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回引人才当“头雁”
沙县实施人才回引工程推动乡村振兴
  本报讯 疫情防控、春耕春管、防汛救灾……最近一段时间,三明市沙县区南霞乡龙松村的党支部书记夏光禄颇为忙碌。今年26岁的他,承担着村里各项工作,带领着村干部和乡亲们一起在春天里踏实苦干。
  2019年,大学毕业的夏光禄报考了“三支一扶”计划,随着2年农村工作的不断深入,他渐渐萌发了投身乡村振兴的想法。
  去年,在区、镇两级动员后,夏光禄回到龙松村参加村“两委”换届选举,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加强谋划,在做好传统烟叶种植、水稻制种的基础上,为种植户牵线搭桥乡贤企业,推广种植沙县小吃原料槟榔芋200余亩,增加村民收入。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大量青年外出,沙县乡村人才流失严重,村“两委”换届普遍面临人难选、选人难等问题,制约着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为破解乡村人才瓶颈,选优配强乡村振兴好班子,沙县区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打出一套引才“组合拳”,大力实施人才回引工程,尤其注重选拔返乡大学生进入村“两委”班子,不断壮大头雁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刚回来时,虽然有两年的农村工作经验,但有些事还是不知从何做起,有点有力没处使的感觉。”夏光禄回忆道,“后来,镇上的党委副书记作为我的挂钩联系人,带着我走村入户了解情况,传授我农村工作经验,还时常和我谈心交流,渐渐地工作有了起色。”
  在沙县区,像夏光禄一样,每名回引人才至少都有一名乡镇班子成员传帮带,帮助其成长成才。这主要得益于沙县区全面推行“导师帮带制”,以结对帮带为纽带,通过导师言传身教,架起互联互通桥梁。
  为更好地提升回引人才的干事能力,沙县区建立了集招才引智、人才培育、品牌打造、联系服务“四大功能”为一体的区乡村振兴人才驿站,通过组织实施创业培训、直播带货、人才政策宣传、联谊交流等活动,致力提升回引人才带动致富本领,为回引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持和阵地保障。
  除人才驿站外,沙县区还出台《回引人才推动乡村振兴的九条措施》,不仅保证回引大学生报酬待遇与当年新录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持平,在项目发展、配偶就业调动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同时通过发放一次性安家补助、生活补助、租(购)房补助,设置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特殊贡献奖,用真金白银保障人才干事创业。
  全方位保障,让大学生村干部大展拳脚。南阳乡大基村党支部书记林辉辉抢抓厦沙高速通车机遇,引进台湾花卉种植项目,努力发展高速互通口经济和“两高”沿线观光经济;富口镇山氽村党支部书记连辉海投身参与山氽村礼堂、罗从彦私塾遗址等历史建筑的修缮保护,打造闽学文化村落,发展文旅康养;虬江街道柱源村党支部书记胡素平向上争取资金180万元,以宅改为抓手,推动人居环境提升及项目建设,让柱源村甩掉“空壳村”帽子……
  据统计,2021年换届以来,沙县区共开展上门走访316人次,储备各类优秀人才839名,回引优秀人才到村任职129名,其中大学生村“两委”98人。
  “人才回引,为基层党组织带来朝气,也储备了一批可用之材。”沙县区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对回引人才继续给予政策范围内相应的倾斜和支持,努力让大学生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中实现自身价值。(通讯员 卢坤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