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博士后创新创业
  陈志:创新项目促高温堆肥转化利用
  陈志,福建农林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福建省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福建省土壤与肥料学会监事、科技特派员,获福建农林大学青年五四奖章,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和福建农林大学杰出青年项目资助。主要从事环境污染微生物修复、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主持多个国家和省部级项目,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排名第四),参与编制福建省地方标准《超高温堆肥技术规范》。
  我国年均产生城镇生活污泥、畜禽粪便等有机固体废物超过20亿吨(干重),但资源化利用率不足30%。传统高温堆肥是实现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手段,然而发酵温度低、周期长、无害化不彻底与产品附加值低等缺陷,已严重限制堆肥工艺的大规模应用。
  该项目提出超高温堆肥新理念,以新菌种为突破口,开展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并研制出系列超高温好氧发酵菌剂,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温堆肥新技术,并实现大规模工程应用。
  目前,项目技术已逐步应用至畜禽粪便、农林剩余物等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在河南、北京、江苏、福建、广东等12个省市建成运行20多个超高温堆肥工程项目,处理有机固废总规模超过4000吨/日。 

  陈意民:聚焦零碳生态城市构建
  陈意民,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出站博士后,博士,高级工程师,现任厦门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环境与生态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兼总工。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地球碳循环、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控制、节能减排和生物资源综合利用等,拥有藻类室外大规模养殖经验,掌握了相关产业化技术、工艺和管理,主持多项科研课题。入选福建省高层次人才、厦门市“双百人才”,先后获得美国InnoCentive科研难题创新挑战奖,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第二十届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排名第一)。
  微藻的生长速度是普通高等植物的几十倍,被认为是未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生物技术之一,对碳减排可达到60%的贡献力。
  项目涉及碳循环和气候变化领域,重点聚焦微藻碳泵在全球碳循环及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研究成果主要应用于未来零碳生态城市的构建。
  针对当前该领域的技术瓶颈,陈意民团队通过长期研发取得突破,多项技术进展解决了关键性技术难题,已具备产业化所需的技术成熟度。
  团队通过长期合作,专业分工稳定,建立健全专利保护机制,研发成果覆盖了技术成果链的上游端和下游端,发表了数十篇国内外高水平论文,并申请和授权了多项国家专利,核心专利获得国家专利优秀奖,关键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刘芳:有限空间多功能降解空气净化
  刘芳(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博士后,技术研发负责人。博士期间,与企业合作研发室内空气净化材料及设备。2019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开展博士后研究,专注环境友好型功能纳米材料及多孔碳基、分子筛基材料的设计与研发,用于空气及水体中污染物净化探究,对工业及人居环境中空气污染物的来源与治理有一定经验。
  张琪骏,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博士后,技术研发负责人。2015年入选“中美百名环境能源博士联合培养项目”,赴美国田纳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从事可再生生物质材料在空气过滤中的应用研究,现在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开展博士后研究。目前已发表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国内外专利共2项。
  空气污染问题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目前,去除有限空间内空气污染物的方法,主要使用空气净化设备,包括空调系统、室内空气净化器、新风系统、车载空调滤清器等,这些空气过滤材料能处理的污染物类型相对单一,适用的气态污染物成分有限,无法应对具有复合空气污染物的场景。
  项目产品通过设计研发、调控材料成分与结构,批量化生产兼具可降解性双功能环境友好型空气净化滤材,具备高效低阻、抗湿与高选择性净化、杀灭细菌病毒及低能耗再生特性。同时针对不同有限空间场所和特定需求,开发定制化滤材,通过不同功能复合完成不同类型空气污染物的去除。
  今年5月,厦门环投星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主要由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高技术人员组成。其中,创始核心成员包括钟鹭斌(副研究员)、邵再东(助理研究员)、吴仁香(助理研究员)、刘芳(博士后)、张琪骏(博士后)、郑志烨(高级工程师)、陈江萍(在读博士)等项目团队技术人员。
  公司定位服务于钢铁、化工、半导体、生物医药、大型公共场所及私人家居等领域空气污染问题的治理与资源化,专注于新型空气净化功能材料、组件及设备等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为客户及相关机构提供包括空气中颗粒物、气态污染物与环境质量等的整体评估、性能测试、失效分析及技术培训等一站式定制化服务,提供全套空气净化材料、技术和设备及配套系统解决方案。 

  疾测先锋:开启太赫兹生物医学检测“芯”纪元
  黄异,博士,技术研发负责人,主要从事太赫兹与光学传感等方面研究。在该领域提出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已授权或申请16项国际、国家专利,获授权专利11项。
  钟剑锋,福州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在站博士后,项目核心负责人,主要从事智能传感与诊断方面研究。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获得者,已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5项。
  团队核心成员:张秋坤,福州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出站博士后,主要从事光学和太赫兹技术等方面研究12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林杰文,福州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光学和太赫兹技术等方面研究12年,获得2020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该领域提出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
  张政浩(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太赫兹与无损检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林廷玲(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太赫兹发射源及增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钟宇杰(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太赫兹传感器件方面的研究工作。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现有的检测技术正面临病毒规模变异的考验。
  黄异博士团队长期从事太赫兹传感研究,形成丰富的研究成果,在相关领域申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15项。其研究的太赫兹传感检测“芯片”,颠覆传统传染病检测,开创新一代生物医学检测技术,可根据检测物质不同,在频谱的特定频率位置上形成独特共振谱,灵敏度提高24.7倍。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采用与核酸检测完全不同的原理,无需对病毒基因进行解析,检测效率提升60倍,准确率提高至99.89%,可实现对多种病毒的同时检测。一旦病毒出现,该“芯片”可立即投入使用,长期作为传染病防御战略储备物资。
  项目团队以福州大学光学和太赫兹及无损检测科研创新团队为依托,7名博士均出自福州大学机械学院。主要成员项目负责人黄异、钟剑锋博士曾率队获得首批中国大学生青少年科技创新领域国家级最高荣誉——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荣誉称号。此项目获得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第七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铜奖、第七届“创青春”福建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福建省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余淑娟:聚焦新冠病毒突破性治疗
  余淑娟(项目负责人),福州大学化学在站博士后。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有丰富的免疫学研究经验,拥有多年从事细菌与病毒感染相关研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中1篇发表在《NatureImmunology》。
  余淑娟团队项目立足光自能消毒技术,聚焦解决新冠病毒和耐药菌感染的突破性治疗。
  光能自消毒技术以光敏剂为主要原料,利用光能将氧气转化为具有强氧化性的活性氧物质,从而杀灭病原微生物,对当下流行的新冠病毒杀灭率高达100%,不仅可以杀灭体外新冠病毒,还可作用于感染细胞的新冠病毒并使其失活,具有安全性高、作用效果快、持续时间长、抗菌种类广等优点,该项工作已申请专利。
  现有文献表明接种疫苗后仍能感染病毒,且病毒集中于鼻甲部,因项目独特的杀灭病毒原理,使其有望通过转化成合适的产品,例如通过鼻喷雾有效预防新冠病毒,弥补疫苗在这方面的缺陷,项目核心产品既可制成抗菌药物替代抗生素,也可作为抗菌消毒原料应用于体外和体表,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