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下沉到企业 服务上门暖人心
本报讯 今年以来,泉州市惠安县通过组建人才政策服务队,深入企业开展政策服务上门活动,多措并举提升人才政策知晓度,推动人才政策直通“零距离”、覆盖“零盲区”、落实“零障碍”,充分释放人才政策红利,助力打造“政策兑现快、服务体验优、发展生态好”的区域人才集聚高地。
精准服务增活力 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 这是高新技术企业高层次人才申报标准,您企业有3名对象符合申报条件,可以对照标准明细上传资料。”日前,惠安县人才政策服务队走进福建永聚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将高层次人才申报条款交到企业负责人陈丽手里。
陈丽感慨道:“以前人才政策宣传折页内容多,看不太懂,不知道是否符合申报条件,现在人才政策服务队上门现场指导申报,让我更有信心了。”
像福建永聚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惠安内还有240余家,这些企业数量多、分散广。以往的人才政策服务偏向于集中宣讲、发放折页和短信等方式,大多是“大水漫灌”式服务,难以精准到每一家企业,导致企业对政策认知度和掌握度不高,人才政策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不够顺畅。
为破解人才政策宣讲不够到位、落实不够全面和服务不够精准等问题,惠安县委人才办牵头组建人才政策服务队,深入企业一线开展“进企业送政策问需求优服务”行动,“面对面”将人才政策送到企业,将政策讲明白讲透彻,指导企业用好政策,全力打通人才政策服务企业“末梢神经”,让人才政策真正“一竿子插到底”。
统筹协调聚合力 被动等待到主动上门
“人才政策服务一直是我们重点工作,之前走进企业服务的机会不多,现在人才政策服务队带领我们走进企业,改变了以往在办公室被动等待的局面,主动上门为企业服务,政策落实的效率更高了。”惠安县工信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一支队伍服务水平高不高,关键在于人。惠安县委人才办从机制入手,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树牢全县人才工作“一盘棋”理念,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中遴选业务水平高、服务意识强、沟通能力佳的优秀业务骨干25人,进一步选优配齐队伍成员。加强业务培训,做好岗前培训动员工作,明确分工职责,强化责任意识,激发队员们的服务热情,提升队员服务水平。
政策入企暖意融,服务上门笑声来。截至目前,人才政策服务队累计走访回头客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新奇卫生材料有限公司、福建南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9家,受到企业的热烈欢迎。企业负责人领着队员进车间、访人才,一起座谈共话发展。队员们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一对一”为企业解决需求,推动人才政策在基层“开花结果”,取得较好成效。
聚焦问题提效力 焦急等待到立竿见影
“之前我们企业也有申请相关创新平台,材料往市里报了之后心里也没底,毕竟那么多企业在竞争,心里感到焦虑。”福建新同兴针纺织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调侃道。
助企要“实打实”。人才政策服务队坚持以聚焦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企业在人才认定、平台申报、资金兑现等方面难题。对于走访时能当场解决的,立刻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列出问题清单,明确责任人和时限,定期跟踪督导推进,直至问题全部销号。截至目前,收集问题清单27项,全部予以解决。
“ 周总,告诉您一个好消息,上次现场您提出的申报市级新型研发机构有新进展啦,市里已经公示名单,您公司成功入选,恭喜您!”惠安县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与福建新同兴针纺织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激动地通话。
以推动解决企业反馈问题为支点,撬动人才工作全面提质增效。惠安县委人才办立足企业反馈的问题清单,积极协调多部门资源,实施平台阵地“增量提质”行动,加强与市级审批部门沟通,推动问题清单销号管理,成功指导泉州玛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万华新材料有限公司、福建新同兴针纺织有限公司等3家单位认定为2 025年度泉州市新型研发机构、福建南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认定为2025年度泉州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推动福建科盛智能物流装备有限公司、惠安县宏兴水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泉州多乐油脂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单位均入选泉州市“科技副总”派驻企业名单,人才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针对企业反映的人才政策资金兑现较慢情况,惠安县委人才办建立政策资金兑现每月会商机制,全力保障人才政策资金兑现,共拨付各级人才补助资金760余万元,资金兑现率100%,人才主体满意度不断提升。
(通讯员 李炳进)
精准服务增活力 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 这是高新技术企业高层次人才申报标准,您企业有3名对象符合申报条件,可以对照标准明细上传资料。”日前,惠安县人才政策服务队走进福建永聚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将高层次人才申报条款交到企业负责人陈丽手里。
陈丽感慨道:“以前人才政策宣传折页内容多,看不太懂,不知道是否符合申报条件,现在人才政策服务队上门现场指导申报,让我更有信心了。”
像福建永聚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惠安内还有240余家,这些企业数量多、分散广。以往的人才政策服务偏向于集中宣讲、发放折页和短信等方式,大多是“大水漫灌”式服务,难以精准到每一家企业,导致企业对政策认知度和掌握度不高,人才政策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不够顺畅。
为破解人才政策宣讲不够到位、落实不够全面和服务不够精准等问题,惠安县委人才办牵头组建人才政策服务队,深入企业一线开展“进企业送政策问需求优服务”行动,“面对面”将人才政策送到企业,将政策讲明白讲透彻,指导企业用好政策,全力打通人才政策服务企业“末梢神经”,让人才政策真正“一竿子插到底”。
统筹协调聚合力 被动等待到主动上门
“人才政策服务一直是我们重点工作,之前走进企业服务的机会不多,现在人才政策服务队带领我们走进企业,改变了以往在办公室被动等待的局面,主动上门为企业服务,政策落实的效率更高了。”惠安县工信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一支队伍服务水平高不高,关键在于人。惠安县委人才办从机制入手,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树牢全县人才工作“一盘棋”理念,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中遴选业务水平高、服务意识强、沟通能力佳的优秀业务骨干25人,进一步选优配齐队伍成员。加强业务培训,做好岗前培训动员工作,明确分工职责,强化责任意识,激发队员们的服务热情,提升队员服务水平。
政策入企暖意融,服务上门笑声来。截至目前,人才政策服务队累计走访回头客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新奇卫生材料有限公司、福建南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9家,受到企业的热烈欢迎。企业负责人领着队员进车间、访人才,一起座谈共话发展。队员们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一对一”为企业解决需求,推动人才政策在基层“开花结果”,取得较好成效。
聚焦问题提效力 焦急等待到立竿见影
“之前我们企业也有申请相关创新平台,材料往市里报了之后心里也没底,毕竟那么多企业在竞争,心里感到焦虑。”福建新同兴针纺织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调侃道。
助企要“实打实”。人才政策服务队坚持以聚焦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企业在人才认定、平台申报、资金兑现等方面难题。对于走访时能当场解决的,立刻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列出问题清单,明确责任人和时限,定期跟踪督导推进,直至问题全部销号。截至目前,收集问题清单27项,全部予以解决。
“ 周总,告诉您一个好消息,上次现场您提出的申报市级新型研发机构有新进展啦,市里已经公示名单,您公司成功入选,恭喜您!”惠安县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与福建新同兴针纺织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激动地通话。
以推动解决企业反馈问题为支点,撬动人才工作全面提质增效。惠安县委人才办立足企业反馈的问题清单,积极协调多部门资源,实施平台阵地“增量提质”行动,加强与市级审批部门沟通,推动问题清单销号管理,成功指导泉州玛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万华新材料有限公司、福建新同兴针纺织有限公司等3家单位认定为2 025年度泉州市新型研发机构、福建南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认定为2025年度泉州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推动福建科盛智能物流装备有限公司、惠安县宏兴水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泉州多乐油脂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单位均入选泉州市“科技副总”派驻企业名单,人才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针对企业反映的人才政策资金兑现较慢情况,惠安县委人才办建立政策资金兑现每月会商机制,全力保障人才政策资金兑现,共拨付各级人才补助资金760余万元,资金兑现率100%,人才主体满意度不断提升。
(通讯员 李炳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