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风吹麦浪见黄金
——记闽籍院士、小麦遗传育种学家庄巧生


  一粒麦种,包含着生命的信息和秘密,或长成饱满的谷穗,或饱受病虫害的侵扰,或凋零于泥土。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终于解决了10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农业生产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大成就。对此,小麦育种工作者功不可没。其中,我国著名的小麦遗传育种学家庄巧生为我国小麦生产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庄巧生是我国小麦遗传育种专家,先后领导选育出“华北号”“北京号”“丰抗号”等小麦良种30多个,1988年当选为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庄巧生1916年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的一个小山村,父亲庄雪斋是一位老师,早年在南洋谋生。庄巧生孩提时期,随父辗转南洋读书。庄巧生9岁时,父亲为了能让他获得更好的教育,举家迁到福州,将庄巧生送进当时比较好的小学就读。
  在新式教育里,庄巧生如鱼得水。1935年,庄巧生考入南京金陵大学,专心修学农艺。1937年秋,华东战区国民政府军节节败退,南京告急。庄巧生和那个时代很多学生一样,被迫辗转迁徙求学。后惊闻南京大屠杀,这深深刺痛了庄巧生的神经。
  自此,“报国”二字深深扎根在他心里,繁重的课业中,他以勤作舟,因成绩优异,被授予“金钥匙奖”,战乱中如期毕业。
  庄巧生毕业时,正值抗日战争进行到最艰苦的时候,他怀揣梦想,辗转贵阳、成都、恩施、重庆多地,其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共事之人广泛认可。
  1945年,他以农科第二名的成绩,顺利通过中国战后复兴培训科技人才计划,赴美实习1年。
  庄巧生回国后不久,调任到北平农事试验场,担任麦作杂粮室主任。那时的北平农事试验场,设备缺乏、经费微薄。
  穷则思变,庄巧生克服了外在因素的影响,认真钻研理论,深入实践,严谨地观察和记录,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很快就明确出生产应用中的冬小麦品种。
  小麦遗传育种是一项见效慢、科研投入巨大、不易出成果的研究。一般来说,育种最快需要八年的时间,试验田检验需要三年,一旦研究失败,十几年的光阴就虚费。即使研究成功,实际应用推广中,又会有很多变数。因此,很多小麦研究者一生都难以选育出一个新品种。
  1950年,我国小麦北方主产区爆发大规模的条锈病,庄巧生开始培育新品种。为了缩短育种周期,他在麦田中跌爬滚打,仔细观察小麦每个时期的特点,几年下来,终于学会了同小麦对话。
  从此,庄巧生一头扎进了育种实验,一干就是十多年。功夫不负有心人,1964年,他先后推出了“北京8号”“北京10号”等一系列一流的小麦品种。
  庄巧生主持和领导的课题组先后选育了30多个小麦良种,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仅“北京8号”“北京10号”和“丰抗号”系列小麦品种就增加产值45亿元。
  1995年荣获何梁何利奖,他将所得奖金捐献出来,支持冬小麦育种课题组。
  十年后,在全国16个单位支持下,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设立了“庄巧生小麦奖励基金”。
  庄巧生曾说:“小麦育种工作是个单调枯燥的活儿,年复一年。”但他在这项工作上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不但为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更推动了我国小麦育种工作不断向前。(来源:中国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