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工作法” 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近年来,城厢区深入实施“四字工作法”,全力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优”服务保障。打造“厢为企”人才服务平台,健全完善“互联网+人才”服务模式,为人才提供“一站式”“一条龙”的高效优质服务。完善人才公寓配套设施,有效解决各类人才过渡性住房问题。落实人才子女就学政策,统筹解决人才子女入学需求。
“搭”发展平台。不断夯实平台载体建设,为人才工作搭建更好舞台,今年新增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众创空间3家,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认定通过7家,储备省级科技型企业10家。
“变”招引方式。实施柔性引才新模式,采取专科合作、对口支援、短期坐诊等方式,引进医疗人才团队。加强科研院所合作,先后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福州大学、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等7所高校签署人才战略合作协议,引入高端智囊型人才资源。
“强”技术培训。坚持育才提质,设立企业职工培训中心2个,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63人,组织开展5场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吸引超过400名技能人才参赛,为技能人才搭建展示、练兵、交流、评价的多元化平台。
“优”服务保障。打造“厢为企”人才服务平台,健全完善“互联网+人才”服务模式,为人才提供“一站式”“一条龙”的高效优质服务。完善人才公寓配套设施,有效解决各类人才过渡性住房问题。落实人才子女就学政策,统筹解决人才子女入学需求。
“搭”发展平台。不断夯实平台载体建设,为人才工作搭建更好舞台,今年新增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众创空间3家,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认定通过7家,储备省级科技型企业10家。
“变”招引方式。实施柔性引才新模式,采取专科合作、对口支援、短期坐诊等方式,引进医疗人才团队。加强科研院所合作,先后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福州大学、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等7所高校签署人才战略合作协议,引入高端智囊型人才资源。
“强”技术培训。坚持育才提质,设立企业职工培训中心2个,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63人,组织开展5场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吸引超过400名技能人才参赛,为技能人才搭建展示、练兵、交流、评价的多元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