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人才动能”

  近日,《人民日报》刊发《“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推出“人才九条”的实践与启示》。人才是现代化的关键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设专章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才九条”给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我们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确保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育得快,赋能中国式现代化。
  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引才。“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人才的引进,要立足发展实际,聚焦发展所需,有针对性地制订招才引智计划,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着力招引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的创业人才,做好配套服务,推动产业需求与人才需求“双向对接”。要突出柔性引才,遵循“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采取成果转换、“候鸟式”聘任、专题服务、技术合作等方式,不断拓宽引才渠道。对基础专业人才,可瞄准高校应届毕业生,通过宣传引导、资金补贴等多种方式,促进本地人才回流。
  以不拘一格的形式用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人才工作的根本是用好用活人才。要着力营造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构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格局。要建立公开、平等、竞争的用人制度,创造人才流动的调配机制,打通人才流动壁垒,鼓励人才向基层流动,给予工作“上台阶”的平台和机会。要向用人主体充分放权,激发用人主体的积极性,将人才放在最适宜的工作岗位。要把握好人才管理的松紧咒,激活人才创造力,放手让他们施展才华、释放智慧。
  以刚柔并济的方式留才。“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一个地方对人才的吸引力,往往是刚柔并济,综合作用的结果。“刚”是优化人才服务环境,要在落实人才扶持的刚性政策上下功夫。组织部门要落实好待遇保障,既要拿出“真金白银”,亮出“诱人砝码”,给足优秀人才经济上的满足感、安全感,又要加大政治保障力度,对岗位上表现突出的人才,看其“显绩”也看“潜绩”,以此来作为职务升迁、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柔”是增强人才留下的感情连接,用心用情留住人才。要少当发号施令的“指挥员”,多当贴心服务的“后勤部长”,把人才当作自家人去关心和爱护,让人才感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对于高端人才、领军人才还要实行“一对一”服务,真正让他们心无旁骛干事业,一心一意创大业。
  以持之以恒的定力育才。“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人才工作要引育结合,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既要让“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更要让“本地的和尚经念好”。要围绕当地重点工作培育造就一大批本土实用人才,切实发挥本土人才山亲、水亲、人亲的优势,不断壮大人才总量、提升人才素质。要善于挖掘不同类型人才,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按“需”培养各类实用型人才,编制“人才库”,帮助企业“按图索骥”。要努力培养人才坚毅的品格,永不服输的韧劲,选派优秀人才到重大斗争一线去真刀真枪磨砺,让人才在实践锻炼中增才干、磨意志、提境界、砺作风。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只有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把制度优势转化为人才发展优势,践行人才强国的历史使命,才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持久动力。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