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聚焦尤溪县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阐述尤溪县就业工作现状,剖析存在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提出持续开展线上线下招聘、留住本地人才、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全面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等解决策略,探索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有效路径,助力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关键词:尤溪县;高质量充分就业;就业政策;结构性矛盾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着重强调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性,这为新时代新征程的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进一步推动就业领域改革任务的落实。在此背景下,积极探索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有效路径,对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尤溪县就业工作现状
2023年末,尤溪县户籍人口44.09万人,全县常住人口33.3万人,其中在校学生6.47万人,60岁以上老人8.81万人,在劳动年龄段内人有18.02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员6万余人),全县市场主体总数达4.41万家,参加工伤保险人数5.23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0.91万人,新业态从业人员800余人(网约车司机约400人,外卖小哥近200人,快递小哥约200人),参加团体意外险2800人(长期灵活用工),尚有1万余人处于无就业或短暂打零工阶段。
从多维度分析当前尤溪县人力资源市场运行态势,尽管企业用工需求与劳动力供给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呈现缓和态势,但劳动力市场双向匹配效率不足问题依然突出。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持续存在岗位空缺与技能错配现象;另一方面,青年群体就业期望值与市场实际需求存在偏差,导致求职转化率长期处于低位。这种供需两端的深层矛盾,使得“招工难”与“求职难”并存的就业困局尚未得到根本性缓解,“有事没人干”和“有人没事干”的现象同时存在,从就业市场运行特征看,当前尤溪县劳动力资源配置存在明显的结构性梗阻。
在需求端,今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预期较往年减少约15%,而供给端仍有2000余名新成长劳动力、500余名高校毕业生及410名登记失业人员亟待就业安置。这种总量性供过于求的态势,叠加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使得短期内就业竞争压力难以有效纾解。
在企业用工层面,2024年9月份专场招聘会数据显示,约40%的招聘岗位遭遇有效应聘不足问题。深入分析发现,这种用工缺口主要源于三方面矛盾:其一,部分求职者存在“选择性失业”现象,择业标准与市场需求存在认知偏差;其二,技能人才断层问题持续显现,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同比增长23%,但符合岗位要求的应聘者仅占求职总量的18%;其三,职业技能提升机制存在运行梗阻,调查显示65%的失业人员更倾向于即时性就业,参与技能培训的意愿度不足30%,导致中高级技能人才培养陷入“需求旺—供给弱”的恶性循环。这种供需两端的结构性错位,正在形成制约尤溪县就业质量提升的深层次矛盾。
三、高质量就业的主要做法
2024年以来,尤溪县人社局把就业当作核心民生工程,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在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上成果丰硕。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566人,完成率达166.4%;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84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89.33%;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34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5.71%。与去年同期相比,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长了35%,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增长了42%,这些数据充分展现了尤溪县就业工作的高效推进。
1.促进重点企业招工用工。一是主动靠前,掌握企业用工需求。“人社援企稳岗服务专班”深入153家县内规上企业。制造业中,六融工业新增用工451人,同比增长52%;闽德服饰新增280人,同比增长40%。木材加工行业的百棱木业新增210人,增幅35%。制造业招工占总招工的45%,服务业占30%。各乡镇及工业园区配合,累计更新15次“用工需求清单”。二是精准发力,提供“链条式”服务。“企业—乡镇—个人”招工网络成效显著,如六融工业精准招工人数从每月30人增至80人,增长167%。41场招聘活动成果丰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系列活动,220家次企业参与,提供900余岗位,吸引13000余人次,达成3500余人就业意向。高校专场招聘会,150家企业提供500余岗位,150名高校毕业生达成意向,签约率30%。赴省外8场招聘会,为企业招到400名技术工人,其中高级技术工人占20%。三是搭建平台,抓实用工服务。春节前发《致全县返乡人员一封信》宣传就业政策。协助六融工业在14个乡镇专场招工,开展“春风行动”等系列活动。鼓励企业多形式招工,年后赴省外开展8场招聘会,开展1场高校专场招聘会。组织企业参加校企合作对接会,与院校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共开展41场线上、线下招聘活动,362家次企业参会,发布1343个岗位,企业招聘20054人次。
2.稳定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一是全力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今年开发20个“三支一扶”岗位,18人到岗,到岗率90%,较去年提升10个百分点。212个见习生岗位中,100名高校毕业生参与见习,见习期满留用率预计达75%,比去年高5个百分点。二是统筹推进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持续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深入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扩面提质工程,落实优惠政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村干部、返乡大学生等创办,培育各类创业带头人,掀起返乡创业热潮。三是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尽快实现就业。细化退役军人、刑满释放人员等重点群体帮扶措施,开展“就业援助月”专项服务,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一对一”精准即时援助。县残联联合“零工市场”组织40多名残疾人到企业参观试岗,入职7个岗位。同时,做好就业一键帮平台宣传推广、脱贫人口就业帮扶数据库更新管理,核实脱贫劳动力就业情况。通过招聘会、职业培训、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推动困难家庭劳动力就业。尤溪县实名制库内脱贫人口5686人,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2446人,有就业意愿2038人,已成功就业2017人。
3.扎实开展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一是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发挥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将企业用工保障纳入“四领一促”奖励考核指标体系,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协调,推动政策落地,维护就业稳定。二是推进政策落实落地。落实《2024年助企拓岗稳工十条措施》等政策,今年受理、审核企业惠企稳岗奖补86.81万元,惠及150家企业,较去年增加30家,增长25%。其中,制造业奖补50万元,占比57.6%;服务业奖补30万元,占比34.6%。获补企业平均裁员率较去年下降15%,有效降低用工成本、稳定岗位。三是提升就业技能培训。联合多部门开展培训成果突出。养老护理员培训6期,350人参加,280人取证,取证率80%,就业后平均月薪4500元;汽车维修工培训5期,250人参与,200人就业,就业率80%,月薪5000元。创业培训方面,3期马兰花网络创业培训,90名学员中70人成功创业或筹备创业,带动350余人就业,人均带动5人。四是开展创业促进就业。大力推进创业扶持,今年给予12家企业15万元扶持资金,较去年增加3家企业和3万元。发放18笔3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获贷企业平均带动就业超12人,且获贷半年内平均营业额增长30%。五是提升就业服务效能。就业信息管理系统高效运行,行政服务中心就业窗口办件27344件,90%网上办理,较去年提升10个百分点。今年发放2023年一次性扩岗补助0.15万元,惠及5家企业;发放入职中小微企业补贴4.5万元,补贴30人。线上审核发放失业金291.63万元给541人,保障失业人员生活,满意度达85%。
四、主要制约因素
1.技能与岗位不匹配。很多重点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和制造业企业,对特定技能的需求较高。然而,劳动力市场上缺乏具备这些技能的求职者,导致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人选。同时,部分求职者的技能与企业的岗位需求不匹配,也增加了招聘的难度。比如六融工业公司年后新入职30多名员工入职不到几天就因为各种不适应被动淘汰离职或主动离职。
2.社会保险参保率不高。部分企业薪酬待遇较低,工作时间长,造成部分劳动者不愿回乡就业,很多企业存在选择性参保现象,只参加工伤保险,对其他如养老、失业保险不想参保,而目前年轻人对这些保险相对重视,企业没有足额为员工参保,也造成了员工不愿入职该企业。这些问题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人员流动性大,比如:六融公司平均薪资水平在4000元到5000元左右。
3.企业技能培训兴趣不大。企业新招聘职工技能培训一般采取以老带新、边做边学,比较注重实际操作,组织企业开展学徒制技能培训,因为职工脱产学习时间长、理论与实操结合,企业承担成本高,担心职工学习后跳槽,导致企业开展技能培训班兴趣不大。
五、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对策
1.持续开展线上线下招聘。尤溪县持续大力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全力加大对县域内企业,特别是重点项目企业的用工服务保障力度。一方面,积极拓展线上用工信息。安排专人负责收集所有缺工企业的详细岗位信息,包括岗位要求、薪资待遇、工作环境等内容,并及时、持续地上传到招工信息平台。同时,优化平台界面设计,提升用户体验,设置智能搜索与筛选功能,方便求职人员精准查找合适岗位,真正为用工企业和求职人员搭建起高效便捷的交流平台。另一方面,对缺工的规上企业尤其是新引进项目给予重点关注。组建专业服务团队,针对每家企业的独特需求,持续采用“一企一策”的方式。深入企业实地调研,及时摸清企业和项目的用工需求,从人员数量、技能要求到入职时间等细节都详细掌握,据此做好用工预案。依据预案,精心组织各乡镇的现场招聘会,提前与乡镇沟通协调场地、宣传等事宜,确保招聘会顺利举行,切实解决企业用工问题。
2.留住本地院校人才。为有效留住本地院校人才,应大力强化校企对接与产教融合。鉴于当下企业普遍面临技术人员短缺的严峻现实,加强与尤溪职专的紧密对接刻不容缓。一方面,企业可与尤溪职专共同制定贴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依据企业岗位技能要求设置课程,让学生所学即企业所需。另一方面,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积累实战经验。通过这种深度合作模式,不但能提升本地院校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还能增进他们对本地企业的了解与认同,从而尽可能提高留尤就业比率,切实缓解企业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为本地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3.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路径。尤溪县积极依托“零工市场”,并在具备条件的社区精心设立就业服务驿站,这一举措意义非凡。服务驿站重点聚焦那些待工时间较长、来自低收入家庭的灵活就业人员。在信息对接方面,搭建高效平台,让用工方需求与求职者技能精准匹配;线上结算功能,保障薪酬发放便捷、透明,避免拖欠风险;面对可能出现的纠纷,专业团队及时介入调处,维护双方权益。通过这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不仅为供求双方创造了极大便利,还能有效提升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稳定性与收入水平,进一步促进本地劳动力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助力尤溪经济稳步前行。
4.积极落实就业创业政策。积极落实就业创业政策是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任务。深入实施政策落实服务落地专项行动,需组建专业工作小组,深入企业、社区和院校,精准解读各项就业政策,为政策适用人群提供一对一指导,确保政策理解无偏差、执行不走样。深化“十百千”创新创业计划,着重“扶青扶幼、项目带动”,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资金扶持和导师指导,以优质创业项目吸引更多人参与,实现创业带动就业能力的显著升级。在招聘活动方面,完善“小而精”“专而优”的专场招聘,依据不同群体如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的特点,量身定制招聘方案。同时,利用线上线下多渠道持续推送就业创业政策清单,让政策信息触达每一位有需求的人员,积极引导他们投身就业创业,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活力。
5.全面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立足于尤溪县竹木、纺织等产业实际情况,传承“工匠精神”成为当下产业升级与发展的核心要点。竹木产业对精细加工、创意设计技能需求迫切,纺织产业则需精通新型纺织工艺、面料研发的专业人才。在此背景下,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为有力抓手,显得尤为关键。我们依托尤溪职专,充分利用其专业教育资源,针对竹木产业开设木工雕刻、竹材深加工等特色课程,为纺织产业设置数码印花、智能纺织设备操作等前沿课程。同时,在校内打造竹木工艺实训车间、纺织模拟生产线,在校外与本地龙头企业共建实习基地。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搭建起技能人才成长“孵化器”。这一举措不仅能培育出一批批具备扎实专业技能、秉持工匠精神的产业人才,还将进一步充实壮大县产业技能人才队伍,助力竹木、纺织等产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高质量发展。
结语
尤溪县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征程中,既有阶段性成果,也面临诸多挑战。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在重点企业招工、重点群体就业、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筑牢了坚实基础。然而,技能与岗位不匹配、社会保险参保率不高、企业技能培训积极性不足等问题,仍制约着就业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面对这些问题,尤溪县需持续发力,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通过持续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深化校企合作留住本地人才、发挥市场在就业中的关键作用、切实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全面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等措施,不断优化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程,尤溪县应在现有工作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创新,持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为实现县域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不懈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让就业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民众。
参考文献
[1]刘春华.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稳住最大民生[N]. 四川日报,2025-01-27(002).
[2]杜玮淦.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广东有这“三招”[N].南方日报,2025-01-25(005).
[3]南方日报评论员.多措并举共促高质量充分就业[N].南方日报,2025-01-23 (A04).
[4]莫荣,李付俊.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5, 46 (01):3-8.
[5]都阳.坚持依靠发展促进就业[J]. 劳动经济研究,2024,12 (06):3-8.
[6]丁述磊,戚聿东,刘翠花.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理论内涵、市场效应与推进方略 [J].社会科学辑刊,2024,(06):67-77.
[7]莫荣,殷宝明.坚持就业优先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J]. 劳动经济研究, 2024, 12 (04):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