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科技之盾,探索地球“新世界”
人物名片
徐洵,中国工程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海洋生物工程学家,我国海洋生物基因工程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海洋基因工程实验室,引领科研团队开创了我国海洋生物基因资源研究开发的新篇章。
徐洵院士1956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历任中国医科大学讲师,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教授,国家海洋局(现更名为自然资源部)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主任、名誉主任。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多次荣获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奖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1997年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999年获国家人事部一等功表彰。主编书籍有《海洋生物基因工程实验指南》和《DNA重组技术》等。
多年来,徐洵专注海洋生物基因工程研究,创下了多个第一:利用DNA重组技术首次在海洋低等生物中发现人功能蛋白的原始基因,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海洋基因工程实验室,构建了我国第一个拥有知识产权的海洋基因工程菌,率先破解了严重危害对虾养殖业的对虾白斑病病毒基因组密码。
在自己的祖国搞研究,才是我们的追求
1934年10月,徐洵出生于福建省建瓯市。父亲是一位中学教师,全家仅靠父亲微薄的收入维持生计。中学时代,恰逢抗战胜利初期,局势动荡,学校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徐洵凭借坚强的毅力,自学通过了大部分课程。中学毕业后,徐洵以华东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被中国医科大学录取。当时的中国医科大学名师云集,他们深厚的学术素养、严谨的治学理念、平易近人的待人态度、低调的处事风格,深深影响了徐洵,至今让她满怀感激。
正是在这些良师益友的影响下,徐洵的潜力得以发掘,更帮她敲开了科学殿堂之门。1957年,大学毕业后,徐洵担任中国医科大学教研室助教,专门研究酶的活性在代谢调控中所起的作用。1978年,徐洵被调入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这也成为她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转折点。
三年后的1981年,徐洵被选派作为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的代表出访美国,到美国十几所著名高校交流座谈。随后,徐洵两度前往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交流合作。在美期间,徐洵利用DNA重组技术从海洋无脊椎动物体内首次克隆到高等动物重要功能蛋白的原始基因,在该蛋白质的进化上有新的发现,解决了分子进化中生物学家多年悬而未决的难题。
徐洵的成功引起了美国众多实验室的关注,纷纷发出邀请。国外优越的环境、先进的技术和仪器设备,对科研工作者来说无疑是难得的机会,但徐洵有自己的答案。
“我和先生都认为美国终究不是自己的国家,在自己的祖国搞研究,才是我们的追求。”徐洵说。
只要全身心投入,一定会有收获
1990年年底,徐洵不远万里回到祖国。在国外从事海洋生物研究的这段经历,让她看到了国内海洋生物学研究与国际一流水平的巨大差距。她开始将目光转向用国际先进的基因工程技术解决我国海洋产业面临的实际问题。为此,徐洵决定调到海洋三所继续从事海洋生物学研究,开启了人生轨迹的又一次飞越。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毛蚶污染造成甲型肝炎流行,徐洵领导课题组建立了海洋环境中贝类受甲肝病毒污染的快速检测技术,成功解决了甲肝病毒检测难题,使检测时间由原来常规方法的6周~8周缩短到1天。
徐洵说:“我相信无论做任何事只要全身心投入,认真执著,坚持不懈,一定会有收获。”
对虾病害向来是水产养殖面临的重大问题,曾给我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由徐洵领导的实验小组于1999年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困扰对虾养殖业多年的病原——对虾白斑杆状病毒的基因组全序列测定,这项成果使我国对虾病毒研究水平获得重大提高,并于1999和2000年先后被评为我国十大基础研究新闻和十大科技新闻。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还建立了对虾白斑杆状病毒基因检测技术,并应用于我国东南沿海对虾养殖区。同时,徐洵带领研究团队还完成了“对虾天然免疫的分子基础”研究,首次从抗病对虾组织中发现了一批具有抗病毒作用的对虾免疫相关基因,并初步揭示了对虾免疫作用的特点。这些研究成果促进了进一步了解对虾免疫抗病的分子机理,为对虾病害防治提供了新途径。
培育海洋人才,我义不容辞
在海洋三所,有一个堪称世界库藏量最大、种类最多的微生物“银行”——中国大洋微生物菌种库,库中菌株和样品面向全国开放共享,为深海微生物研究与开发提供重要的深海微生物样品。
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徐洵积极推进我国深海大洋生物资源研究与开发工作。面对当时国内海洋生物技术落后,资源、人力严重匮乏的境况,她四处奔走,筹集经费,置备仪器……功夫不负有心人,海洋基因工程实验室得以顺利创建,这也是我国第一个从事深海基因资源研发的实验室。
随后,国家级的海洋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中国大洋深海生物及其基因资源研究开发中心先后建立。目前,该实验室拥有国际上最大的深海微生物菌种库,是我国深海生命科学特别是深海微生物学与深海基因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团队之一。在我国深海生物学研究、深海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引领作用,成为国家海洋基因资源权益维护的中坚力量。
徐洵说:“我希望在有生之年,在培育海洋人才方面尽自己的一点力量,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时至今日,徐洵创建的海洋基因工程实验室,因成果显著被评为自然资源部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一大批海洋人才脱颖而出。一方面,她积极倡导和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拓展科技人员的视野和思路;另一方面,她鼓励和帮助新引进人才积极申请各类科研项目,压担子促成长。在她的悉心培育下,该实验室已发展成为拥有40多名高学历、高职称科研人员的创新团队。有3名科技人员先后成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深海海底,将是地球上最后的“新世界”
深海微生物因生存环境极端特殊,在生命演化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多样性和代谢机制,嗜冷、嗜压、嗜热、嗜碱以及抗重金属等极端微生物资源丰富,是新结构天然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目前,深海极端微生物在医药卫生、生物技术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活力,开展深海生物基因资源勘探和研究巳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科学热点。
2000年以来,徐洵指导科研团队开创了我国深海生物基因资源研究开发的新领域。科研团队开展了对海洋生物,特别是深海极端微生物的适应性和深海遗传资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人类愈来愈发现深海蕴藏着巨大的宝藏。从科学意义上看,挖掘海洋生物资源有助于探寻全新的物种和生命机制。同时,海洋生物作为理想药物和工业材料来源,具有十分可观的潜在经济价值。”徐洵说,至今,人类探测的深海海底只有10%左右,却已经展现出了诱人的发展前景。“可以说,深海海底,将是地球上最后一个‘新世界’。”
在徐洵看来,人类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诸如,缺少配套的深海保真采样设备,很难探寻到保真、高质量的深海生物样品;实验室模拟培养设备和船载培养设备还需完善提高。
“自然资源部组建以来,海洋技术力量和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深海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徐洵认为,在我国海洋生物科技资源获取困难、总量不足的大背景下,应鼓励研发科技资源特别是生物样品资源合理共享,提高科技研发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
(来源:《耕海逐梦——厦门海洋人风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