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聚”八方英才 谱写宁德篇章
□阮志峰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
近年来,宁德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持续念好新时代“人才经”,深入实施“三都澳人才计划”,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为加快打造“增长极”、建设“四个区”,奋力谱写“宁德篇章”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坚持党管人才
凝聚人才发展合力
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坚强保证。省委对宁德提出,“深化‘三都澳人才计划’,围绕重点龙头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宁德时代创新实验室,打造吸引和集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人才的高地”。宁德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工程”“构筑人才‘蓄水池’,增强发展‘源动力’”。省委、市委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宁德市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方向。
宁德市委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
政策是“撬动”人才的有力杠杆。面对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环境,宁德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一揽子人才创新政策,推出一系列重点工程,加大人才发展投入,为各类人才发展提供广阔舞台。
聚焦建设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先后出台“三都澳人才”强市战略意见及《宁德市“天湖人才”评价认定办法》等56项政策措施,贯穿平台建设和人才引进培养、评价认定、激励服务全过程,构建起具备较强竞争力的“1+3+N”人才政策体系。2017年以来,宁德市县两级累计投入人才专项经费6.1亿元。
围绕“多上几个大项目、多抱几个‘金娃娃’”,推进宁德时代21C创新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全市共建设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人才平台载体404家,宁德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和不锈钢生产基地。
得益于好政策的加持,一大批高端产业、民生等领域优秀人才迅速向宁德聚集。2017年以来,累计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600多人、专业技术人才7000多人、技能人才3.4万多人,增长率高达362%、289%和217%,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其中,引进认定国家级、省级重大人才520人,省工科类青年专业人才4282人,市级高层次人才5518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先进集体、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国家级高端人才项目连连实现零的突破,为主导产业爆发式增长注入人才活力。
拓宽引才渠道
盘活人才“蓄水池”
今年1月,宁德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联合发文,确认了宁德市第一批柔性引进人才。今后,他们将在科研立项、参评重大奖项、推荐社会荣誉等方面享受全职引进人才同等待遇。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共求所为”。如今的宁德,通过创新柔性引才借智等举措,广开进贤之路,打造“宁智回归”工程等一批有影响力、体现区域特色的人才工作品牌,发展活力持续迸发。
拓宽人才招引渠道,人才和项目“一起来”。宁德市充分发挥在外商会、驻外机构、在外人才工作站及华侨团体资源优势,通过邀请宁德籍在外高层次人才返乡,举办高端人才峰会等活动,吸引在外人才和项目回归。近年来,对接在外高层次人才2800余名,达成意向合作项目200余个。
大力实施社会事业人才强基工程。建设市县两级名医工作室97家,引进名医团队290多人,开展医疗指导、就诊实践5815次,培养本土青年卫生人才709人,辐射受惠群众2.3万人,闽东医院马芙蓉名医“师带徒”工作室在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深入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入选省杰出人民教师12人,省特级教师92人,省级名师18人、名校长11人、学科带头人204人。
大力推进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深化“校地合作”,与高校院所成立3个联合研发中心,与北大、清华、人大、厦大等著名高校达成合作270多项,接收1500多名北大、清华、人大、厦大、南大等知名高校大学生来宁德开展社会实践。
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出台高校毕业生稳就业、促创业的若干措施,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补贴和担保贷款。截至目前,全市共资助创业项目1904个、发放大学生创业补贴1056万元、担保贷款2.44亿元。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项目参加省级评审获奖数量连续7年居全省第一,全市创新创业氛围愈加浓厚。
在精准引进人才的同时,注重盘活本土人才资源,统筹推进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为广大人才提供大展身手的广阔天地。
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万人,发放补贴5730.78万元。建设2个省级试点工业(产业)园区职业技能提升中心。加大“订单式”冠名办班校企合作力度,全市职业院校与四大主导产业链企业联办订单班(冠名班)58个,涵盖专业17个。推行技能人员水平评价社会化认定工作,评选重点产业市级技能大师40名,国家、省、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00余家。
围绕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深入实施“十百千万”专家服务乡村振兴行动,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平台作用,累计下派科技特派员、驻村第一书记3300多名。在全国首创乡村振兴指导员制度,用好用活职务与职级并行政策,鼓励引导518名乡村振兴指导员与科技特派员、驻村第一书记等组成乡村振兴工作队,实现所有乡镇服务全覆盖。2年多来,全市广大乡村振兴指导员们共争取各类帮扶资金6.01多亿元,实施产业发展、民生基础设施项目2400多个,回引培养乡贤能人1300多名,招引成立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150多家,投资额近2亿元,该制度在全省进行推广。
一批批教授专家请进门来辅导,一拨拨专业骨干走出去长见识,一个个机关干部下基层去锻炼。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的专家人才队伍在宁德初步形成。
提升服务水平
营造拴心留人好环境
环境好、生态优,则人才聚、事业兴。
专窗受理、一站式便捷服务、一趟不用跑。近年来,随着宁德市智慧人才服务平台、人才驿站、东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相继建成使用,宁德市建立起服务创新创业人才的“绿色通道”,在人才交流、服务培训、政策落实等方面提供“保姆式”服务,人才政务办理实现一码查询、一站通办。
让人才切实感受“宁德温度”,这是宁德市惜才重才爱才,着力在人才服务和保障上下功夫,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的社会环境的生动实践。
从人才普遍关心的问题入手,持续健全服务体系,制定实施《宁德市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搭建线上“宁德市智慧人才服务平台”和“党企新时空·政企直通车”平台,完成线下140家“人才驿站”建设,面向全市各类优秀专家人才发行6379张“三都澳英才卡”,为人才打造政务服务、住房、医疗、旅游等12项优待尊享服务。
让人才“住有所居”。出台《宁德市市级人才公寓分配管理办法》,市县两级共建设9.1万平方米、1338套人才公寓;不断完善基础教育设施,新增中小学校和幼儿园88个,协调帮助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446人,最大限度满足人才工作生活需求,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让人才拥有“归属感”。丰富服务内涵,强化人才政治引领吸纳,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2017年以来,共组织278名高层次专家人才赴云南、浙江等地开展国情研修和疗养休假,开展青年人才联谊活动,扩大引进人才“朋友圈”,提升人才归属感。
让人才干事“有活力”。建立人才荣誉和奖励激励制度,在政治待遇上给予关怀,推荐8名青年人才和6个青年创业团队获得第八届“宁德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和个人认定表扬、3名青年人才获评福建省三八红旗手,广泛宣传人才的优秀事迹,营造浓厚的惜才爱才氛围。
用心用情关爱人才,开展人才政策“进园区、进企业、进高校”宣讲活动,提高园区企业、高校毕业生对惠企政策、省市人才政策及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的知晓度,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将每年的农历八月初八设立为宁德“人才日”,集中举办人才主题系列活动,2020年以来,市县两级共举办“人才日”“人才活动周”活动300多场,参加人才2万余人次,充分营造了浓厚的人才氛围。
“宁”聚英才,潮涌闽东。迈步新征程,宁德市将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加快推进“三都澳人才”强市战略,推动更多创新人才、智力资源集聚宁德,为加快建成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汇聚强大动力,以优异的成绩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宁德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