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智汇八闽 产才共兴
我省打造博士后人才集聚“强磁场”

  本报讯 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富有福建特色的人才集聚平台,以博士后工作为抓手,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聚焦赛事引才育才、融合发展、产学研合作等关键领域,构建起覆盖人才发展全链条、全周期的博士后培养体系,推动博士后事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全省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7家、工作站172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9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累计招收5294人,为全省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政策发力 “一池春水”荡涟漪
  “作为师资博士后,我希望未来能成为福州大学师资团队中的一员。”2023年9月,方啸进入福州大学食品安全与生物分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启了他的博士后研究之旅。入站两年以来,依托学校先进科研平台和优质学术资源,他取得了多项高水平学术成果。
  “学校始终将博士后队伍视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和师资储备的重要力量,围绕‘政策赋能、平台支撑、服务保障’三大维度,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引才体系。”福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范功端说。在待遇保障方面,福州大学实行“基础年薪+科研奖励+绩效补贴”多元化资助模式,向博士后提供科研启动经费、住房补贴及子女教育等配套保障;在职业发展方面,学校实施“博士后+准聘教师”贯通机制,表现优异的师资博士后可直接留校任教,并享受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福州大学还积极支持博士后申报国家“博新计划”、福建省“海峡博士后”等人才项目,助力人才快速成长。
  福州大学自1998年设立首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来,积极探索创新,持续完善博士后制度,在人才引育和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学校共建有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涵盖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5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含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57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19个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和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化学学科两次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12个学科进入ESI(国际上公认的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工具)学科全球前1%,其中,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3个学科跻身ESI学科全球前千分之一行列。
  2 024年4月,我省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博士后工作的七条措施》,提高博士后资助强度和培养条件,将博士后省级财政日常资助标准提升至每人每年12万元,重点领域优秀博士后在站期间给予每人每年20万元补助,这一政策充分体现了我省对高层次科研人才的重视和支持。
  我省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参加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和全国博士后揭榜领题活动,对获奖者(项目)按照国家资助标准给予1:1配套奖励;事业单位引进博士后,若满编可申请使用高层次人才专用编,用人单位引进紧缺急需博士后且无相应空缺岗位的,可按规定申请设置特设岗位。此外,对于新设立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最高给予200万元的建站资金支持;根据不同类型,给予优秀博士后站点30万元、10万元建设资金支持。
  两岸合作 “双向奔赴”结硕果
  “ 我现在的研究方向是多孔氮化镓材料与器件,产品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GaN材料和器件研发全工艺,解决了材料界面高应力和晶向定制‘卡脖子’技术难题,产品已在华为、中国铁塔、四川长虹等龙头企业使用。”2023年加入闽都创新实验室的台湾博士后李俊谕介绍,“借助闽都创新实验室的科研平台,我和团队深化技术研发,致力于推动氮化镓材料在更多领域创新和应用。”
  当被问及选择闽都创新实验室的原因时,李俊谕坦言,闽都创新实验室对产业化发展项目的支持力度比较大,能推动具有成果转化优势的技术成果更快落地。
  “ 实验室建立‘三位一体’支撑体系,在科研经费、项目申报、共享平台等方面为科研人员提供全方位支持,引导博士后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担大任’‘挑大梁’。”闽都创新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省深入实施海峡博士后交流资助计划,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海峡两岸学科产业优势,深化两岸合作,打造特色人才高地。该计划涵盖引进培养、项目交流、引荐奖励三类资助,其中,引进培养类项目最高可获两年50万元经费支持。同时,我省建立“一站式”服务体系,在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为博士后提供精准服务,积极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截至目前,累计引进招收台湾博士49人,两岸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19人,投入专项资助经费3000余万元。
  我省积极推动两岸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博士后联合培养机制,重点围绕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开展跨区域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有效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与人才共育。
  此外,我省高标准打造海峡两岸博士后人才交流对接平台,统筹整合行政、设站单位和社会服务资源,激活两岸人才合作潜能。通过举办“福建省海峡博士人才交流合作对接会”“海峡博士人才学术交流会”等品牌活动,为两岸人才引进、交流对接和项目合作搭建桥梁,为推动两岸共同发展注入人才活力和创新动能。
  (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