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海洋 守护蔚蓝
我们生活的地球,其表面70.8%的面积被海洋所覆盖。海洋不仅是解开地球环境变化之谜的一把钥匙,更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已经成为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关键领域之一。深入认识海洋、开发海洋、科学治理海洋,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与关注的焦点。
福建依海而生、与海为伴、因海而兴。福建人极富海洋开拓和包容意识,在我国较早即树立“六水三山一分田”的海洋发展理念,而且总是与时俱进,是最早推动数字海洋建设的省份。2018年,福建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居全国第3位,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2018年,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七条措施》,福建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和全省战略需求,对标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创建标准,开始着手在全省布局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福建省实验室,其中,“海洋科学技术福建省实验室”赫然在列。而发起这一实验室谋划工作的,正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主任戴民汉教授。
破解奥秘
致力研究海洋碳循环
戴民汉是浙江人,他的小学、中学阶段在杭州度过。1983年,他考入厦门大学,在这里度过了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与海洋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8年,在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完成了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戴民汉回到厦门大学。他说,对自己而言,学成回国是一个很自然的选择,没有太多的纠结,也没有豪言壮语,“学习结束了,当然要回来。”
回国后,戴民汉把处于国际前沿热点的“海洋碳循环”领域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致力于破解海洋环境与气候变化之间关系的奥秘。简单说,就是回答“海洋中的二氧化碳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海洋碳循环如何影响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如何从定量角度对海洋碳汇与碳排放进行调控”等问题。
20余年来,戴民汉及其合作者系统研究了中国近海与主要河口碳循环,并把科学视野至于全球,揭示其CO2源汇格局、关键控制过程与机理;戴民汉在海洋放射化学领域也有较好的建树,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近期,他把研究视野拓展到了西太平洋,正在领衔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重大项目,探究西北太平洋海洋荒漠区的生物泵固碳机理和增汇潜力。一系列前沿成果,使戴民汉的研究在国际学术界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和较高的知名度。
关注生态
推动海洋综合治理
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戴民汉认识到,解决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应该从陆、海两方面,综合运用科技、环境、政治、经济等手段,上升到国家层面,开展国际合作。近年来,戴民汉多方呼吁,“海洋需要综合治理”“海洋综合治理需要强大的科学支撑,没有海洋科学就没有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戴民汉说:“珠三角近海、长三角近海、环渤海等海域,是我国富营养化、海洋酸化以及海洋缺氧最严重的海域,其中的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世界级难题。而这些地区又恰恰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大湾区、长江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共占中国GDP总量的40%。所以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的治理,需要综合治理、系统解决,需要政府、行业部门、商界和公众在科学认识、预测海洋的基础上共同努力,实现可持续利用、开发和保护海洋及海岸带区域和资源,最终形成陆海统筹、人海耦合的发展模式。”
砥砺前行
创建海洋领域优秀国家级平台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内一流、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科研机构,是目前我国海洋领域唯一的优秀类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汇聚海洋科学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高端平台。作为实验室主任,亲身经历了它创立、成长、壮大的戴民汉知道,实验室的成长史,正是中国海洋科研实力由弱到强发展历程的缩影。
2005年,厦门大学启动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戴民汉为实验室创建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他回忆说,当时海洋科学的基础条件确实比较差,实验室在人才队伍、研究装备等软硬件方面都亟待建设,在实验室(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第二个月,实验室即参加国家重点实验室五年一次的评估,当时实验室可是国家级平台里的“老幺”,评估结果可想而知。后来,戴民汉每当提起此事,总说自己当时进京参加复评时,“不是‘争好’,而是‘争不亮黄牌’。”最终,实验室勉强通过了评估,而戴民汉也被任命为实验室主任,开始全面负责实验室建设。
2010年,科技部再次开展对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工作,戴民汉和他的实验室又迎来了一次“大考”。这一次,戴民汉及其同仁从容多了。“5年来,我们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可以说今非昔比。我们有信心考个好成绩。”果然,经过激烈角逐,实验室从众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脱颖而出,获评优秀。用5年时间,实验室完成了从组建、有被“亮黄牌”可能,到优秀的“华丽转身”。那一天直至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戴民汉称实验室获评优秀是“到厦大以来最开心的一天”。
2015年,在又一次评估中,实验室凭借雄厚的人才梯队、卓越的科研成果、优越的平台环境,继续蝉联优秀,且为本评估期全国海洋科学领域唯一的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8年,由5位国际知名专家组成的国际评估委员会对实验室经过全面评估后,给出了“实验室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领域享有很好的国际声誉,可以说是国际上唯一以这个重要研究领域为专长的实验室,……总体上讲实验室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国际声誉”的评语。这样的结果,让大家对即将到来的新一轮评估充满信心。但戴民汉说:“这样的评语,既是激励,更是压力和动力,要继续在国际海洋研究前沿发出自己的声音,实验室仍然任重道远。”
创新模式
打造“科研自贸区”
始于1984年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制度,在组织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培养聚集优秀人才、探索解决国家重大前沿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戴院士将其形容为“科研特区”,在条件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依托基础较好的科研单位,实施比较灵活的政策,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开展科研工作。而对于海洋科学技术福建省实验室,戴民汉则想将其打造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2.0版”——“科研自贸区”。
“与之前的‘科研特区’相比,作为‘科研自贸区’的海洋科学技术福建省实验室应该具有与传统实验室不同的显著特点。”戴民汉说,“首先她要具备可持续的创新能力,前沿的研究要更前沿、应用的研究要更接地气,需要贯通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前沿技术研究以支撑新的产业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新模式。其次是有健全的保障体系,不仅靠政府给政策、靠财政给投入,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保障体系,除了创新性体制、多样化人才外,还要引入资本力量,具备整合全球优质资源、参与全球海洋科研进程的能力。最后是在科研体制改革上要有所突破,希望能够先行先试,形成事业编制、混合所有、企业化管理的科研新体制。”
“建设省实验室,我认为有两个目的,一是要在省级,乃至国家层面一些前沿领域的科技创新驱动中起战略牵引作用;二是要发挥第一生产力富集的优势,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发动机作用。要起这样重大的作用,必须凭借全体系创新来保障。所以省实验室的筹划,进度宁可慢一点,也要在架构上考虑全面一点。”
在戴院士的构想中,未来的海洋科学与技术福建省实验室,应该至少在三个方面实现创新:科研模式创新,要形成一种更能挖掘、激发科研人员研究潜力的科研模式;科研与产业融合模式创新,形成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能够更高效、更便捷地将科技转化为“第一生产力”;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创新,探索建立在“陆海统筹”“人海耦合”基础上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模式。
为此,戴民汉及同仁为实验室设计了四个创新平台,即聚焦国际海洋科学前沿的“未来海洋”平台,构建通过信息化、人工智能、先进装备等进行海洋观测认知的“智慧海洋”平台,致力于海洋渔业、海洋药物、海洋能源、海洋碳汇等海洋产业的“蓝色海洋”平台,以及关注人海融合整体解决方案的“永续海洋”平台。
“通过这四个平台,开展体系化的科研机制体制创新,集全省海洋科研队伍之力,整合国内外科研力量,使省实验室既产出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原创性成果,又能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而且能从人与海洋协调发展的角度,为全球发展问题、环境治理问题贡献‘福建智慧’的‘中国方案’。”戴民汉说。
三点建议
关注高层次人才培养
以“两院”院士为代表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短缺,长期以来一直是福建省人才工作的短板与痛点。如何加快福建省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集聚,戴民汉院士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了几点看法。
戴院士认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因素叠加、多方面作用。
首先要有利于人才发挥价值的平台。这里的平台,有两方面含义:大的方面,是国家、区域在特定时期的特定需求,把个人志向、兴趣与国家、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就可以找到人才施展才华的最大舞台;小的方面,就是所在单位提供的研究平台。戴院士深有感触地说,1998年回到厦门大学后,学校为自己提供了优质平台,又正好赶上国家重视环境、重视海洋这样的大气候,“给了我一个实现价值的好机遇。”
其次,要为人才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除了科研平台基础条件、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机会等,戴民汉尤其强调内部协作氛围的重要性。戴院士把科研团队形容为“交响乐队”,“不同声部、不同乐器想演奏出美妙的乐曲,没有默契的协作是不可想象的”。搞科研也一样,科研团队、行政团队、技术团队、后勤团队需要协调一致、形成合力,“这是对团队带头人领导力的重要考验”。
第三,要注重建立一支优秀的导师队伍。戴民汉说:“优秀的导师对人才成长起着重要作用,这是我自己的切身体会。”戴院士回忆,在科研成长道路上,他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厦门大学洪华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国皮埃尔玛丽居里大学Jean-MarieMartin教授,博士后研究期间合作导师、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KenBuesseler教授,从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到研究道路、志向选择等多个方面,给了他极大的帮助和指导。
最后,戴民汉院士说,在不远的将来,海洋必定成为人类永续发展的重要舞台,蔚蓝的事业正在向新一代科学家招手,希望有更多的青年人加入到为中国海洋事业奋斗的行列中来。(通讯员 段晓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