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启瑞:“一生最爱的只是一间实验室”
蔡启瑞(1913.12.3—2016.10.3),出生于福建同安,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学家。1931年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1937年留校任教,1950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后专研铯氧化物晶体结构。1956年回国执教厦门大学,1958年创立国内高校首个催化教研室。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厦门大学副校长、第一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等要职。多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获“资深院士”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蔡启瑞,我国催化科学研究与配位催化理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一生致力于催化理论、酶与非酶催化固氮、碳-化学、轻质烷烃化学及结构化学研究。他较早提出络合活化催化作用的理论概念,系统阐述了过渡金属催化剂的作用,并总结了四种络合催化效应,这些贡献丰富和发展了络合催化理论,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情系桑梓,以国家战略需要为使命
蔡启瑞1937年厦门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留校,历经战乱随校迁长汀,执教8年。其间,他展现出极高的化学天赋和热情,横跨有机、结构、物化、分析、无机等多个化学学科,深受学生信赖与同事赞誉。1947年,在时任厦门大学理学院院长兼化学系主任卢嘉锡的推荐下,蔡启瑞成为当时中国政府选派赴美留学的20名人员之一,前往俄亥俄州立大学专攻物理有机化学方向,仅用3年便获得化学领域的哲学博士学位。
蔡启瑞原定学成后立即返回祖国,然而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政府规定在美留学的理工科中国学生一律不准返回中华人民共和国,蔡启瑞不得不暂时滞留美国,但他始终心怀祖国。1950年厦门大学29周年校庆之际,蔡启瑞从大洋彼岸发回“祖国大地皆春,我怀念你啊,祖国”的电报。当时厦门大学也在为他的回校作筹划,卢嘉锡也向学校提出拟聘蔡启瑞为专任化学教师兼任化学研究所指导教授的建议。然而,这纸聘书一等就是6年,蔡启瑞在给好友的信件中写道“谅此巨鲸亦鼓不起洪浪”,为此,他坚持年年递交离境申请。终于,1954年中美签订日内瓦协议,经过谈判,我国政府用美国战俘换回一批留美科学家,蔡启瑞便是其中之一。
1956年4月,蔡启瑞乘坐戈登将军号轮船辗转回到祖国,随身携带的只有各种实验数据和学术资料。在美期间,他已在物理有机与结构化学领域取得成就,回国后继续深耕离子晶体极化研究,并崭露头角。但是,面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化学工业和炼油工业十分落后,以及催化科学处于一片空白的现状,他响应国家号召,从头开始,跨界投身催化研究,创立国内高校首个催化教研室。在催化领域埋首十年,他成功研发并产业化了负载型氧化锌和氧化铌两种新型催化剂,为乙炔制橡胶单体技术的突破奠定了基础。
锐意创新,为复兴中华科技默默耕耘
1972年之后,蔡启瑞的研究方向开始集中在化学模拟固氮方向上。当时在周恩来的批复下,中国高校与研究所开始着手恢复“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滞的基础研究,蔡启瑞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大师唐敖庆及卢嘉锡一起组建了“超豪华”跨学科研究团队。理论化学家、结构化学家和催化化学家联袂攻克“化学模拟生物固氮”国际学术难题的故事,至今仍是科学界的一段佳话。化学模拟生物固氮,就是用化学方法,模拟大豆根瘤菌在常温常压下直接从空气中合成氨制取氮肥的过程。这需要先弄清楚自然界的固氮微生物如何在常温常压下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来转化成氨的,以便进一步根据其中的原理,改进氨合成催化剂,提高氮肥的生产效率。这不仅是当时国际上正在力图攻克的科学难题,更是我国国家建设发展尤其是农业发展亟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经过深入研究,蔡启瑞详细阐明了酶促反应中ATP驱动电子传递的机理,在国际上较早提出了多核原子簇结构的固氮酶活性中心单立方烷模型(即厦门模型),同年卢嘉锡提出了单网兜型模型(即福州模型),后期经数次改进和演变融合为著名的“福建模型”。1987年,《在固氮酶作用下和铁催化剂作用下的固氮成氨的研究》被授予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并对蔡启瑞团队的生物模拟固氮研究给予了较高评价。
蔡启瑞不仅是化学家,更是能源化工发展的战略家,他针对我国煤炭丰富、油气相对匮乏的国情,倡导“油煤气并举,燃化塑结合”的能源化工路线,主张优化化石燃料利用,构建先进能源化工体系。1986年,他与彭少逸院士携手,跨单位组织科研,共同主持国家“碳—化学的基础研究”重大项目。该项目支撑现代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及二氧化碳化工,促进能源低碳化利用与资源化,是我国碳—化学研究的起点,对能源安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碳—化学中的关键性科学问题是催化剂的作用机理和催化理论,蔡启瑞领导的团队对碳—物种HCO、CH2、H2C=C=O和CH3CO的检测以及Rh基催化剂上合成气制乙醇机理,被评价为是中国碳—化学最重要的进展之一,被国内外同行广泛认可,该项目的重要成果《合成气制乙醇催化作用机理的研究》于1994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探赜索隐老而弥笃,立志创新志且益坚。”卢嘉锡如此评价蔡启瑞。蔡启瑞曾说,“一生最爱的只是一间实验室”“只要我还能动,脑子还能思考,我就要站出来,去推动这些项目的研究”。91岁高龄时,他致信温家宝同志“启瑞虽年过91,但仍乐于用我的有限余热,为中青年同事们加油鼓劲”,力推建立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国家工程实验室,希望能为国家的能源化工特别是煤化工作作出贡献,充分彰显了蔡启瑞是一位一生心无旁骛、默默以复兴中华科技为己任的南强赤子。
诚毅至善,言传身教广育英才
“学如流水行云,德比松劲柏青。攀登跨越高峰,育才灿烂群星。”著名化学家唐敖庆这样称赞蔡启瑞的学问与师德。蔡启瑞一生朴实严谨、淡泊名利,总是把国家和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1999年,蔡启瑞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及20万港币奖金后不久,便直奔学院提出要捐出奖金用于人才引进。考虑到蔡启瑞的生活拮据、家属患病等情况,时任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的林永生和同事商量后,决定悄悄以蔡先生的名义将这笔钱先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直至蔡启瑞乔迁,学院才归还存折。2013年,他与家人商议后,再次通过学生捐赠奖金,支持学院人才培养与科研发展。学生陈洪斌回忆,1983年蔡启瑞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出访,他节衣缩食,未购私物,却用节省的3000多美金为团队购得先进PC/XT微机。当时国内计算机不普及,蔡启瑞此举意在希望团队跟上世界的脚步。
蔡启瑞还广育英才、提携后学,培养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化学科研工作者,为中国催化事业的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他常言“弟子不必不如师”“不要把集体的成绩归到我一个,不要把别人的成绩归到我”,并身体力行。学生王炜曾在《琐忆蔡启瑞先生二三事》中回忆,蔡启瑞有一次在实验室看完他的实验报告就敏锐地发现,这项研究属于首创性科学发明。在蔡启瑞的持续指导下,该研究1992年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但是蔡启瑞坚决不同意联合署名,反而助其修改完善论文,细致到标点符号的更正,后来该论文终获多平台发表。
2016年10月3日,104岁的蔡启瑞安详辞世。他的百年人生正是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生动演绎和光辉典范。催化学科,他是奠基人;物化研究,他是引领者;工科发展,他是开拓者。蔡启瑞留下的丰富科研成果,为我国催化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