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牵住“牛鼻子”打出“组合拳”
我省突出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
  本报讯 2月24日,省委宣传部召开“稳经济促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教育科技人才专场)。记者从新闻发布会获悉,过去一年,我省牵住科技创新、引才聚才用才“牛鼻子”,打出全面创新“组合拳”,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打造人才荟萃的东南高地,让创新动能更澎湃,让人才在八闽成长更成功。目前,全省建成人才驿站560个、院士专家工作站317个,累计选认科技特派员超7万人次,遴选支持产业领军团队63个;去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289.5亿元,创近5年新高。
  打造高水平引才聚才平台 扎实推进人才强省战略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公务员局局长郭学斌介绍,省委组织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扣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扎实推进人才强省战略,紧扣突出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具体体现在:
  ——突出以产聚才、以才促产,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引进重点产业急需紧缺的创新创业人才。
  实施省引才“百人计划”,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中有90%以上是福建省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急需紧缺的人才,有力支撑了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
  制定出台工科类青年专业人才支持暂行办法,优化产业人才队伍结构,累计支持各类企业引进14000多名工科专业人才从事科研创新工作。
  先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高水平高校建立人才交流合作机制,从国内知名高校选拔引进近千名优秀硕博士来闽,到国有企业、民营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规划建设等单位工作。
  大力开展“扬帆计划”活动,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学子来闽实习,活动人数由2019年的不到千名,增加到2022年的3万多名。
  ——着力构建定位清晰、梯次明显的人才培养支持体系,已支持近两千人。
  实施产业领军团队支持项目,整合发改、科技、工信等部门政策资源,支持企业组建高水平团队,开展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努力培育一批实体经济“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2020年至今,遴选支持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产业领军团队63个。
  实施“雏鹰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项目,支持青年人才尽快“挑大梁”“当主角”,每年遴选支持一批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人才。2020年至今已支持149名,其中已有数十名入选国家级人才或科技项目,成为我省科技创新的重要骨干力量。
  实施“创新之星”“创业之星”人才支持项目,积极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前沿科技、交叉学科、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潜力的创新创业人才,至今已支持53名。
  ——着眼人才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突出以用为本,着力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近年来,我省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会同编办、人社、科技、教育等部门,积极推进人才周转编制管理、公办普通高校人员总量控制、省创新实验室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事项,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构建有利于各类人才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
  重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职业技能等级和资格认定,激励广大产业技术人才立足岗位,发挥技能特长,服务高质量发展。截至2022年12月,全省共有679.81万人次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中高级工以上121.24万人次。
  在用好现有人才的同时,我省还积极支持用人单位创新用才方式,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柔性引才用才。开展“院士专家八闽行”等活动,先后邀请院士381人次来闽开展技术指导、项目对接等,累计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317个、开展合作项目500多项;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服务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发展,20多年来,我省累计选派2600多名干部人才到原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平潭、武夷新区、产业园区等重点区域服务,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
  此外,我省还注重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2022年全省高校毕业生落实去向28.36万人,落实率达95.35%,比上年同期提高1.23个百分点。
  厚植教育沃土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科技的创新突破、人才的培养造就,都需要教育提供基础性支撑。我省着力优化高校布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强化科研创新,全省共有高等学校89所,在校生116万人;现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所;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经费占全省总数85%以上,获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占总数50%以上;近年来我省增加急需紧缺领域本科专业,提高理工农医类专业占比。
  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健介绍,我省将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将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凸显高校在急需高层次人才、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上的主力军作用,以及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支撑创新策源地的基础作用;推进一流应用型高校建设,健全与我省现代产业体系高度契合、紧密关联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创新创业体系,着力打造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供给地。全力推进国家和省级“双高计划”建设,主要围绕我省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引领改革、对接产业、支撑发展的职业院校和专业群,提升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省科技厅副厅长叶碧海介绍,2022年全省新增国家杰青10人、优青15人,评选省“创业之星”“创新之星”人才19名。
  与省委组织部等制定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创新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等一揽子人才政策,营造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环境。
  坚持创新不问出身的理念,先后出台和修订《进一步建立健全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揭榜挂帅”“赛马”攻关机制的若干措施(试行)》《福建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制定《科技成果评价服务导则》《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估准则》等福建省地方标准,进一步为科技人员松绑减负。在全国首创建立科技特派员利益共同体备案登记保护制度,还将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目前,厦大、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等11家单位被批准为我省首批试点单位。
  进一步依托科技项目引智聚才,加大高层次人才支持力度。2022年组织实施省级科技重大专项25项、高校产学研联合创新项目25项,共资助经费1.21亿元;组织遴选第八批省引才“百人计划”创新人才,“一事一议”支持特级人才张久俊院士科技专项经费2000万元。支持32家单位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963项,直接经费6.1亿元,创历史新高。
  推动实施国家高端外专引进计划、省“外专百人计划”等引才引智项目95项,资助2966万元,建设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等平台14个,设立首批13家闽台港澳科技合作基地。
  人才服务拿出真招实策 营造更具竞争力人才环境
  省人社厅副厅长童长峰表示,近年来,我省的人才服务也始终坚持拿真招出实策,不断围绕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来完善和创新,让各类人才安心创新,潜心创业,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支持用人单位自主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推进实施工科青年人才支持、紧缺急需人才引进、博士后人才培养等项目;打响“人才福建周”“人才创业周”品牌,组织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我省企事业单位交流对接,多渠道聚英才融智力;巩固提升“智惠八闽”专家服务基层、“师带徒”引凤计划、“海归英才八闽行”等品牌影响力,近3年组织超3000多人次专家深入基层开展服务活动;组建全省人才驿站服务联盟,目前全省已建成人才驿站560个;优化省级高层次人才认定流程,推进实施高层次人才“一码通”服务;推行市场化人才服务,全省360万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基础信息“全集中”,实现部省平台对接和档案跨省转递通办,极大便利了广大人才流动。(记者 周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