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系列“组合拳”做足引留文章
本报讯 近年来,南安市深耕人才“港湾计划”,围绕产业抓人才,打好引才育才聚才“组合拳”,推动产城人融合发展“人”气“涌”流。
借力布局,广织省内省外“引才网”。依托北京、上海、西安、武汉等异地南安商会,设立3批22个南安市“校企合作联络站”,全省首创“政府+企业+高校+商会”的“四位一体”校企合作南安模式,组织350多家次知名企业赴吉林、江西、湖南、广西、重庆及省内泉州、龙岩、南平等地60多所院校举办全国高校引才推介、送岗留才进校园等系列活动,2019年以来,吸引来南安就业创业高校毕业生3717人,与南安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的高校、高职院校达68家。
寻求合作,画好校地校企“同心圆”。在全省设立首个县级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试点基地,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个,省级以上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个、省级专家服务基地2个。先后组织7批84名清华大学博士生来南安参与75个科研项目攻关,吸引华侨大学、上海大学等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入驻或设点南安,设立南安华大石材产业技术研究院、华侨大学(南安)产教融合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数量位居我省前列。每年举办抖音直播带岗、“春风行动”网络视频双选会、乡村振兴专场招聘等线上线下招聘会超百场,邀请50多家省内外高校来南安参加校企合作人才项目对接洽谈会,五年来共达成人才合作项目3900多项。
创新机制,点燃创新创业“激情点”。在全省首创人才积分制,形成“以层次为基础、以贡献为主体”的人才量化评价体系。目前,省级以上人才100人次,其中省ABC人才35人、工科类人才65人,累计进站博士后64人次,泉州市、南安市高层次人才5400多人次。2019年以来,累计发放南安市高层次人才生活津贴5003.5万元,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安居保障、社保补助3717人、3879.9万元,应届毕业生一次性生活津贴和社保补助119人、119万元;开发青年见习岗位385家用人单位、1024个岗位,发放青年见习补贴346.484万元。赋予用人主体话语权,在全省率先出台企业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自主认定办法,指导石材协会自主认定星级人才12名、企业自主认定高层次人才或高技能人才444人。
补齐短板,营造拴心留人“软环境”。去年12月底,率先在泉州市启动首个大型人才社区“源昌·文昌里”项目,人才可享受以市场价8折优惠购买南安人才社区房,吸引该市2600多名人才报名申购。指导成立南安市高层次人才协会,建立“兼合式”党支部,常态化开展“访千才”、人才交流联谊、返乡大学生新春引才推介等活动,评选“梧桐奖”等三类奖项,开展技能人才培训11.4万人次,让人才有归属感和荣誉感。率先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开设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配备人才专员开展“点对点”服务,为人才提供全程引导甚至“代办”服务。建立“市—镇—企”三级人才服务机制,开通“南安智酷”信息化服务平台,推行常态化、无纸化人才申报、积分申请,让人才办事“一趟都不用跑”。
(通讯员 苏阗元)
借力布局,广织省内省外“引才网”。依托北京、上海、西安、武汉等异地南安商会,设立3批22个南安市“校企合作联络站”,全省首创“政府+企业+高校+商会”的“四位一体”校企合作南安模式,组织350多家次知名企业赴吉林、江西、湖南、广西、重庆及省内泉州、龙岩、南平等地60多所院校举办全国高校引才推介、送岗留才进校园等系列活动,2019年以来,吸引来南安就业创业高校毕业生3717人,与南安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的高校、高职院校达68家。
寻求合作,画好校地校企“同心圆”。在全省设立首个县级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试点基地,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个,省级以上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个、省级专家服务基地2个。先后组织7批84名清华大学博士生来南安参与75个科研项目攻关,吸引华侨大学、上海大学等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入驻或设点南安,设立南安华大石材产业技术研究院、华侨大学(南安)产教融合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数量位居我省前列。每年举办抖音直播带岗、“春风行动”网络视频双选会、乡村振兴专场招聘等线上线下招聘会超百场,邀请50多家省内外高校来南安参加校企合作人才项目对接洽谈会,五年来共达成人才合作项目3900多项。
创新机制,点燃创新创业“激情点”。在全省首创人才积分制,形成“以层次为基础、以贡献为主体”的人才量化评价体系。目前,省级以上人才100人次,其中省ABC人才35人、工科类人才65人,累计进站博士后64人次,泉州市、南安市高层次人才5400多人次。2019年以来,累计发放南安市高层次人才生活津贴5003.5万元,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安居保障、社保补助3717人、3879.9万元,应届毕业生一次性生活津贴和社保补助119人、119万元;开发青年见习岗位385家用人单位、1024个岗位,发放青年见习补贴346.484万元。赋予用人主体话语权,在全省率先出台企业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自主认定办法,指导石材协会自主认定星级人才12名、企业自主认定高层次人才或高技能人才444人。
补齐短板,营造拴心留人“软环境”。去年12月底,率先在泉州市启动首个大型人才社区“源昌·文昌里”项目,人才可享受以市场价8折优惠购买南安人才社区房,吸引该市2600多名人才报名申购。指导成立南安市高层次人才协会,建立“兼合式”党支部,常态化开展“访千才”、人才交流联谊、返乡大学生新春引才推介等活动,评选“梧桐奖”等三类奖项,开展技能人才培训11.4万人次,让人才有归属感和荣誉感。率先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开设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配备人才专员开展“点对点”服务,为人才提供全程引导甚至“代办”服务。建立“市—镇—企”三级人才服务机制,开通“南安智酷”信息化服务平台,推行常态化、无纸化人才申报、积分申请,让人才办事“一趟都不用跑”。
(通讯员 苏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