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自主培养 加大激励力度
据中国组织人事报报道 今年1月,“国家工程师奖”首次评选表彰,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全国两会上,“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打造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为什么要加快建设规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师队伍?如何走好工程师自主培养之路?怎样引导广大工程师奋进新时代、建功新征程?6位长期奋战在工程项目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结合自己的奋斗历程和履职调研建言献策。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呼唤大批卓越工程师
贵州平塘县的大山深处,“中国天眼”FAST静卧其中、仰望苍穹,不断接收着来自浩渺宇宙的信号。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天眼”FAST总工程师姜鹏看来,从想法到成品,中间可能隔着十万八千里,工程师就是那些让想法真正落地的人。“国家的需求和重视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技术问题早已想通,接下来就是怎么实现它。定好目标,我们就坚定地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把每一件事都做到极致,一点一点往前开疆拓土。”
曾经,为了解决索网疲劳问题,团队昼夜不停、艰苦研制,历时两年,前前后后失败近百次,终于研制出超高耐疲劳钢索,成功支撑起“中国天眼”的“视网膜”。让他感到自豪的是,一个个平凡的日常堆积起了非凡的成就,也磨砺了团队,中国天眼工程团队成为首批50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之一。
“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作为工程师,关键是找准自己的位置,踏踏实实地干下去,在科技强国的征程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姜鹏说。
天眼观天、羲和逐日、嫦娥揽月、万米深潜……一件件大国重器、一次次创新突破,不断刷新着我国科技发展的高度,这背后凝结着广大工程师的智慧和汗水。
激光被称作“最准的尺,最快的刀”,而光纤激光器就是激光制造的“心脏”。怀着做中国人自己的激光器的梦想,全国人大代表、锐科激光副董事长闫大鹏在51岁时回国创业,带领团队研发出系列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打破国外垄断,带动超过千亿产值终端应用市场,他也由此获得“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
“光纤激光器创新链、产业链的发展需要人才来托举。尤其是近年来受国内外环境影响,我国在激光芯片、增益光纤等方面受到管制,迫使我们更加需要大量优秀的工程师开展技术攻关,解决材料、器件问题,实现光纤激光产业百分百国产、完全自主!”闫大鹏言辞迫切。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李永胜也是首批81位“国家卓越工程师”之一。1983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国企后,他就一直从事技术工作,国企改制后,47岁的李永胜带着一支技术团队毅然回到家乡潍坊创业,不断进军新领域,最终找准目标,投入磁悬浮节能技术研发。历经多年攻关,终于突破了一系列“卡脖子”关键技术,成功研发出磁悬浮鼓风机、磁悬浮真空泵等7类磁悬浮节能装备,填补国内空白,使我国磁悬浮节能装备从跟跑到并跑、部分领跑,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我的想法很简单,国家培养了我,我希望能为国家做点事。”提到自己的选择和坚守,李永胜说道,“当前,我国正在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需要千千万万工程师做支撑,尤其是新兴产业,更需要大量工程师参与。”
中国拥有4200多万人的工程科技人才队伍,这是中国开创未来最宝贵的资源。几位工程师代表纷纷表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趋势,迫切需要一支规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师队伍,心怀“国之大者”,矢志创新创造,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国家赢得竞争、赢得未来奠定坚实的人才根基。
多元协同 培养更多拥有复合型能力的工程师
要实现工程技术人才供给自主可控,就必须加大自主培养力度,这是几位工程师代表的共识。
除了搞研发,闫大鹏也在华中科技大学任教,一直心系人才培养。“光纤激光器的研制涉及光学、材料、机械、热力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而且技术状态变化快,没有复合型能力的工程师难以担当重任。”闫大鹏说。
为此,他非常重视校企合作,不断加强产学研融合,坚持让学生亲自参与光纤激光器从研发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理论一定要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工程师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目前,锐科激光拥有多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与国内众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共同承担或合作开展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让工程硕博士在实践中增长才能。
他也注意到,目前各方在工程硕博士培养的主动性上还有一些欠缺,主动想办法、积极找资源做得还不够。“不能简单认为培养工程师就是学校或企业的责任,要形成以校企合作为核心,政府、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协会等多方协同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共建共享实践平台。”
“工程师不仅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而且要实时更新、与时俱进。”全国人大代表、蒙牛集团全球研发创新中心研发总监、正高级工程师史玉东认为,当今时代,科技迅猛发展,很多原先觉得不可能的事情现在已经成为可能,工程师只有不断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术,才能紧跟科技发展步伐,研发出符合时代需要、符合老百姓需求的产品。
“但工程师的持续培养教育缺乏相应体系,主要是靠个人挤出业余时间学习充电,尤其是企业一线工作压力大,大家很难真正沉下心去深造。”史玉东呼吁,从党委政府层面加大统筹力度,调动企业、学校等多方积极性,建立相关体系,总结规律性内容,形成优质课程,形成对一线工程师持续培养的机制,让一线工程师始终走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
作为一名从一线工人成长起来的高级工程师,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杨永修看到了工程师培养的另一种路径。
他坦言,要实现这种成长,对个人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拥有复合型的技能,还要有前沿的视野,有统筹全局的能力,能够带好队伍。”
20多年来,杨永修一直在一线从事技能工作,好学上进的他在精进技艺的同时也在不断学习专业知识,补齐理论短板,并在项目一线不断摸索和创新。去年,他带领团队围绕新能源汽车电驱电机的研发生产开展攻关,其中就涉及不少理论知识和数字化手段。通过一遍遍学习和摸索,团队找到了最优路径,开发了多款功率的新能源电机,满足了研发和生产需要,在业内领先。
“自己的成长得益于企业给一线工人提供了很多参与最前沿、最先进的技术研发与生产制造的机会。”基于自己的成长经历,他建议,为一线工人创造更多参与研发、攻关的机会,让更多人能够往既懂理论、懂技艺、又会操作的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进一步充实壮大工程师人才队伍。
“培养卓越工程师,同样需要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货车分厂电焊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中国中车首席技能专家王海提出。
在生产一线摸爬滚打30余年,王海始终追求极致,在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的同时,也成了国内外客户眼中质量过硬的代名词。带徒传技、培养人才,他也坚持高标准,常常提醒大家,“每一个细节都不能糊弄”“一道焊缝就是一个‘签名’”。他建议,通过加强宣传引导,让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深入人心,让更多既有复合型能力,又能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程师涌现出来。
让大量优秀工程师愿意留在一线建功立业
“要引导千千万万工程师留在一线扎扎实实做事情,让他们知道,在一线,照样能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40余年来,李永胜一直坚守在研发一线,这也是他最深的感触和期盼。作为校友代表,在山东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上,他曾寄语同学们,“如果你选择科研兴国,就要安贫乐道,坚持不懈,砥砺前行。”
“我毕业那会,大部分人都去了各类企业,后来很多人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现在,像985、211院校的毕业生,除非是大型企业,一般的中小企业大家不愿去,说到底还是导向问题。”李永胜说出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认为,当前的环境对工程师来说已经有了很大改观,但仍有不断提升的空间,“比如给工程师更多引导和激励”。
史玉东也有类似的感受,“从社会认同来看,工程师的认同感和社会地位较其他科技工作者来说相对不高。这也导致一种现象:一些优秀的工程师在一线留不住。”他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工程师人才的重视力度,一方面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另一方面不断提高工程师的待遇,提高一线岗位对工程师的吸引力。
“对那些在一线冲锋陷阵的工程师,要给他们创造专心干事、安心工作的良好环境。”姜鹏说。作为团队牵头人,他不仅要从宏观上把好方向,在专业上做出清晰的判断,也要营造氛围,给团队提供足够的支持。他很少开会布置任务,尽可能地一对一沟通,了解团队成员的需求。“管理就是服务。要了解他们是否需要帮忙争取资金、采购设备,是否需要送到外面学习积累经验,是否需要找专家研讨提供技术支持,总之就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
“一线是工程师创造价值的前沿阵地,需要能潜心工作的良好环境。而过于繁杂的评价体系,尤其是争抢人才‘帽子’等问题,会导致大环境上有些急功近利。”姜鹏深有体会。他建议在现有评价体系上做减法,防止简单以学术头衔、人才称号确定薪酬待遇、配置学术资源的倾向,让一线工程师能心无旁骛、潜心科研。
“科研工作还需要百花齐放,单一的评价标准难以客观准确地反映不同人才的贡献。”姜鹏说。对此,他也建议分类制定评价标准,把评价权更多交给用人主体,真正以实绩论英雄,让更多工程师能够在一线脚踏实地,追逐星辰大海。
为什么要加快建设规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师队伍?如何走好工程师自主培养之路?怎样引导广大工程师奋进新时代、建功新征程?6位长期奋战在工程项目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结合自己的奋斗历程和履职调研建言献策。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呼唤大批卓越工程师
贵州平塘县的大山深处,“中国天眼”FAST静卧其中、仰望苍穹,不断接收着来自浩渺宇宙的信号。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天眼”FAST总工程师姜鹏看来,从想法到成品,中间可能隔着十万八千里,工程师就是那些让想法真正落地的人。“国家的需求和重视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技术问题早已想通,接下来就是怎么实现它。定好目标,我们就坚定地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把每一件事都做到极致,一点一点往前开疆拓土。”
曾经,为了解决索网疲劳问题,团队昼夜不停、艰苦研制,历时两年,前前后后失败近百次,终于研制出超高耐疲劳钢索,成功支撑起“中国天眼”的“视网膜”。让他感到自豪的是,一个个平凡的日常堆积起了非凡的成就,也磨砺了团队,中国天眼工程团队成为首批50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之一。
“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作为工程师,关键是找准自己的位置,踏踏实实地干下去,在科技强国的征程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姜鹏说。
天眼观天、羲和逐日、嫦娥揽月、万米深潜……一件件大国重器、一次次创新突破,不断刷新着我国科技发展的高度,这背后凝结着广大工程师的智慧和汗水。
激光被称作“最准的尺,最快的刀”,而光纤激光器就是激光制造的“心脏”。怀着做中国人自己的激光器的梦想,全国人大代表、锐科激光副董事长闫大鹏在51岁时回国创业,带领团队研发出系列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打破国外垄断,带动超过千亿产值终端应用市场,他也由此获得“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
“光纤激光器创新链、产业链的发展需要人才来托举。尤其是近年来受国内外环境影响,我国在激光芯片、增益光纤等方面受到管制,迫使我们更加需要大量优秀的工程师开展技术攻关,解决材料、器件问题,实现光纤激光产业百分百国产、完全自主!”闫大鹏言辞迫切。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李永胜也是首批81位“国家卓越工程师”之一。1983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国企后,他就一直从事技术工作,国企改制后,47岁的李永胜带着一支技术团队毅然回到家乡潍坊创业,不断进军新领域,最终找准目标,投入磁悬浮节能技术研发。历经多年攻关,终于突破了一系列“卡脖子”关键技术,成功研发出磁悬浮鼓风机、磁悬浮真空泵等7类磁悬浮节能装备,填补国内空白,使我国磁悬浮节能装备从跟跑到并跑、部分领跑,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我的想法很简单,国家培养了我,我希望能为国家做点事。”提到自己的选择和坚守,李永胜说道,“当前,我国正在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需要千千万万工程师做支撑,尤其是新兴产业,更需要大量工程师参与。”
中国拥有4200多万人的工程科技人才队伍,这是中国开创未来最宝贵的资源。几位工程师代表纷纷表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趋势,迫切需要一支规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师队伍,心怀“国之大者”,矢志创新创造,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国家赢得竞争、赢得未来奠定坚实的人才根基。
多元协同 培养更多拥有复合型能力的工程师
要实现工程技术人才供给自主可控,就必须加大自主培养力度,这是几位工程师代表的共识。
除了搞研发,闫大鹏也在华中科技大学任教,一直心系人才培养。“光纤激光器的研制涉及光学、材料、机械、热力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而且技术状态变化快,没有复合型能力的工程师难以担当重任。”闫大鹏说。
为此,他非常重视校企合作,不断加强产学研融合,坚持让学生亲自参与光纤激光器从研发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理论一定要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工程师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目前,锐科激光拥有多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与国内众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共同承担或合作开展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让工程硕博士在实践中增长才能。
他也注意到,目前各方在工程硕博士培养的主动性上还有一些欠缺,主动想办法、积极找资源做得还不够。“不能简单认为培养工程师就是学校或企业的责任,要形成以校企合作为核心,政府、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协会等多方协同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共建共享实践平台。”
“工程师不仅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而且要实时更新、与时俱进。”全国人大代表、蒙牛集团全球研发创新中心研发总监、正高级工程师史玉东认为,当今时代,科技迅猛发展,很多原先觉得不可能的事情现在已经成为可能,工程师只有不断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术,才能紧跟科技发展步伐,研发出符合时代需要、符合老百姓需求的产品。
“但工程师的持续培养教育缺乏相应体系,主要是靠个人挤出业余时间学习充电,尤其是企业一线工作压力大,大家很难真正沉下心去深造。”史玉东呼吁,从党委政府层面加大统筹力度,调动企业、学校等多方积极性,建立相关体系,总结规律性内容,形成优质课程,形成对一线工程师持续培养的机制,让一线工程师始终走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
作为一名从一线工人成长起来的高级工程师,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杨永修看到了工程师培养的另一种路径。
他坦言,要实现这种成长,对个人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拥有复合型的技能,还要有前沿的视野,有统筹全局的能力,能够带好队伍。”
20多年来,杨永修一直在一线从事技能工作,好学上进的他在精进技艺的同时也在不断学习专业知识,补齐理论短板,并在项目一线不断摸索和创新。去年,他带领团队围绕新能源汽车电驱电机的研发生产开展攻关,其中就涉及不少理论知识和数字化手段。通过一遍遍学习和摸索,团队找到了最优路径,开发了多款功率的新能源电机,满足了研发和生产需要,在业内领先。
“自己的成长得益于企业给一线工人提供了很多参与最前沿、最先进的技术研发与生产制造的机会。”基于自己的成长经历,他建议,为一线工人创造更多参与研发、攻关的机会,让更多人能够往既懂理论、懂技艺、又会操作的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进一步充实壮大工程师人才队伍。
“培养卓越工程师,同样需要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货车分厂电焊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中国中车首席技能专家王海提出。
在生产一线摸爬滚打30余年,王海始终追求极致,在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的同时,也成了国内外客户眼中质量过硬的代名词。带徒传技、培养人才,他也坚持高标准,常常提醒大家,“每一个细节都不能糊弄”“一道焊缝就是一个‘签名’”。他建议,通过加强宣传引导,让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深入人心,让更多既有复合型能力,又能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程师涌现出来。
让大量优秀工程师愿意留在一线建功立业
“要引导千千万万工程师留在一线扎扎实实做事情,让他们知道,在一线,照样能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40余年来,李永胜一直坚守在研发一线,这也是他最深的感触和期盼。作为校友代表,在山东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上,他曾寄语同学们,“如果你选择科研兴国,就要安贫乐道,坚持不懈,砥砺前行。”
“我毕业那会,大部分人都去了各类企业,后来很多人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现在,像985、211院校的毕业生,除非是大型企业,一般的中小企业大家不愿去,说到底还是导向问题。”李永胜说出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认为,当前的环境对工程师来说已经有了很大改观,但仍有不断提升的空间,“比如给工程师更多引导和激励”。
史玉东也有类似的感受,“从社会认同来看,工程师的认同感和社会地位较其他科技工作者来说相对不高。这也导致一种现象:一些优秀的工程师在一线留不住。”他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工程师人才的重视力度,一方面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另一方面不断提高工程师的待遇,提高一线岗位对工程师的吸引力。
“对那些在一线冲锋陷阵的工程师,要给他们创造专心干事、安心工作的良好环境。”姜鹏说。作为团队牵头人,他不仅要从宏观上把好方向,在专业上做出清晰的判断,也要营造氛围,给团队提供足够的支持。他很少开会布置任务,尽可能地一对一沟通,了解团队成员的需求。“管理就是服务。要了解他们是否需要帮忙争取资金、采购设备,是否需要送到外面学习积累经验,是否需要找专家研讨提供技术支持,总之就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
“一线是工程师创造价值的前沿阵地,需要能潜心工作的良好环境。而过于繁杂的评价体系,尤其是争抢人才‘帽子’等问题,会导致大环境上有些急功近利。”姜鹏深有体会。他建议在现有评价体系上做减法,防止简单以学术头衔、人才称号确定薪酬待遇、配置学术资源的倾向,让一线工程师能心无旁骛、潜心科研。
“科研工作还需要百花齐放,单一的评价标准难以客观准确地反映不同人才的贡献。”姜鹏说。对此,他也建议分类制定评价标准,把评价权更多交给用人主体,真正以实绩论英雄,让更多工程师能够在一线脚踏实地,追逐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