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护航人才与企业“双向奔赴”
厦门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
  本报讯 如何以人才链赋能产业链,护航人才与企业“双向奔赴”?厦门火炬高新区依托厦门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火炬园),搭平台、建机制、强服务,以市场化、专业化精准配置人才资源,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近日,厦门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火炬园)亮出投用两周年成绩单:自2022年在火炬新科广场开园以来,产业园累计引进超60家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先后与200多所高校建立交流合作机制,其中牵线10多家企业与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东海学院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累计举办培训活动超30场次,成功助力高新区企业解决用工超2000人次。
  集聚服务机构 提升服务能级
  订单火热带动企业招工需求增长。关键时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利用市场化渠道和资源,为企业方快速补齐用工缺口。
  类似这样的故事,在厦门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火炬园)不时上演。两年来,园区大力招引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以生态圈建设提升服务能级。截至目前,园区聚集60多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涵盖人力资源外包、人力资源培训、劳务派遣、人事代理、人才招聘等多种业态。
  “过去我们是‘单兵作战’,入驻产业园后,则有了‘家’的感觉。”厦门众拓达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是首家入驻产业园的机构,公司副总经理刘淑芳对园区的“赋能”感触颇深。一方面,园区制定的入驻优惠、发展支持、引才奖励等系列举措,减轻了公司的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在火炬高新区的牵线下,公司与安费诺、海辰储能等头部企业达成合作,拓展了客户群体。
  据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持续完善管理服务及配套设施,从入驻评审到办公场地装修进行全流程管控,为入园机构提供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园区累计为入驻机构兑现补贴超130万元。
  在刘淑芳看来,园区定期组织的各类交流活动,有效推动了跨界合作和联动发展,使人力资源供需对接更加精准、顺畅。
  据悉,依托厦门火炬高新区人才聚集优势,产业园创新打造“一赛事、二提升、三交流”品牌活动,如举办留学人才专场招聘交流会、专场主题沙龙;开展新材料、物联网等产才专场对接会;同时链接海外创业大赛、创业成长营等赛事,为人才与企业提供展示、交流平台。
  紧盯产业需求 创新育才模式
  一台台教学设备有序摆放,学生们正在技术专家的手把手指导下,学习现代化的工艺流程。走进位于厦门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火炬园)的“工业机器人培训中心”和“新兴产业职业技能提升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现场一派浓厚的学习氛围。
  “我们主要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提供为期3~6个月的技能培训,致力于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的技能人才。”基地运营方美德职业培训学校校长王进介绍说,基地紧贴厦门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设半导体芯片制造、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新能源技术等课程。自去年3月成立以来,已培训半导体芯片制造技能人才300余人,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100余人。
  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是基地的工作重点。王进说,他们在火炬高新区和湖里区人社局的支持下,与士兰集科、通富微、云天半导体等多家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根据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搭设实训场景、邀请实训导师,培养“急需紧缺”人才。
  与此同时,基地积极参与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的人才招聘、人才输送会议,多次承接就业困难人员培训,助力培训人员实现100%就业。不久前,基地还与某芯片专家签订先进封装研发人才培养项目,计划在今年“量身定制”培养先进封装研发人才超300人。
  厦门火炬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高新区将发挥好厦门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火炬园)平台作用,进一步优化服务体系,打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释放人力资源服务的集聚效应,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人才支撑。
  (通讯员 林露虹 郭文晨 庄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