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做好技能人才文章
沙县区打造“青蓝蓄能”人才工作品牌
  本报讯 近年来,三明市沙县区打造“青蓝蓄能”人才工作品牌,整合优势资源,从竞赛、培训及平台建设等方面发力,培养和提升一支实用型技能人才队伍,助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创新比武竞赛 提升技能人才素质
  为探索“赛练合一”的人才培养新途径,沙县区启动“青蓝蓄能”系列青工技能比武竞赛活动,发现和储备一批优秀技能人才。
  聚焦重点领域。整合人社、工会、团委等多方资源力量,围绕沙县区“3+1”主导产业和重点民生领域,按照“一季一赛”频率,举办以青年技工为主体的技能比武活动。2023年先后开展机械控制、邮电通讯、沙县小吃制作、青年教师片段教学等多领域技能比武7场次。
  着力优化赛制。创新设置竞赛规程,在笔试、实操等环节基础上,集中考验技能人员技术运用、流程掌握、创意设计等能力,增设参观学习、情景模拟,探索跨领域互动交流等环节,增强技能比武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度,共吸引258名青年技能人才参赛,36人获奖。
  注重树立榜样。以赛促评、以赛促奖,合理设置竞赛奖项并向上级推荐优秀技能人才,有效激励技能人才成长,以点带面促进全区青年技工增技争先。近年来,共4人成长为“三明工匠”“三明青年工匠”,2人被授予市“五一劳动奖章”,3人参加全市职业技能竞赛获一等奖,并被评为“三明市技术能手”。
  常态开展培训 壮大技能人才队伍
  沙县区着力构建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和锻造一批专业技能人才队伍。
  注重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立足区内高端机械装备制造、硅及化工、文旅康养等主导产业优势,以用人需求为导向,鼓励企业结合实际,把技能人才培养纳入企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企业培训中心、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劳模工作室等17家,常态开展常规型、“师带徒”型等各类技能培训,加大基础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注重促进创业就业实效。围绕创业就业优先,发挥三明农校、职教园、青创基地等在辖区内的优势,引进12名电商、新农人等领域技能名师,开发产教融合技能培训特色课程30余节,开展各类热门职业技能培训62次、马兰花SYB创业培训13期,签订就业意向协议1400余份,以实实在在的创业就业成效引导更多青年走技能成才之路。
  注重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发挥沙县小吃产业特有的辐射带动作用,启动沙县小吃青年传承人培养计划,建立沙县小吃培训基地,挂牌成立常州市沙县小吃产业学院,打造域内外培训新矩阵。2023年,共培育小吃技能青年1200余人,完成“沙县小吃制作”专项职业能力鉴定18期646人次,32名沙县小吃人才完成三明市高层次和实用型人才认定,10人获得“沙县小吃制作技艺大师”授牌,沙县小吃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提升。
  着力打造平台 促进技能人才集聚
  沙县区搭建具有人才“磁吸力”和发展“助推力”的各类平台载体,用好、留住一批成熟技能人才。
  向重点产业集聚。发挥林志能等各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师带徒”活动40余场,培育机械装备制造、硅产业等青年技术骨干、专业技术人才50余名,帮助企业解决各类生产难题90余个,取得40余个科研成果。
  向民生领域集聚。实施教育卫生专技人才培养计划,适时修订《沙县区教育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办法》,对专技人才在住房保障、配偶安置、人才成长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2023年新招聘96名、引进9名教育卫生专技人员,有效缓解民生领域人才紧缺问题。用好沪明合作契机,推动13名医师与上海专家建立师徒结对培养关系,组织25名专技人才赴上海访学进修,助力教师和医护人员专业水平提升。
  发挥青年人才驿站作用。依托青年人才驿站地理位置优势、设施设备齐全及青年认可度高等优势,常态化开展就业咨询、创业辅导等服务,举办电力系统、邮政行业等技能人才活动32场次;实施“青鸿归巢·智汇金沙”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通过调研成果评比、咨政报告转化等方式,吸引86名具体专业技术学习背景的青年来沙县区实践,并建立联系,引导他们来沙、留沙。 (通讯员 杨喆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