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匠心筑梦 薪火相传
——记党的二十大代表福建省莆仙戏剧院副院长黄艳艳记党的二十大代表、、福建省莆仙戏剧院副院长黄艳艳
    黄艳艳演出剧照。    摄影:徐聪

  “作为莆仙戏艺术工作者,成为一名党的二十大代表,我深受鼓舞和激励。我将用心做好莆仙戏的传承和发展工作,坚定剧种自信、行业自信与文化自信,努力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好、保护好、发展好。”党的二十大代表、福建省莆仙戏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黄艳艳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从艺23年来,黄艳艳勤学苦练、精益求精、匠心筑梦。9月15日,由她参与主演的莆仙戏《踏伞行》荣获第十七届文华大奖,这是我省时隔15年后再次获此殊荣;去年,她凭借该剧目荣获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为莆田市时隔21年后又摘得一朵“梅花”;她在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奖作品《江上行》、福建省百花文艺奖获奖作品《江梅妃》、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海神妈祖》等剧目中担任主角,成功塑造了多个经典人物形象。今年,她光荣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
  黄艳艳自8月底从天津参加文华大奖终审演出回莆,几乎每天参加下乡演出,为乡亲们表演《状元与乞丐》《海神妈祖》等莆仙戏传统剧目,足迹遍及全市各地。
  “戏曲来源于民间,根在民间。”在黄艳艳看来,下乡为乡亲们唱戏,很开心。每次她演出后,很多村民会围着她,用不是很流利的普通话喊着她的名字,用朴实的语言夸赞她,这让她感觉到很温暖。有一次演完《踏伞行》,一位老太太拉着黄艳艳的手说,从短视频平台上“一直在看你们的表演,第一折你们抢伞的那场戏我看了很多遍”。从这样朴实无华的话语中,黄艳艳意识到,戏曲从作品到精品,一定要从群众中来,也终将到群众中去。
  为了发扬和传承莆仙戏,黄艳艳和剧院演员们积极开展送戏下乡、惠民演出等。每年下基层演出约350场,受众近60万人次,不仅满足了老百姓的文化需求,也积累了丰厚的群众基础。
  对莆仙戏,黄艳艳有着挚热的爱。黄艳艳出生在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7岁时跟随爷爷奶奶看莆仙戏,就对这个剧种一见倾心。她时常趴在戏台边痴痴地看着演出,莆仙戏在她幼小的心里埋下了种子。16岁时她进入福建艺术学校莆田分校学习戏曲,工闺门旦、青衣,师从黄宝珍、王国金、陈先镐、王少媛等老一辈莆仙戏艺人。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在莆仙戏剧院排练厅,“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标语显眼地挂在墙上。黄艳艳介绍,《踏伞行》第四折中有一段绕舞台一圈的圆场,叫做粗蝶,紧接着是一个将近10米的细蝶。为了在舞台上展示完美的圆场,每次练习她要走上二三十圈,直到脚都麻了,才休息一下继续练习。师父告诉她:“麻就对了,多麻几次就能找到感觉了。”对黄艳艳来说,这样的训练并不算苦。在学习莆仙戏的道路上,她磨练出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
  下乡演出的条件有的也很艰苦。有一次,剧团在城厢区华亭镇演出。天降大雨,戏台周围都积水了,而且水位越来越高。黄艳艳担心服装间的戏服和道具会被雨水浸透,就和同事们一起跳进水里,把服装道具高举过头顶,一趟趟把演出器材往高处搬,水位甚至漫过胸前。那时,她已然忘却自己不会游泳,一心只想抢救那些演出器材。黄艳艳笑着说,这样的苦,对早期的莆仙戏演员来说是家常便饭。正是因为对莆仙戏的爱,黄艳艳不断提升技艺,从而获奖多多、收获满满。
  黄艳艳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让莆仙戏薪火相传,让这一古老剧种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为此,她和同事们经常深入全市各中小学校,带领学生学习莆仙戏科介表演,培养出不少小演员。不久前,莆田市实验小学的陈韶涵和翁馨在参加第26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评选中获得少儿戏曲个人项目“小梅花”称号。只要有机会,黄艳艳就会走进校园,手把手地教孩子们戏曲表演艺术,把自己所学的传授给学生。黄艳艳表示,在每次“薪火相传”折子戏展演活动中,老中青少幼五代莆仙戏艺人同台演出的场面,让人很感动、也很欣喜。这也是莆仙戏得到良好传承的有力证明。“留住乡音,留住乡愁,留住文化的根脉,是这一代戏曲人的责任。”黄艳艳说道。
  如今,黄艳艳坚持深入基层演出,让百姓亲身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党的二十大代表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使命。”黄艳艳说,“作为一名党员,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在表演中实现人生价值,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湄洲日报 记者:陈沛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