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心血付“贡米” 一朝端上国宴桌
地处闽西山区的三明市宁化县河龙乡下伊村,有一个皮肤黝黑、手脚粗糙的人,穿一身洗得发白的迷彩服,挽着裤脚、戴着斗笠,乍一看,就是一位朴实的农夫。但是,了解他的人都知道,没有他十多年来的努力,河龙贡米就不会从原先的“藏在深山无人知”到端上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的国宴餐桌,成为福建省粮食行业的一块“金字招牌”,更成为乡亲们脱贫奔小康的“致富米”“幸福米”。他,就是宁化县河龙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高级农艺师、省优秀人才“百人计划”入选者曾仁杰。
让沉睡千年的河龙贡米品牌重焕光芒
宁化县位于动植物生长的“黄金线”——北纬30度线附近,这里光照充足、水源充沛,尤其是河龙乡,平均海拔600多米,是宁化县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乡,年平均气温16.2℃,昼夜平均温差达10℃以上,80%以上耕层厚度超过20厘米,土壤肥沃,病虫害少。优良的生态环境,加上当地客家人精耕细作的传统,孕育出的优质大米,体细粒长、色白、润泽,口感软而不粘,且富含多项有利人体的微量元素,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就被作为贡品连年进贡皇室,称为“河龙贡米”。
但是,优质的资源、独有的特产,并没有让乡亲们走上致富道路。2008年,曾仁杰接任河龙乡农技站站长,出身农家的他,深深理解农业劳作的艰辛和农民的辛苦。怎样才能让乡亲们不再“守着金山要饭吃”?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有关部门的配合下,曾仁杰走上了河龙贡米的品牌振兴之路,为其倾注大量精力与心血。
为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河龙贡米,曾仁杰一遍遍地查阅资料,硬是把《宁化县志》等史书中关于河龙贡米的“体细粒长”“质白如玉”“饭软不粘”等记载记得滚瓜烂熟,并筛选优质稻种反复试验,“一定要还原史书记载,让大家吃上真正的河龙贡米”。
为确定品种筛选基地的最优位置,曾仁杰把乡集镇周围几个村的稻田走了个遍,每到一块田,都要挽起裤脚下到田里仔细调查,前前后后忙了一个多月。“山垅田、阳面田、段田等不同类型的田,不同肥力的田,单季稻、烟后稻,等等,基地都要有,只有筛选出不同的田所适合的品种,才能大范围大规模推广种植。”
掌握准确可靠的数据是制定完善统一种植技术规范的基础。为确保数字的科学准确,曾仁杰不厌其烦地测量、分类、筛选、观察、记录、对比,其中,基地里光按对比要求划分的试验田小区就达72个之多。
针对贡米茎杆细嫩、易倒伏的问题,曾仁杰从肥料着手,对普通水稻肥料的氮磷钾比例进行调整,并添加硅肥及其它微量元素,经过反复试验,终于配制出河龙贡米“专用肥料”,施用后不仅能强壮稻谷的茎杆、叶片,提高抗稻瘟、抗倒伏能力,而且可提升米质、改善口感。2019年,这种“河龙贡米水稻适用肥”经农户初步使用,普遍反映效果良好,开始大规模推广使用。
沉睡千年的河龙贡米品牌,在曾仁杰的努力下,又焕发出耀眼的光芒。2008年,河龙贡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以河龙乡为中心的16个乡镇被划入保护范围,实现了宁化县国家级品牌“零的突破”;2009年,河龙贡米生产技术规范开始实施,确保了每一粒河龙贡米前产、产中、产后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统一的标准;2010年11月21日,成功注册地理证明商标;2012年,50亩河龙贡米品种筛选基地建成,河龙贡米发展有了“发动机”;2013年,宁化河龙贡米米业有限公司开始在贡米产区推广“市场+公司+基地+科技+农户”的产业化订单式种植经营模式,河龙贡米的产业化规模又上新台阶;2014年—2017年,河龙贡米获第十至十三届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暨贸易洽谈会金奖;2017年9月,河龙贡米入选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用餐大米,走上国宴舞台;2017年10月,河龙贡米获三明市知名商标;2018年8月,河龙贡米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2018年9月,农业农村部批准对河龙贡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8年11月,河龙贡米荣获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参展产品、第十九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2019年,省重点项目宁化县河龙贡米产业园正式投产。
随着河龙贡米品牌的“强起来”,乡亲们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米业公司以订单方式向农户收购河龙贡米,收购价是每公斤400元,相比之下,国家粮食保护收购价是每公斤276元,市场价更低一些,每公斤240元左右。按亩产400公斤计算,每亩可为农民增收300~500元,宁化今年河龙贡米种植面积约8万亩,仅此一项,就可为全县农民增收达2400~4000万元。乡亲们劳累一年,应该有这样的回报,我们为此多辛苦点也值得了。”曾仁杰说。
像呵护自己孩子一样
呵护贡米品牌
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曾仁杰说,河龙贡米这个品牌能有今天不容易,作为农技人员,就是要用科技的力量去呵护它、提升它,“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它”。
有一段时间,河龙贡米品牌出现泛化滥用现象,“村民们种出的稍微好点的谷子,就说是贡米,还有省里其他地方的大米,也想用河龙贡米的牌子。这样下去,这个牌子会毁了的。”曾仁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夜以继日地加紧制定完善河龙贡米技术规范,“把技术门槛立起来”,又不断四处奔走,带动村民们“把眼光放长远,走高端精品的道路”。
2015年,部分乡镇农户反映稻田秧苗“恶苗病”比较严重,曾仁杰立即赶到几个乡镇,马不停蹄地下稻田、访农户,详细询问农户的浸种、育秧、发病等情况,运用不同的药剂、方法和时间,开展浸种对河龙贡米水稻恶苗病防治效果试验。根据试验成果,他提出“采用咪鲜胺日浸夜露”的浸种方法,有效遏制了秧苗疫情。
按照河龙贡米技术规范,为保证大米口感,是不允许使用烤谷机烘烤贡米稻谷的,但还是有一些农户出于习惯或图方便,仍不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曾仁杰带着技术人员,在田间地头、农家院前,一次又一次地宣传技术规范,苦口婆心地引导农户规范加工,“不然,种出的稻子不合规范,不仅企业不会收,市场也不会认可,受损的不光是农户,还有我们这个品牌”。
农技工作,不仅要“跑得动”,碰到水稻生长的关键期,还要在试验田“呆得住”,观察、记录,一点也马虎不得。曾仁杰曾连续几个月,做每隔5天1次的叶龄、分蘖动态观察记载,准时准点、风雨无阻。
曾仁杰从来没有“朝九晚五上下班”的概念,天天泡在田里,家庭的事就基本顾不上了。他的爱人没有工作,一边做点小生意,一边照顾孩子。“今年孩子上大学了,她开了一家早餐店,天不亮就出门,风里来雨里去的,非常辛苦。我又太忙,基本帮不上她,还是挺愧疚的”。让曾仁杰感到亏欠的,不仅是妻子,还有他的孩子。“读高中的时候,孩子得了咽炎,当时他又坐在第一排,粉笔灰什么的,喉咙很不舒服,就想让我去跟学校讲讲,调一下座位。我本来答应的,但手里的事情一多就没顾上,结果,孩子那个座位一坐就坐了3年,直到毕业也没调成。现在孩子上大学了,偶尔还会提起这事,说我‘心里只有你的河龙贡米’。”说到这里,曾仁杰笑了笑,“但也没办法,谁让你干了这行呢。”
培养“一懂两爱”
农村专技人才队伍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曾仁杰说,在这些英雄里面,也应该有一线农技员的身影,没有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脱贫致富、乡村振兴就会失去强有力的“翅膀”。
目前,河龙乡农技站连曾仁杰在内只有3人,怎么让农技员队伍后续有人、青出于蓝,把河龙贡米的后续一系列工作延续下去,成了曾仁杰最上心的事情之一。
在总结自己亲身体会、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他建议,壮大农村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要走“稳定基干、扩大来源”的道路。
稳定基干,就是要完善相关的人才评价、激励、保障政策,稳定现有的农村基层农技人才队伍。在人才评价上,坚持分类评价,在基层一线农技人才评价中进一步破除“四唯”倾向,在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培养培训、成果申报、科研项目立项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突出实绩导向,探索建立“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基层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管理制度,并根据基层实际在工资待遇上给予一定倾斜。
扩大来源,曾仁杰提出,有三方面人才可以成为农村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后备库”:一是新型职业农民中有志于此的积极分子,比如,目前乡里的贡米品种筛选基地聘用了3名农业工人,“都是当地的村民”,经过多年实践,很多已经成为种植经验丰富、在技术上颇有心得的“土专家”,经过进一步培养,可以成为“真专家”;二是依托三明河龙贡米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市场化方式组建一支覆盖贡米主产区的专业化、网格化的种植指导员;三是依托中科院谢华安院士领衔的宁化县河龙贡米协会院士工作站,与省内外农业类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设博士、硕士实践(教学)基地,以柔性方式吸引相关人才来河龙开展实践教学、生产实习、科研实验等,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专业技术工作者,曾仁杰在倍受鼓舞的同时,也倍感责任重大。他说,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农民富起来,要使农民富起来,必须抓住产业兴旺这个根本。
如今,河龙贡米这个品牌已经具备一定的市场知名度。曾仁杰表示,下一步,将按照“品牌化、标准化、产业化”的思路,努力把品种做得更好、把品质做得更优、品位做得更高、品牌做得更响,把河龙贡米产业打造成高收益、有奔头的产业,成为一条农民得实惠、农村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的可持续发展新路。(通讯员 段晓川)
让沉睡千年的河龙贡米品牌重焕光芒
宁化县位于动植物生长的“黄金线”——北纬30度线附近,这里光照充足、水源充沛,尤其是河龙乡,平均海拔600多米,是宁化县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乡,年平均气温16.2℃,昼夜平均温差达10℃以上,80%以上耕层厚度超过20厘米,土壤肥沃,病虫害少。优良的生态环境,加上当地客家人精耕细作的传统,孕育出的优质大米,体细粒长、色白、润泽,口感软而不粘,且富含多项有利人体的微量元素,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就被作为贡品连年进贡皇室,称为“河龙贡米”。
但是,优质的资源、独有的特产,并没有让乡亲们走上致富道路。2008年,曾仁杰接任河龙乡农技站站长,出身农家的他,深深理解农业劳作的艰辛和农民的辛苦。怎样才能让乡亲们不再“守着金山要饭吃”?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有关部门的配合下,曾仁杰走上了河龙贡米的品牌振兴之路,为其倾注大量精力与心血。
为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河龙贡米,曾仁杰一遍遍地查阅资料,硬是把《宁化县志》等史书中关于河龙贡米的“体细粒长”“质白如玉”“饭软不粘”等记载记得滚瓜烂熟,并筛选优质稻种反复试验,“一定要还原史书记载,让大家吃上真正的河龙贡米”。
为确定品种筛选基地的最优位置,曾仁杰把乡集镇周围几个村的稻田走了个遍,每到一块田,都要挽起裤脚下到田里仔细调查,前前后后忙了一个多月。“山垅田、阳面田、段田等不同类型的田,不同肥力的田,单季稻、烟后稻,等等,基地都要有,只有筛选出不同的田所适合的品种,才能大范围大规模推广种植。”
掌握准确可靠的数据是制定完善统一种植技术规范的基础。为确保数字的科学准确,曾仁杰不厌其烦地测量、分类、筛选、观察、记录、对比,其中,基地里光按对比要求划分的试验田小区就达72个之多。
针对贡米茎杆细嫩、易倒伏的问题,曾仁杰从肥料着手,对普通水稻肥料的氮磷钾比例进行调整,并添加硅肥及其它微量元素,经过反复试验,终于配制出河龙贡米“专用肥料”,施用后不仅能强壮稻谷的茎杆、叶片,提高抗稻瘟、抗倒伏能力,而且可提升米质、改善口感。2019年,这种“河龙贡米水稻适用肥”经农户初步使用,普遍反映效果良好,开始大规模推广使用。
沉睡千年的河龙贡米品牌,在曾仁杰的努力下,又焕发出耀眼的光芒。2008年,河龙贡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以河龙乡为中心的16个乡镇被划入保护范围,实现了宁化县国家级品牌“零的突破”;2009年,河龙贡米生产技术规范开始实施,确保了每一粒河龙贡米前产、产中、产后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统一的标准;2010年11月21日,成功注册地理证明商标;2012年,50亩河龙贡米品种筛选基地建成,河龙贡米发展有了“发动机”;2013年,宁化河龙贡米米业有限公司开始在贡米产区推广“市场+公司+基地+科技+农户”的产业化订单式种植经营模式,河龙贡米的产业化规模又上新台阶;2014年—2017年,河龙贡米获第十至十三届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暨贸易洽谈会金奖;2017年9月,河龙贡米入选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用餐大米,走上国宴舞台;2017年10月,河龙贡米获三明市知名商标;2018年8月,河龙贡米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2018年9月,农业农村部批准对河龙贡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8年11月,河龙贡米荣获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参展产品、第十九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2019年,省重点项目宁化县河龙贡米产业园正式投产。
随着河龙贡米品牌的“强起来”,乡亲们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米业公司以订单方式向农户收购河龙贡米,收购价是每公斤400元,相比之下,国家粮食保护收购价是每公斤276元,市场价更低一些,每公斤240元左右。按亩产400公斤计算,每亩可为农民增收300~500元,宁化今年河龙贡米种植面积约8万亩,仅此一项,就可为全县农民增收达2400~4000万元。乡亲们劳累一年,应该有这样的回报,我们为此多辛苦点也值得了。”曾仁杰说。
像呵护自己孩子一样
呵护贡米品牌
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曾仁杰说,河龙贡米这个品牌能有今天不容易,作为农技人员,就是要用科技的力量去呵护它、提升它,“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它”。
有一段时间,河龙贡米品牌出现泛化滥用现象,“村民们种出的稍微好点的谷子,就说是贡米,还有省里其他地方的大米,也想用河龙贡米的牌子。这样下去,这个牌子会毁了的。”曾仁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夜以继日地加紧制定完善河龙贡米技术规范,“把技术门槛立起来”,又不断四处奔走,带动村民们“把眼光放长远,走高端精品的道路”。
2015年,部分乡镇农户反映稻田秧苗“恶苗病”比较严重,曾仁杰立即赶到几个乡镇,马不停蹄地下稻田、访农户,详细询问农户的浸种、育秧、发病等情况,运用不同的药剂、方法和时间,开展浸种对河龙贡米水稻恶苗病防治效果试验。根据试验成果,他提出“采用咪鲜胺日浸夜露”的浸种方法,有效遏制了秧苗疫情。
按照河龙贡米技术规范,为保证大米口感,是不允许使用烤谷机烘烤贡米稻谷的,但还是有一些农户出于习惯或图方便,仍不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曾仁杰带着技术人员,在田间地头、农家院前,一次又一次地宣传技术规范,苦口婆心地引导农户规范加工,“不然,种出的稻子不合规范,不仅企业不会收,市场也不会认可,受损的不光是农户,还有我们这个品牌”。
农技工作,不仅要“跑得动”,碰到水稻生长的关键期,还要在试验田“呆得住”,观察、记录,一点也马虎不得。曾仁杰曾连续几个月,做每隔5天1次的叶龄、分蘖动态观察记载,准时准点、风雨无阻。
曾仁杰从来没有“朝九晚五上下班”的概念,天天泡在田里,家庭的事就基本顾不上了。他的爱人没有工作,一边做点小生意,一边照顾孩子。“今年孩子上大学了,她开了一家早餐店,天不亮就出门,风里来雨里去的,非常辛苦。我又太忙,基本帮不上她,还是挺愧疚的”。让曾仁杰感到亏欠的,不仅是妻子,还有他的孩子。“读高中的时候,孩子得了咽炎,当时他又坐在第一排,粉笔灰什么的,喉咙很不舒服,就想让我去跟学校讲讲,调一下座位。我本来答应的,但手里的事情一多就没顾上,结果,孩子那个座位一坐就坐了3年,直到毕业也没调成。现在孩子上大学了,偶尔还会提起这事,说我‘心里只有你的河龙贡米’。”说到这里,曾仁杰笑了笑,“但也没办法,谁让你干了这行呢。”
培养“一懂两爱”
农村专技人才队伍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曾仁杰说,在这些英雄里面,也应该有一线农技员的身影,没有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脱贫致富、乡村振兴就会失去强有力的“翅膀”。
目前,河龙乡农技站连曾仁杰在内只有3人,怎么让农技员队伍后续有人、青出于蓝,把河龙贡米的后续一系列工作延续下去,成了曾仁杰最上心的事情之一。
在总结自己亲身体会、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他建议,壮大农村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要走“稳定基干、扩大来源”的道路。
稳定基干,就是要完善相关的人才评价、激励、保障政策,稳定现有的农村基层农技人才队伍。在人才评价上,坚持分类评价,在基层一线农技人才评价中进一步破除“四唯”倾向,在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培养培训、成果申报、科研项目立项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突出实绩导向,探索建立“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基层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管理制度,并根据基层实际在工资待遇上给予一定倾斜。
扩大来源,曾仁杰提出,有三方面人才可以成为农村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后备库”:一是新型职业农民中有志于此的积极分子,比如,目前乡里的贡米品种筛选基地聘用了3名农业工人,“都是当地的村民”,经过多年实践,很多已经成为种植经验丰富、在技术上颇有心得的“土专家”,经过进一步培养,可以成为“真专家”;二是依托三明河龙贡米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市场化方式组建一支覆盖贡米主产区的专业化、网格化的种植指导员;三是依托中科院谢华安院士领衔的宁化县河龙贡米协会院士工作站,与省内外农业类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设博士、硕士实践(教学)基地,以柔性方式吸引相关人才来河龙开展实践教学、生产实习、科研实验等,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专业技术工作者,曾仁杰在倍受鼓舞的同时,也倍感责任重大。他说,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农民富起来,要使农民富起来,必须抓住产业兴旺这个根本。
如今,河龙贡米这个品牌已经具备一定的市场知名度。曾仁杰表示,下一步,将按照“品牌化、标准化、产业化”的思路,努力把品种做得更好、把品质做得更优、品位做得更高、品牌做得更响,把河龙贡米产业打造成高收益、有奔头的产业,成为一条农民得实惠、农村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的可持续发展新路。(通讯员 段晓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