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援藏的“养猪”博士
今年春节刚过,昌都藏猪产业基地的工作人员就开始忙活起来。这其中,就有福建省农科院援藏干部、昌都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施少华的身影。
工作20多年来,施少华一直从事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成绩斐然: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第一发明人),主持颁布实施福建省地方标准1项。但在服务“三农”的职业生涯中,最让他牵挂、付出最多精力的,却是与福建相隔3000公里的西藏昌都藏猪产业。
弃美深造赴昌都,为藏猪产业把脉定向
2019年7月,施少华放弃赴美国深造的机会,前往“藏东明珠”西藏昌都开展援藏工作。他没想到,这一去,竟与昌都藏猪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到昌都,他就和福建同去的其他3位农技专家跑遍了昌都市下辖的卡若、边坝、洛隆、八宿、左贡、江达等十县一区。调研中,他见到藏猪养殖的场景——简陋的猪圈、满地泥泞、猪到处乱拱。
正是这次对昌都农业情况的调研,让施少华更加坚定地认为放弃赴美深造的机会来援藏是对的,也让他明确了要把发展藏猪产业作为农业帮扶的一个重要抓手。
藏猪是雪域高原的特有品种,是昌都优质农特产品。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等原因,昌都纯种藏猪种质资源流失严重,饲料利用率低,藏猪生长缓慢。
在调研的基础上,施少华与福建援藏的农技专家们很快为昌都藏猪产业发展的痛点难点“把脉开方”:一方面,种质资源亟须保护和创新利用;另一方面,要解决长期存在的品牌弱、销售难,群众散养成本高、利润低等难题。
饲养管理、屠宰加工、冷链运输……他围绕藏猪产业发展,进行全产业链设计。通过参加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西藏昌都·福建省国有企业招商引资推介会(福州),邀请福建省供销社及下属企业洽谈投资,不遗余力推介“昌都藏猪”特色品牌。
他多方联系屠宰、冷链运输、动物检疫等事宜,为昌都藏猪从雪域高原顺利“走出去”打通最后一公里。2020年1月3日,首批50头原生态昌都藏猪白条肉,经过45个小时冰鲜冷链运输,跨越6省区3000公里,运抵厦门,实现藏猪批量入闽零的突破。
在施少华的积极协调、推动下,福建省农科院与西藏昌都市签订《农业科技对口帮扶框架协议书》,借鉴“闽宁模式”,进行异地对口帮扶。
与此同时,身为昌都藏猪产业小组团负责人的施少华牵头开展援藏课题“昌都藏猪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研究,通过测定昌都藏猪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辅助保种,挖掘优势基因,为后期产业化打下基础。目前,昌都藏猪全基因组重测序已完成,初步完成全基因组的拼接,正在进行藏猪性染色体的组装和SNP相关序列的大数据分析。
坚守初心再援藏,“云上”养猪成现实
2020年底,首次援藏工作结束,他有些恋恋不舍。“昌都藏猪产业刚刚起步,开展的课题也正在进行,我不想半途而废。”施少华坚信,昌都藏猪产业还能发展得更好。
2021年3月,他选择二次援藏。这一次,他不仅带着未了的心愿,还带去一把助力产业发展的“金钥匙”——数据云。
他着力利用福建在数字经济的优势和有益成果,推动昌都藏猪产业数字化。2021年8月,昌都藏猪产业数据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把昌都全市藏猪扩繁养殖、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的图像数据汇聚到云平台,完善全程可追溯体系,实现产业数据化,打造智慧农业样板。
“现在我们不仅利用数字技术‘云上’养猪,还能‘云上’卖猪呢!”施少华带领团队坚持多渠道开发销售市场,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构建市场营销体系,目前已初步形成昌都藏猪销售“4+5”(即立足福建、广东、江苏、浙江四省,面向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西安五市)的市场营销格局,昌都藏猪这一特色品牌正在全国逐步打响。
目前,昌都藏猪产业以八宿县作为昌都藏猪产业发展示范县,探索出以昌都藏猪的保种、扩繁、屠宰、加工、销售为重点,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物流+市场”的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闭环。
望着宽阔整洁的场舍、现代化的养猪设施,施少华回想起初入藏时见到的养猪场景,不由感慨万千。“从‘泥里’到‘云上’,昌都的藏猪养殖进入了智慧时代。”此时的他,依旧奋战在昌都,学藏语、唱藏歌、跳锅庄,下基层、答咨询、解难题,让科技之花绽放在雪域高原。(来源:福建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