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技能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及解决路径建议
    翁国星

  目前,我国明确以培养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先导,带动技能人才队伍梯次发展,形成一支规模大、结构好、技能强、素质优,基本满足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超越需要的技能人才队伍。但全国都不同程度存在技能人才供不应求、结构不优、增长较为缓慢的问题。 
  ——技能培训多元主体作用发挥不足。主要体现在:企业主体作用发挥有限,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技能人才培养培训认识不深,投入不足;培训机构能力不足以满足企业和劳动者需求;劳动者培训意愿较弱;培训补贴标准较低,吸引力不足;政策延续性尚不明确。 
  ——技能评价改革衔接力度有待加强。社会化等级认定能力不足,无法完全承接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认定工作;公办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开展技能认定评价机制不畅;第三方机构市场发展不成熟,存在评价风险。技能人才评价技术资源建设较薄弱。评价技术资源包括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行业企业评价规范等职业标准体系,以及水平评价类职业题库资源等,导致认定评价标准更新较慢、评价内容与生产实际脱节,这影响了认定工作的评价质量。 
  ——技工院校发展基础薄弱。技工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不高。技工教育因无法获得相应学历、毕业生同等待遇落实不彻底等,处于职业教育边缘。技工院校进入中职招生平台受限,或只能在最末批次招生,招生困难、招生数下滑、生源素质偏低等问题突出。技工院校资金匮乏问题长期存在。技工院校自身建设较为薄弱。专业设置不优、师资队伍不强、学生培养层次不高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 
  ——技能竞赛支持体系不完备。竞赛体系建设还未完全建成。大多各级各类技能竞赛由教育、工会、人社等部门分头举办,知名度不高。竞赛经费支持较薄弱。竞赛成果运用还不够充分。存在为赛而学、为赛而教等情况,竞赛中的先进理念、技术标准未充分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竞赛经验的总结推广不足。 
  ——技能人才成长激励不足。技能人才成长空间及通道不够畅通。技能人才成长序列不够完善,目前特级技师尚处于试点阶段,大部分职业(工种)的最高等级为高级技师,技能人才成长“天花板”明显。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贯通发展成效微弱,其成长的“立交桥”尚未完全搭建起来。技能人才薪酬与福利待遇保障不到位。技能人才社会认可度还有待提高。 
  ——技能平台功能建设有待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共建共享能力有待加强,技能大师工作室效用发挥不足,职业技能信息化平台建设能力待提高。
  针对上述问题,特提出以下解决路径建议。 
  ——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继续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提取一定比例统筹用于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加大职业培训补贴力度与范围,对取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补贴标准翻倍,鼓励一线技能人才人人持证,支持高校在校生参加职业(工种)三级(高级工)职业技能培训及评价。引导企业发挥技能人才培养主体作用,加大培训资金直补企业力度,鼓励企业完善培训机制,解决工学矛盾。支持企业通过建立职工培训中心、行业性职业技能培训联盟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培育一批优质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打造技能培训品牌和优质劳务技能品牌,同时,加强规范管理,健全培训就业联动制度,提升技能培训机构服务企业与公共培训的能力。 
  ——提高技能等级认定评价能力。完善认定评价支持政策体系,健全认定工作机制,推进知识技能型职业(工种)全省,甚至全国统一认定工作,同时加强政策解读及宣传,重塑技能评价观念。加强技能等级认定评价主体能力建设,实现有条件的企业自主评价全覆盖,并监督企业落实与技能等级相应的激励措施。推进各类院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理顺其开展第三方技能等级认定评价服务机制。完善技能评价技术资源开发与修订机制,以政府部门为主导,通过购买服务、合作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技术资源体系,完善开发修订及响应机制,实现技术资源的共建共享。 
  ——促进技工院校发展,做强做优技工教育。落实毕业生同等待遇,加大技工院校投入力度,提升技工院校和技师学院生均补助标准,同步提升民办技工院校免学费补助标准。完善技工教育发展机制,加强技工院校发展政策支持,完善晋级和退出机制,加快建设省级优质示范技工院校,鼓励举办民办技工教育,打造一批优秀民办技工学校。夯实技工院校基础建设,加强技工院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进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设置技工院校教师正高级职称,实施师资能力提升行动,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组建多层次校企合作联盟网络,提升技工院校服务企业能力。提高新型学徒制培养层次,向技师、高级技师拓展。落实“企业投资或与政府合作建设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建设用地,按科教用地管理”。 
  ——完善技能竞赛及支持体系,营造良好竞赛氛围。完善技能竞赛体系。重新修订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构建技能竞赛体系,形成以世赛为引领、国赛为龙头、省级技能大赛为主干,省、市、县(区)级竞赛为主体,企业技能练兵比武为基础的全省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加大对竞赛集训基地建设支持,统筹竞赛集训基地建设规划布局,健全基地运行管理机制,加大场地设备投入和集训补助力度;发挥技术支持单位作用,探索政校企合作共建模式。加大对竞赛获奖选手奖励力度。促进竞赛成果转化。 
  ——落实保障与激励机制,激发技能人才成长动力。提高技能人才薪酬及福利待遇水平,落实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等政策,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符合技能人才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及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推动高技能人才纳入城市直接落户范围,并落实相应保障服务。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实施特级技师评聘试点工作,以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龙头企业、大型企业为试点,逐步铺开,特级技师与正高级工程师享受同等待遇;逐步拓宽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成长贯通领域。加大技能人才选拔奖励及宣传力度。建议设立省级高技能人才荣誉称号,提高高技能人才在各级各类表彰和荣誉评选中的名额分配比例,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
  (来源:中国民主促进会福建省委员会官网 作者:翁国星,民进福建省委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