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实用型技能人才队伍
本报讯 近年来,三明市沙县区深入推进“青蓝蓄能”系列青年人才工作,整合优势资源,从竞赛、培训及平台建设等方面发力,培养和提升一支实用型技能人才队伍,助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创新技能比武促提升
今年3月,国网沙县区供电公司举办首届多旋翼无人机巡检职业技能竞赛选拔赛,来自公司输变配电专业及供电所的5支队伍近20名选手“以技会友”。
比赛中,选手们模拟在复杂情况下,眼观六路,操控多旋翼无人机穿越飞行:电光火石间,操作无人机垂直起降;闪转腾挪,娴熟地操控无人机快速避障,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准确无误,操作无人机到达指定位置定点悬停拍照……比赛充分展现了青年工人精湛的技艺、扎实的功底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以赛促训、以赛强能是沙县区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沙县区深入探索“赛练合一”的人才培养新思路和新途径,整合区委人才办、区人社局、团区委等资源力量,结合各行业领域实际,每季度至少举办一场次以青工为主的技能比武,常态化提供集中展示、互相学习的平台,发现和储备一批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同时,探索性地开展跨领域分阶段技能比武,增设参观学习、互动交流、文体活动等新颖环节,有效增强技能比武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度。
今年以来,共开展青年教师片段教学、沙县小吃制作等各领域技能比武5场次,累计200余人参赛,18人获奖,其中1人荣获市“五一劳动奖章”称号,3人获得区“五一劳动标兵”等称号。目前,沙县区共有8名青年成长为三明青年工匠。
做实技能培训促就业
6月,全国首个域外沙县小吃培训基地——沙县小吃产业学院在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揭牌成立。揭牌以来,近百名来自省内外的社会学员参加培训。
7月底,沙县小吃产业学院第十期培训开班,通过讲演和实操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让学员学会拌面、蒸饺、烧麦等20多种小吃制作技艺,指导他们熟练掌握食材选择、刀工技术、调料搭配等要领,并结合专题讲座、现场观摩等提升小吃门店经营管理理念。
沙县区发挥沙县小吃的辐射带动作用,深化校企合作,大力开展沙县小吃青年传承人培养计划,沙县小吃服务发展中心与三明农校、“醉有才”等本土院校、企业合作建立沙县小吃培训基地,同时借力在常州市挂牌成立沙县小吃产业学院,打造域内外创业培训新矩阵,累计开办连锁化经营管理、制作专项技能等各类培训班43期,参训2300余人,新培育小吃技能青年1200余人。目前,完成“沙县小吃制作”专项职业能力鉴定18期646人次,28名沙县小吃人才完成三明市高层次和实用型人才认定,10人获得“沙县小吃制作技艺大师”授牌。
此外,沙县区围绕就业优先,探索“产教训融合、政校企协同、引育用贯通”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依托职业院校、青年创业基地等在全区开展电商、新农人及硅产业等各类技能培训60余次,进一步提升青年创业能力。同时,通过开展马兰花SYB创业培训、线上线下一体化“春风行动”等,签订就业意向协议800余份,有效促进青年就业。
做优平台载体促实效
林志能,福建天华智能装备有限公司高级技师,从事轮胎硫化机总装、调试、售后服务工作近40年,在轮胎硫化机产品开发、总装调试、现场改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技术能手”“省优秀人才”等荣誉称号。
2010年,林志能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每年签订带徒协议,要求徒弟们不仅要成为技术能手,更要成为领域专家,围绕“技术攻关、培育新人、知识分享”三大核心定位,在解决生产重点和难点中发挥积极作用。
2020年12月,“林志能技能大师工作室”获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如今,工作室已成为企业聚才、育才、用才的“孵化器”,培养出10多位青年技术能手。自成立以来,工作室总结先进操作法46项,提出合理化建议228个,取得22项科研成果,其中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为助力青年快速成长,沙县区依托青年人才驿站集聚人才优势,常态化开展就业咨询、创业辅导、联谊交友等青年技能人才相关活动32场次。在优秀青年评选中,注重培育选树青年技能人才先进典型,2023年共有3名青工获评第八届沙县区“十大杰出青年”和2023年“新长征突击手”。实施“青鸿归巢·智汇金沙”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推出乡村振兴、小吃产业、集成改革等13条调研路线,通过调研成果评比、咨政报告转化等方式,引导青年学子爱沙县、献良策、作贡献,吸引更多青年技能人才返沙投身火热实践。
(通讯员 魏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