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上接1版)
  加强继续教育,开展大规模知识更新,为专业技术人才“充电续航”,是人才创新创造涌现的助推力。人社部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制定高级研修项目管理办法,支持遴选举办300期左右高级研修项目,培养培训1.7万余人。新设立25家继续教育基地,持续开展新疆、西藏、四省涉藏州县特培工作,培养700名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2024年4月,人社部、中组部等9部门印发《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开展数字人才育、引、留、用系列专项行动,持续开展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黑龙江、河北、北京、四川、安徽、内蒙古、广东、上海、湖北、山东等地先后出台具体措施,打出政策“组合拳”,提升数字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畅通数字人才成长机制,以企业、高校、培训机构等为主体,聚点成面凝聚数字人才培育合力。
  鼓励人才发挥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实施各类专家人才服务基层示范活动,遴选实施60个专家服务基层示范团、25个海外赤子为国服务项目和12批次博士后科技服务团,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基层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坚实人才智力支撑。新设立13家专家服务基地,总数达到156家,积极发挥基地在承载服务活动、推动产业发展、培养基层人才等方面的平台支撑作用。以“数字人才赋能产业发展”和“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助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主题,举办2期专家创新大讲堂,汇聚相关领域院士专家、青年人才等,开展前沿学术技术研讨,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组织开展高层次专家国情研修、专家冬季海南休假、节假日走访慰问等活动,激励高层次专家矢志爱国奉献。
  留学人才是我国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人社部门通过建设引才载体、实施支持项目、开展指导活动,上下联动、优化服务,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就业护航,变“水土不服”为“落地生根”。2024年11月,中组部、人社部等10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留学人才回国服务工作的意见》,将留学回国人才纳入国家统一的就业政策体系,支持留学人才回国创办企业,鼓励留学人才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完成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等项目遴选,支持70项创业项目、资助50名高层次人才。通过建设留学人员创业园,为留学人才搭建形式多样的创业平台,提供全面细致的服务,打造了留学人员创新创业“梧桐园”。人社部积极推进条件成熟的留创园开展省部共建,分别与福建、海南省共建了晋江、三亚留创园,全国省部共建留创园达到了56家。天津出台措施,通过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推动孵化平台建设、举办标志性引才活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举措,为优秀留学回国人员来津创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发展的中国需要外国专家的深度参与,开放的中国为世界英才提供干事创业广阔舞台。2024年9月,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外国专家招待会,202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颁奖,100名外国专家获奖。2024年11月,举办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为高层次外国专家和国内用人单位搭建洽谈合作平台,共签订合作协议40多项、达成合作意向165项、会后继续沟通合作项目277项。构建科学规范、统一高效的外国人才管理体系,深化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外国人工作许可证与社会保障卡融合集成。12月3日,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和社会保障卡融合集成改革成果发布暨全国首张集成卡发放仪式在浙江嘉兴举办,来自美国、法国、印度、埃塞俄比亚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专家代表领到了第一批“聚英卡”。
  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202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以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各级工匠人才为引领,带动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人社部门着力健全政策举措,促进技能人才培养提质加速。推进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需求,动员和依托社会力量,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有关行业重点培育领军人才。推动职业技能培训高质量开展。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聚焦先进制造、战略新兴产业、数字经济、养老托育等重点领域开展培训,前三季度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072万人次,其中农民工348万人次。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技工院校基础性作用,加强和改进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高质量发展技工教育,深入推进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在679所技工院校推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公布103个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紧密对接生产一线,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强化技能人才培养载体建设,累计支持建设1176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1475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健全国家职业分类体系和新职业信息发布制度,积极挖掘、培育新的职业序列,向社会发布19个新职业、28个新工种,制定修订职业标准,颁布55个国家职业标准,为职业人才培养和评价打牢基础。
  搭建各类竞赛平台。职业技能竞赛是群众关注技能、体验技能、了解技能的大平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训,技能人才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2024年9月,在法国里昂举行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代表团取得了36金、9银、4铜和8个优胜奖的优异成绩,再次荣登金牌榜、奖牌榜、团体总分第一。2024年5月,举办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全面展示乡村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提速乡村技能人才开发,为加快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2024年6月,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技能人才搭建沟通交流的广阔平台、切磋精湛技艺的实战擂台、实现技能圆梦的魅力舞台。职业技能竞赛制度蓬勃发展,以世界技能大赛为引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为龙头、全国行业和地方各级职业技能竞赛以及专项赛为主体、企业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为基础的中国特色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初步建成。技能人才在大赛舞台上亮绝活、唱主角、展风采,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