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氟新材料产业“加速跑”
本报讯 人才兴则发展兴,人才强则发展强。近年来,邵武市把含氟新材料产业作为重中之重培育,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升级“邵武英才”集聚计划,用“真金白银”、精诚服务、优良环境延揽人才、储备人才、汇聚人才,以人才优势赢取发展胜势,推动形成“万才聚、兴邵武”的发展格局。
以科技 拓宽 发展之路
“我们已拥有180项自主知识产权,参与5项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的起草,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荣誉。”近日,位于邵武市的永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楼里,永晶科技研发中心副总监罗伟棻说,他们生产的氟精细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邵武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氟新材料产业发展靠实实在在的项目来支撑。邵武市依托三爱富、海德福、永和等一批氟新材料行业龙头企业,打造全国氟新材料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含氟精细化学品、新型制冷剂ODS及其替代品和下游含氟聚合物、氟树脂、氟橡胶等绿色、环保、高附加值氟新材料。目前,邵武市147家规上企业中,从事新材料产业的达55家,主要集中在高端氟材料、新能源材料、湿电子化学品、芯片材料等四条产业线。
“将产品从按吨卖到按公斤卖再到按克卖,让技术往高端、产品往终端发展,是我们的新航向。”远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承辉认为,要想跨越发展,离不开研发投入与人才培养。远翔新材始终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动力”,投资6600万元的多功能“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当前正在规划设计,以满足公司运营与研发需求。
此外,与苏州纳微先进微球材料应用技术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开始布局纳米微球新领域,共同推动科技产业化发展,升级产品性能,实现国产替代;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进行产学研合作,共同研究开发高性能纳米二氧化硅修饰产品,达成产业化实施目标,扩展产品应用领域。
以人才 助推 科技振兴
实现产才共兴,核心要发挥人才优势,让更多“千里马”在邵武竞相奔腾。邵武市坚持“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人才理念,打通人才使用、培养、引进等环节的梗阻,为企业和人才间搭建互通交流桥梁。
邵武市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北京石化院、浙江化工研究院、浙江大学、福州大学、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沟通对接,建立紧密型的合作关系。2022年以来,邵武市政府与福州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关系,筹集7000万元支持建设位于福州大学旗山校区的化学科研楼(邵武楼),共建“氟新材料创新研究院”,围绕企业的技术需求以及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
今年3月,华谊三爱富公司和福州大学签订了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环保、新生物”等领域产业化转型升级需求,扎实推进福州大学与邵武市共建邵武氟新材料创新研究院的各项工作,通过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等方式,在新一代制冷剂、电子化学品、含氟精细化学品、含氟聚合物等高附加值、环保型的氟化学品研制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突破。今年9月,特聘任福州大学成佳佳教授为华谊三爱富氟佑公司首席技术专家,着力帮助企业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一批重大项目落实落地。
目前,邵武市共有氟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4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家,建设省级平台载体,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2个。
让礼遇之“花”开满 铁城
环境好、人才聚、事业兴,人才工作需要久久为功。
为完善人才引导培育政策,做到政策上精准匹配,邵武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人才工作政策实施办法》,向各类人才发放专项经费1.3亿元,并将每年的9月13日设立为“人才日”。评选首批荣誉市民,建设菁创人才园、城市人才客厅、“竹”梦空间人才客厅等多个人才驿站,通过完善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和人才服务,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福建永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涛就是其中一位。2017年,杨涛从同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到永晶科技公司就职,这家公司成了他施展才干、成就事业的平台,主导和参与7项科技项目,获得26项专利授权,13项成果实现产业化。
“我享受到了邵武的人才优惠政策,获得了一套近百平方米的住房,第二年还把父母从山东淄博接来。”杨涛说,2022年8月,妻子和孩子来到邵武,妻子被安排在永晶公司项目部工作,孩子在实验中学就读。
“邵武的人才政策让我感受到了温暖。现在,我就是一个地道的邵武人。”杨涛说。
营造拴心留人的创新环境,邵武市从政策制度、资源配置、生活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邵武共计2600余人享受人才购房补贴,2000余人次享受租房补贴,精准的人才战略加速了邵武高端人才聚集。 (通讯员 姜灵玥)
以科技 拓宽 发展之路
“我们已拥有180项自主知识产权,参与5项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的起草,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荣誉。”近日,位于邵武市的永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楼里,永晶科技研发中心副总监罗伟棻说,他们生产的氟精细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邵武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氟新材料产业发展靠实实在在的项目来支撑。邵武市依托三爱富、海德福、永和等一批氟新材料行业龙头企业,打造全国氟新材料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含氟精细化学品、新型制冷剂ODS及其替代品和下游含氟聚合物、氟树脂、氟橡胶等绿色、环保、高附加值氟新材料。目前,邵武市147家规上企业中,从事新材料产业的达55家,主要集中在高端氟材料、新能源材料、湿电子化学品、芯片材料等四条产业线。
“将产品从按吨卖到按公斤卖再到按克卖,让技术往高端、产品往终端发展,是我们的新航向。”远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承辉认为,要想跨越发展,离不开研发投入与人才培养。远翔新材始终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动力”,投资6600万元的多功能“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当前正在规划设计,以满足公司运营与研发需求。
此外,与苏州纳微先进微球材料应用技术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开始布局纳米微球新领域,共同推动科技产业化发展,升级产品性能,实现国产替代;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进行产学研合作,共同研究开发高性能纳米二氧化硅修饰产品,达成产业化实施目标,扩展产品应用领域。
以人才 助推 科技振兴
实现产才共兴,核心要发挥人才优势,让更多“千里马”在邵武竞相奔腾。邵武市坚持“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人才理念,打通人才使用、培养、引进等环节的梗阻,为企业和人才间搭建互通交流桥梁。
邵武市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北京石化院、浙江化工研究院、浙江大学、福州大学、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沟通对接,建立紧密型的合作关系。2022年以来,邵武市政府与福州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关系,筹集7000万元支持建设位于福州大学旗山校区的化学科研楼(邵武楼),共建“氟新材料创新研究院”,围绕企业的技术需求以及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
今年3月,华谊三爱富公司和福州大学签订了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环保、新生物”等领域产业化转型升级需求,扎实推进福州大学与邵武市共建邵武氟新材料创新研究院的各项工作,通过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等方式,在新一代制冷剂、电子化学品、含氟精细化学品、含氟聚合物等高附加值、环保型的氟化学品研制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突破。今年9月,特聘任福州大学成佳佳教授为华谊三爱富氟佑公司首席技术专家,着力帮助企业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一批重大项目落实落地。
目前,邵武市共有氟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4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家,建设省级平台载体,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2个。
让礼遇之“花”开满 铁城
环境好、人才聚、事业兴,人才工作需要久久为功。
为完善人才引导培育政策,做到政策上精准匹配,邵武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人才工作政策实施办法》,向各类人才发放专项经费1.3亿元,并将每年的9月13日设立为“人才日”。评选首批荣誉市民,建设菁创人才园、城市人才客厅、“竹”梦空间人才客厅等多个人才驿站,通过完善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和人才服务,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福建永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涛就是其中一位。2017年,杨涛从同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到永晶科技公司就职,这家公司成了他施展才干、成就事业的平台,主导和参与7项科技项目,获得26项专利授权,13项成果实现产业化。
“我享受到了邵武的人才优惠政策,获得了一套近百平方米的住房,第二年还把父母从山东淄博接来。”杨涛说,2022年8月,妻子和孩子来到邵武,妻子被安排在永晶公司项目部工作,孩子在实验中学就读。
“邵武的人才政策让我感受到了温暖。现在,我就是一个地道的邵武人。”杨涛说。
营造拴心留人的创新环境,邵武市从政策制度、资源配置、生活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邵武共计2600余人享受人才购房补贴,2000余人次享受租房补贴,精准的人才战略加速了邵武高端人才聚集。 (通讯员 姜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