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构建全周期博士后人才培育生态
本报讯 近日,由省人社厅、泉州市人社局组织的中央省市主流媒体“走进博士后站点”主题采访活动在泉州举行。
此次活动围绕“博创引领四十载智汇赋能向未来”主题,选取晋江高科技园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踏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清源创新实验室等5家站点,通过实地探访、深度采访、交流座谈等形式,全方位呈现福建、泉州博士后工作的特色亮点。期间举行2025年博士后科技服务团暨福建四链融合精准对接活动,15位博士后深入企事业单位一线,破解产业难题,加速成果转化。
近年来,福建将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突破口,通过政策加码、产学研协同等创新举措,构建起全链条、全周期的博士后人才培育生态。目前,全省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7家、工作站172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9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累计招收5200人。
泉州民营经济发达,博士后工作起步较早,在1999年12月,经原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批准,晋江高科技园区设立全国首家县域经济体的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福建晋江高科技园区企业),泉州从此开启博士后青年创新人才引育和发展之路。
据统计,泉州市已建立30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6家省级创新实践基地,累计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320名,取得发明专利291项,发表高水平论文523篇,实现成果转化经济效益超10亿元。这些工作站不仅助力企业成功攻克诸多技术难关、研发出一系列新产品,有力推动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博士后平台的建设也让泉州形成强大的人才“磁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汇聚,为泉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核心支撑。
(本报综合 通讯员 吴宗宝 黄泽鑫)
此次活动围绕“博创引领四十载智汇赋能向未来”主题,选取晋江高科技园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踏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清源创新实验室等5家站点,通过实地探访、深度采访、交流座谈等形式,全方位呈现福建、泉州博士后工作的特色亮点。期间举行2025年博士后科技服务团暨福建四链融合精准对接活动,15位博士后深入企事业单位一线,破解产业难题,加速成果转化。
近年来,福建将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突破口,通过政策加码、产学研协同等创新举措,构建起全链条、全周期的博士后人才培育生态。目前,全省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7家、工作站172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9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累计招收5200人。
泉州民营经济发达,博士后工作起步较早,在1999年12月,经原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批准,晋江高科技园区设立全国首家县域经济体的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福建晋江高科技园区企业),泉州从此开启博士后青年创新人才引育和发展之路。
据统计,泉州市已建立30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6家省级创新实践基地,累计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320名,取得发明专利291项,发表高水平论文523篇,实现成果转化经济效益超10亿元。这些工作站不仅助力企业成功攻克诸多技术难关、研发出一系列新产品,有力推动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博士后平台的建设也让泉州形成强大的人才“磁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汇聚,为泉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核心支撑。
(本报综合 通讯员 吴宗宝 黄泽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