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晋江市为制造业向新求质提供人才支撑
  本报讯 产学研平台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链接点”,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近年来,晋江市建设产学研平台,着力破解平台引才、用才、留才的堵点卡点,促进创新要素在平台高效汇聚、优化配置,为制造业向新求质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因地制宜 构建产研融合矩阵
  立足产业规划,晋江市“扬长补短”布局建设多元创新平台,助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突出研用一体贯通。依托产业优势引育高素质劳动者,一方面,引进大院大所集聚高层次人才。新增落地香港理工大学晋江技术创新研究院、中科华清精细陶瓷研究院等,实现主导产业服务全覆盖。另一方面,推动产教融合培育高技能人才。支持企业与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等职业院校开展新型学徒制联合培训、专业人才定向委培。
  突出民企创新主体。强化民营企业科研资源配置能力,深化“一企一(多)平台”工程,指导企业依托自身优势加大科研投入、参与技术攻关,积极申报创建各级创新平台。福建金石能源有限公司获批新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今后可独立开展博士后人才招收培养工作。至此,晋江共有5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数量居泉州各县市(区)首位。
  突出要素有效嫁接。破题县域创新策源瓶颈,布局“三创园+科创飞地”的创新要素导入平台,统一委托专业机构统筹运营,通过以赛引才、创业辅导、资本对接等方式,吸引优质人才团队来晋江筑梦圆梦。目前,晋江市创新创业创造园(三创园)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深圳、武汉创新飞地将建成投运,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专项“飞地”正抓紧筹建,“飞地研发孵化、本地转化应用”的创新链条雏形初显。
  以用为本 增强人才引育磁场
  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晋江市量体裁衣优化政策供给,用心用情帮助平台解决引才留才难题,造优平台人才生态。
  革新用才评价。给足各类创新平台人才评价主导权,通过放宽人才社保、个税限制。分类开展产业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人才自主认定,周期性地开展企业主体扩容、人才待遇调整,累计支持150家企业认定人才552名。
  扩容引才办法。尊重平台用才实际,出台柔性引才措施,鼓励用人主体采取短期兼职和研学、揭榜挂帅、项目合作等形式引进人才,解决人才团队落地后顾之忧,支持其在晋安心创新创业。
  充盈育才源头。引导福州大学晋江校区成立电子信息工程系、智能制造系、先进材料系等5个学系;对接中国科学院大学来晋江设立福建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争取批设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等学科点。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院校开展“校园开放日”“校企对接会”等招才引智活动,密切产学研互动,拓宽平台引才渠道。
  精准赋能 激活成果转化动能
  着眼科研成果转化的“全生命周期”链条,晋江市以服务企业的“四到精神”服务平台人才创新创造。
  “为平台搭桥”聚合力。每年邀请重点平台代表参加全市企业创新发展大会、企业早午晚餐会,积极推荐平台代表担任“两代表一委员”,切实搭建起政企学研的常态化沟通桥梁。
  资本赋能添动力。采用“以投带引”“投贷联动”“投补结合”资金支持模式,设立50亿元的产业母基金,推动高新产业发展基金、泉州知识产权基金落地。近期还专门发布人才科创基金,聚焦投早投小投科技,助力优质产学研合作项目提速孵化转化。
  全程“陪跑”强活力。归口管理全市公共科技创新平台,根据功能定位进行效益监测评估,指导推动平台与平台、平台与企业之间成立产业创新联盟、开展实验室共建等,帮助平台“自我造血”。专门出台科技企业孵化器考评细则,加快平台专业化、标准化发展。2023年新增省级众创空间2家、泉州市级新型研发机构4家,入驻团队114个。
  (通讯员 苏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