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特色产业人才全要素保障
(上接1版)
10月26日至27日,三明市民营企业开放日暨“千名高校毕业生三明行”活动举行,来自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三明学院等10所高校的师生代表,深入11个县(市、区)37家重点民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亲身感受三明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成效。聚焦海斯福化工、中欣氟材高宝科技等高新技术企业,厦门大学、三明学院等高校学子走进明溪县、清流县,与企业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不少学子签订就业意向协议书。
□自主培养□夯实氟新产业人才基础
10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意见》提出,提高产业工人经济收入,探索对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股权激励等。
福建省展化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高龙强是三明市企业自主认定的市级高层次D类人才。在他的带领下,展化化工从初创期5人不到的队伍到约200人的团队,近20年来深耕过硫酸盐行业,其产品过硫酸钠2022年通过工信部第七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认定,成为三明首家且第一家通过认定的工业企业。同时,该公司还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级“绿色工厂”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福建省清流县东莹化工有限公司R125车间工人黎光万,是清流县首届“二元制”大专班的毕业学生。“我在‘二元制’大专班,不仅提升了专业知识,还提高了技能水平,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岗位中,工作能力得到了提升。”黎光万说道。
“二元制”教学是清流县高级职业中学(清流职中)与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黎明职业大学合作进行的人才培养办学模式,通过开设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班,由2所高校教师在线上进行理论授课,建设“厂中校”,为企业员工自我提升打造了良好的平台。
三明市一方面着重为企业培养初中级人才;另一方面,面对氟新产业工人较为缺乏的现状,探索“3+2”五年专人才培养模式,为县域企业定向培养化工新材料人才,打造化工合作品牌。
为加快氟新材料产业人才集聚,2021年,清流县出台《清流县关于加强化工新材料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进一步强化“产学研”融合。目前,清流职业学校与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五年专合作名额由50人,增加到今年100人次名额,化工班学生规模从2021年1个班级48人增加至2024年14个班级524人。
□分类施策□优化环境助力产业升级
三明市组建由市领导担任总链长的氟新材料产业链工作专班,常态化协调产业链发展存在的痛点难点,形成问题解决闭环管理。同时,编制《三明市氟新材料产业链发展规划(2023—2035年)》,配套出台《三明市氟新材料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工作实施方案(2024—2025年)》《三明市支持氟新材料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走进三明市工信局化工科,多位化工类、生物医药类博士人才在这里为全市氟新材料产业企业服务。该局化工科负责人介绍,三明市目前有三农新材料、金氟化工、福建元福、三立福、润祥、海斯福、海西联合药业等氟新材料企业,引进了多所省内外高校、院所,依托三明学院,成立了福建省首家由政府主导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三明市氟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三明市氟新材料产业发展“推波助澜”。
清流县是全省萤石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坐拥超1200万吨的萤石矿储量。清流县已编写氟新材料产业知识简明读本,纳入县委和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并作为县委党校主体班次学习的重要课程,组织“六新”宣讲队成员赴各乡(镇)开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宣讲暨氟新材料产业专题宣讲会。
下一步,三明市委人才办将与特色产业链“链长”单位协同配合,以活动为“媒”、以产业为“介”,产业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建好特色产业链专家智库,加快引进更多人才、技术、项目、资金,持续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在三明市落地转化,助力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 练为泉 邹志明)
10月26日至27日,三明市民营企业开放日暨“千名高校毕业生三明行”活动举行,来自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三明学院等10所高校的师生代表,深入11个县(市、区)37家重点民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亲身感受三明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成效。聚焦海斯福化工、中欣氟材高宝科技等高新技术企业,厦门大学、三明学院等高校学子走进明溪县、清流县,与企业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不少学子签订就业意向协议书。
□自主培养□夯实氟新产业人才基础
10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意见》提出,提高产业工人经济收入,探索对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股权激励等。
福建省展化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高龙强是三明市企业自主认定的市级高层次D类人才。在他的带领下,展化化工从初创期5人不到的队伍到约200人的团队,近20年来深耕过硫酸盐行业,其产品过硫酸钠2022年通过工信部第七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认定,成为三明首家且第一家通过认定的工业企业。同时,该公司还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级“绿色工厂”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福建省清流县东莹化工有限公司R125车间工人黎光万,是清流县首届“二元制”大专班的毕业学生。“我在‘二元制’大专班,不仅提升了专业知识,还提高了技能水平,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岗位中,工作能力得到了提升。”黎光万说道。
“二元制”教学是清流县高级职业中学(清流职中)与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黎明职业大学合作进行的人才培养办学模式,通过开设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班,由2所高校教师在线上进行理论授课,建设“厂中校”,为企业员工自我提升打造了良好的平台。
三明市一方面着重为企业培养初中级人才;另一方面,面对氟新产业工人较为缺乏的现状,探索“3+2”五年专人才培养模式,为县域企业定向培养化工新材料人才,打造化工合作品牌。
为加快氟新材料产业人才集聚,2021年,清流县出台《清流县关于加强化工新材料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进一步强化“产学研”融合。目前,清流职业学校与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五年专合作名额由50人,增加到今年100人次名额,化工班学生规模从2021年1个班级48人增加至2024年14个班级524人。
□分类施策□优化环境助力产业升级
三明市组建由市领导担任总链长的氟新材料产业链工作专班,常态化协调产业链发展存在的痛点难点,形成问题解决闭环管理。同时,编制《三明市氟新材料产业链发展规划(2023—2035年)》,配套出台《三明市氟新材料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工作实施方案(2024—2025年)》《三明市支持氟新材料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走进三明市工信局化工科,多位化工类、生物医药类博士人才在这里为全市氟新材料产业企业服务。该局化工科负责人介绍,三明市目前有三农新材料、金氟化工、福建元福、三立福、润祥、海斯福、海西联合药业等氟新材料企业,引进了多所省内外高校、院所,依托三明学院,成立了福建省首家由政府主导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三明市氟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三明市氟新材料产业发展“推波助澜”。
清流县是全省萤石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坐拥超1200万吨的萤石矿储量。清流县已编写氟新材料产业知识简明读本,纳入县委和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并作为县委党校主体班次学习的重要课程,组织“六新”宣讲队成员赴各乡(镇)开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宣讲暨氟新材料产业专题宣讲会。
下一步,三明市委人才办将与特色产业链“链长”单位协同配合,以活动为“媒”、以产业为“介”,产业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建好特色产业链专家智库,加快引进更多人才、技术、项目、资金,持续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在三明市落地转化,助力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 练为泉 邹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