣欣奋力拼搏、沉着应战,好不容易从高手林立的中间“杀出血路”,进入决赛,最终捧得季军奖杯。
  30多年来,林欣欣参加过无数场技术比武,留下了连续三届福建省“青工技术大比武”均名列前三名、被评为“福建省女职工标兵”、四次获得“省级技术能手”称号的好成绩。她先后被评为市劳模、部劳模、省劳模、全国劳模,并于2008年当选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如今,在全国劳模、全国人大代表等光环的笼罩下,林欣欣却说:“我仅仅是做好本职工作,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贡献。非常平凡与普通,却得到了这么高的荣誉,我不敢懈怠。传承劳模精神,传承工匠精神永远是我份内的事。”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作者:苏海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