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技能型人才规模和质量实现“双提升”
本报讯 今年是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开展的第三年。近年来,福州市长乐区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对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为技能型人才“量身定制”培养模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技能型人才从2008年的5855人增至2021年的3.7万余人,技能型人才规模和质量实现“双提升”,为推动长乐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强技能
“量体裁衣”激发技能人才活力
“在家门口免费学技能,并能实现就业,真是太好了!培训老师讲的创业思路和想法让我深受启发,未来不管是创业还是就业,都有信心了……”参加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班的陈女士深有感触。今年三十多岁的她,是一名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以往只靠种地、打零工谋生。
在长乐区人社局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的报名阶段,陈女士第一时间前来了解相关事项并立即报名,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美容美甲培训班。
将技能培训班办在家门口,是长乐区人社局加大就业创业培训力度、壮大技能人才队伍的缩影。为了让贫困劳动力、择业期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岗前培训人员等充分享受政策红利,长乐区人社局入社区、到企业、进校园,采取多项举措精准发力,并通过走访辖区企业,宣传职业技能培训相关政策,广泛听取员工需求,在各乡镇、街道、社区“量体裁衣”,打造更适合他们的培训班。
与此同时,为支持企业稳定岗位,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做到就业培训两不误,长乐区人社局加大“以工代训”政策推广力度,对受疫情影响出现生产经营暂时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外贸、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行业及新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离校两年内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的中小微企业,收集企业申报材料,保证辖区企业以工代训政策应享尽享。目前,以工代训政策惠及7817人,发放补贴2019万元,涉及4万余人次。
重培养
创新模式为人才培养赋能
盛夏时节,走进长乐区古槐镇青山村果园内,一串串浑圆、饱满的龙眼缀满枝头,黄褐色的果实与绿色的树叶参差交错,绘就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青山龙眼味美多汁,皮薄核小,摘一串给你们看看……”果树下,村民老陈一边拿着手机直播,一边举起刚摘下来的一串龙眼,眼里满是丰收的喜悦。
“以前直播经常遇到找不到卖点、容易卡壳的问题,通过长乐区人社局提供的网络营销师技能培训后,我学到了实用的直播技巧。你看,今天的直播不仅在线人数不少,线上产品也被抢售一空。”谈起技能培训带来的产业增收,老陈感受颇深。
据了解,为培育推广长乐本土特色产品的直播网红和电商达人,提升全区网络营销、电商行业服务水平,拓展群众就业门路,长乐区人社局举办互联网营销师培训,邀请淘宝大学福建站特聘讲师汤茂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模式,为全区乡镇(街道)共1000余人提供专业化培训。如今,这一举措让村民们当上了“网红”,他们有效运用手机这一“新农具”,让直播成为“新农活”。
近年来,长乐区人社局顺应新形势,创新培训形式,充分考虑劳动者实际,推荐网龙多学平台成为福州市遴选的补贴性职业技能线上培训平台,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开展岗前、在岗、高技能人才培训,以及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在线学习等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活动,并给予相应补贴,激发学员的学习主动性,使培训效果在有限时间内达到最优化。同时,大力开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产业培训,将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等职业新技能培训纳入补贴性培训范围。
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稳就业和培训工作,长乐区人社局一方面开展今年“两节”期间企业在岗职工技能培训,组织46家重点、龙头企业9800余人参训,鼓励企业职工留榕留航过年,提升企业职工技能水平,推动企业稳生产、保岗位、促发展;另一方面,在企业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共有8家企业502人参与培训,通过企校合作、工学交替方式,探索企业职工培训新模式,加快企业后备技能人才培养。
严把关
确保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
精致小巧的提褶包子,油润溢香的冠顶蒸饺……各类中式面点琳琅满目。近日,2021年福州市第一届“新东方杯”中式面点师职业技能竞赛在长乐区举行。本次竞赛考核工种为中式面点,采用单人制竞赛,重点考核操作技能,每位选手须在180分钟内完成三道中式面点制作。
竞赛现场,参赛选手个个聚精会神,精湛的技艺和娴熟的操作让人大开眼界。
“自我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开展以来,我局多次举办各类竞赛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对技能人才成长的促进作用,为技能人才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和创新创效能力搭建交流平台。”长乐区人社局就业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在扩大培训规模的同时,强化培训效果,严把质量关,避免技能培训流于形式,确保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不打折扣。
该负责人介绍,长乐区人社局将考取证书和就业率作为职业技能提升质量的两项硬性指标,督促企业积极组织学员参加技能等级鉴定,对取得技能等级证书的学员及时安置就业。截至目前,共有7251人次完成职业技能等级鉴定。
下一步,长乐区将继续深入企业,高质量推动技能人才培训培养,强化政策引领,优化发展环境,开展好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体系建设,培养打造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为推动长乐区产业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通讯员 陈明晃 王至莹)
强技能
“量体裁衣”激发技能人才活力
“在家门口免费学技能,并能实现就业,真是太好了!培训老师讲的创业思路和想法让我深受启发,未来不管是创业还是就业,都有信心了……”参加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班的陈女士深有感触。今年三十多岁的她,是一名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以往只靠种地、打零工谋生。
在长乐区人社局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的报名阶段,陈女士第一时间前来了解相关事项并立即报名,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美容美甲培训班。
将技能培训班办在家门口,是长乐区人社局加大就业创业培训力度、壮大技能人才队伍的缩影。为了让贫困劳动力、择业期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岗前培训人员等充分享受政策红利,长乐区人社局入社区、到企业、进校园,采取多项举措精准发力,并通过走访辖区企业,宣传职业技能培训相关政策,广泛听取员工需求,在各乡镇、街道、社区“量体裁衣”,打造更适合他们的培训班。
与此同时,为支持企业稳定岗位,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做到就业培训两不误,长乐区人社局加大“以工代训”政策推广力度,对受疫情影响出现生产经营暂时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外贸、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行业及新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离校两年内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的中小微企业,收集企业申报材料,保证辖区企业以工代训政策应享尽享。目前,以工代训政策惠及7817人,发放补贴2019万元,涉及4万余人次。
重培养
创新模式为人才培养赋能
盛夏时节,走进长乐区古槐镇青山村果园内,一串串浑圆、饱满的龙眼缀满枝头,黄褐色的果实与绿色的树叶参差交错,绘就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青山龙眼味美多汁,皮薄核小,摘一串给你们看看……”果树下,村民老陈一边拿着手机直播,一边举起刚摘下来的一串龙眼,眼里满是丰收的喜悦。
“以前直播经常遇到找不到卖点、容易卡壳的问题,通过长乐区人社局提供的网络营销师技能培训后,我学到了实用的直播技巧。你看,今天的直播不仅在线人数不少,线上产品也被抢售一空。”谈起技能培训带来的产业增收,老陈感受颇深。
据了解,为培育推广长乐本土特色产品的直播网红和电商达人,提升全区网络营销、电商行业服务水平,拓展群众就业门路,长乐区人社局举办互联网营销师培训,邀请淘宝大学福建站特聘讲师汤茂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模式,为全区乡镇(街道)共1000余人提供专业化培训。如今,这一举措让村民们当上了“网红”,他们有效运用手机这一“新农具”,让直播成为“新农活”。
近年来,长乐区人社局顺应新形势,创新培训形式,充分考虑劳动者实际,推荐网龙多学平台成为福州市遴选的补贴性职业技能线上培训平台,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开展岗前、在岗、高技能人才培训,以及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在线学习等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活动,并给予相应补贴,激发学员的学习主动性,使培训效果在有限时间内达到最优化。同时,大力开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产业培训,将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等职业新技能培训纳入补贴性培训范围。
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稳就业和培训工作,长乐区人社局一方面开展今年“两节”期间企业在岗职工技能培训,组织46家重点、龙头企业9800余人参训,鼓励企业职工留榕留航过年,提升企业职工技能水平,推动企业稳生产、保岗位、促发展;另一方面,在企业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共有8家企业502人参与培训,通过企校合作、工学交替方式,探索企业职工培训新模式,加快企业后备技能人才培养。
严把关
确保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
精致小巧的提褶包子,油润溢香的冠顶蒸饺……各类中式面点琳琅满目。近日,2021年福州市第一届“新东方杯”中式面点师职业技能竞赛在长乐区举行。本次竞赛考核工种为中式面点,采用单人制竞赛,重点考核操作技能,每位选手须在180分钟内完成三道中式面点制作。
竞赛现场,参赛选手个个聚精会神,精湛的技艺和娴熟的操作让人大开眼界。
“自我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开展以来,我局多次举办各类竞赛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对技能人才成长的促进作用,为技能人才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和创新创效能力搭建交流平台。”长乐区人社局就业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在扩大培训规模的同时,强化培训效果,严把质量关,避免技能培训流于形式,确保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不打折扣。
该负责人介绍,长乐区人社局将考取证书和就业率作为职业技能提升质量的两项硬性指标,督促企业积极组织学员参加技能等级鉴定,对取得技能等级证书的学员及时安置就业。截至目前,共有7251人次完成职业技能等级鉴定。
下一步,长乐区将继续深入企业,高质量推动技能人才培训培养,强化政策引领,优化发展环境,开展好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体系建设,培养打造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为推动长乐区产业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通讯员 陈明晃 王至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