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校地合作共赢发展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福鼎工作站的实践与探索
  校地合作是推动产学研发展的务实举措,也是政府和高校实现共赢的战略选择。2018年7月,福鼎市政府与清华大学建立校地合作机制,在嵛山镇共建全国首个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紧扣乡村振兴,围绕人才培养、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方面开展合作,取得较好成效。借助清华大学智力支持,嵛山镇开展文创设计、产品改造、项目孵化,通过挖掘传统文化、旅游、海产品等特色资源,开发嵛山“五大宝”土特产,打造“嵛”IP,实现从单一的游览观光到满足体验地方文化、融入当地生活、追求健康养生、开阔视野等需求的升级转变,推动民宿、餐饮、观光旅游产业发展。2021年,嵛山镇共接待游客量达18.6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1.2亿元。清华大学乡村振兴福鼎工作站先后获评“清华大学乡村振兴优秀工作站”“宁德市人才驿站示范站”等称号。
  聚焦阵地建设
  强化基础保障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统筹推进站点建设,在财力、物力、人力上给予大力支持。
  场地保障。将原有东角村鱼露厂、旧校舍提供清华大学团队设计改造成乡村振兴大礼堂和研学基地,建筑面积达1436平方米,设置综合办公区、人才之家、会议室、展示馆、交流区、生活区等功能区,为引留各类人才开展研学实践、休闲疗养、创新创业提供场所保障。
  人员保障。联合校方成立站点工作委员会,指定1名处级领导负责统筹规划、1名部门领导负责主管事务、1名办事员负责通信联络、1名乡镇干部负责后勤保障,并聘请2名专职管理员和宣讲员,长驻站点保障工作站运转。
  经费保障。安排专项建设经费1000多万元,分四期建设工作站点,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一期乡村振兴大礼堂、二期研学基地,三期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聚焦合作机制
  统筹高效推进

  坚持校地双方高频互动、高效推进,有力支撑合作共建。
  建立“三站长”协同机制。创新建立校方、地方和校友“三方站长”模式,校方站长对接校内资源、组织学生实践,地方站长整合地方资源、产业运营,校友站长牵线校友、企业资源,定期开展联席会议、走访活动等,共同参与重大事项决策,及时了解掌握工作站建设发展需求,实现校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建立“1+N”服务机制。以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重点服务驻点乡镇——嵛山镇为基点,辐射服务N个乡镇、部门、企业参与校地产学研合作。比如,每年固定开展寒暑假2次实践+不定期专题调研,定期举办青年人才论坛、实践成果汇报会、校企对接会等活动,辐射带动6个乡镇和部门及10多家重点龙头企业与高校开展数字白茶、栀子IP设计、产业学院等合作38项。
  建立“一村一顾问”合作机制。探索招募以清华学子为主体的乡村建设联盟高校优秀研究生,担任25个乡村振兴试点村或金牌旅游村乡村建设顾问,按照“两年一聘”“一村一品”的发展策略,通过线上或线下,为驻点村开展村庄规划、建筑风貌改造、文旅策划、文创设计等服务指导工作。
  聚焦成果转化
  促进产才融合

  以校地合作为契机,整合各方资源,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以才引才。利用清华大学虹吸效应,吸引华南农业大学等20多所高校建立“实践联盟”,引进江亿院士团队开展“零碳岛”课题研究合作,5个校友设计团队驻村“一对一”开展服务。建站以来,共建立高校产学研基地3个,吸引600多名学子进站实践,回引6名在外优秀乡贤回乡创业。
  以才引产。依托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结合海岛村特色资源,实施“一村一策划”,培育“一村一品”产业,并指定清华大学团队“一对一”帮扶指导产业发展。目前,已引进树葡萄产业,打造农旅融合的科技产业园。
  以才引资。采取“政府+学院+校友团队”合作运营新模式,由嵛山镇投资公司、村经合社和清华九六公社,共同组建项目运营公司,开展民宿、特色产品等设计开发,吸引投资入股。共引进清华大学校友九六公社、浙江桐庐民宿经营团队、天湖茶业等资本3600多万元,打造游客接待大厅、商业综合体和天湖茶工坊等项目。
  聚焦共同缔造
  蓄积振兴动能

  依托高校专业优势,探索乡村建设“共谋、共治、共建”共同缔造模式。
  乡村发展共谋。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定期举办乡村振兴讲堂、微沙龙、在线讲座等培训交流活动,邀请镇村干部、党员和村民,针对乡村发展过程中饮水安全、交通改善等焦点民生问题开展共同研讨。
  乡村治理共治。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组织开展“共生计划”,采取入户调查、面对面宣教、集中培训等方式,传输“社群营造”理念,引导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和基层治理。
  美丽乡村共建。实施乡村营造行动,针对普通村民、民宿业主等不同类型主体进行深度调研,并通过举办民宿讲坛、乡村座谈等活动,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房前屋后改造行动,打造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