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同安:“乡土人才”撑起乡村振兴一片天
  一株小黄瓜,种在“盒子”里,长在半空中,水肥科学配比后自动供给,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等环境参数有着严格的控制。颜值高、口感好,摘下即食,安全而少病虫害。这就是农业现代化种出的“差异化”,也是消费者餐桌上的理想农产品。
  作为厦门市“人才服务月”配套活动之一,6月10日下午,同安区农业科技人才交流研讨会开进了竹坝的田间地头。近百名农村实用人才、村级农技员和农业种植大户一同走进百利现代农业科技园、芳都观光果园、航天农业特色小镇,交流“种地”心得,探讨现代农业的前沿技术。
  在同安,以农村实用人才为主导,引领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已经成为当地推动乡村振兴的一大特色。“科技+人才”的组合拳,不仅带旺了农业产业,更让农村美起来、农企强起来、农民富起来。 
 
  龙头企业引领 打造现代农业示范高地
  今年,厦门百利控股有限公司正准备增值扩产,谋划已久的“种子大厦”项目即将落地同安五显。“人才引领、科技助力”,同安区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理念与百利负责人康英德不谋而合,他下定决心要在同安大干一场。
  康英德是同安区自主培育的国家“万人计划”、市“双百人才”农业产业人才。同时,他也是同安区首批农村实用人才之一。2011年,从日本明治大学硕士毕业后,康英德选择了回到同安创业,他在同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办了厦门百利种苗有限公司。
  如今,他经营的百利种控股已经成为厦门现代农业的龙头——种苗产业排名全国前5位,每年生产各类蔬菜嫁接苗、实生苗等2.2亿株,生产种苗占同安区种苗市场70%的份额,带动了同安及周边区域农民实现增收。
  “创业不易,但在创业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同安区对人才的关怀,对农村和农业发展实实在在的扶持。”康英德告诉记者,在推进“种子大厦”落地进程中,同安一对一的服务,不厌其烦地专人上门沟通,这些细节让企业深受感动。
  实际上,康英德在同安的成功并非偶然,因为培育农村优秀实用人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同安是全市的重心所在。同安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同安区结合本地实际,在乡土人才、农村实用人才、民俗文化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方面,不断探索,出台农业产业人才引进和培育办法,建立以薪酬为依据的市场化人才评价体系,不唯学历、职务、资历和身份,给予农业产业人才最高68万元补贴。 
 
  农村实用人才涌现 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
  从“门外汉”到“金线莲大王”,80后农民企业家——厦门加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方金镇十多年专注于金线莲的培育,不仅在人工大规模培植技术上取得突破,更是拿到了金线莲的20多项专利。
  “做农业自己先要成为专家型农民,注重技术的发展,这样才能将产业做得长久。”方金镇介绍,目前企业已经组建了自己的研发团队,并与华侨大学化工学院、厦门市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同攻克金线莲培育上的难题。2018年,方金镇被评为同安区第二批农村实用人才。
  农村实用人才的评选是同安引才育才的一大特色。近年来,同安区共评选表彰农村实用人才18名,投入130万元扶持农村实用人才“一才一基地”品牌建设,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土专家”和“田秀才”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洗菜妹林晓晴转型为新型农民,打响了“林晓晴的菜”品牌,企业从三亩地发展壮大成三个基地、1000余亩菜园,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
  从开办服装厂到成立农业合作社,农村实用人才李义福创办的三秀山基地年产各种蔬菜2500吨,带动周边农民转产增收的同时,还为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
  “农村实用人才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所有成果写在带动农民增收的效率上。”同安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带动产业兴旺的除了科技成果的力量,更不可忽视扎根黄土地的实用人才的作用,他们或无学历资历,或无职称身份,却在田间地头产生价值,把实用技术有效转化为生产动能。
  厦门市委人才办负责人表示,同安区为人才引领乡村振兴找到了一条特色之路,要多培养复合型、有情怀的乡土实用人才,因为他们既懂技术,又对乡村充满感情,更能坚定不移地发展建设美丽乡村。(通讯员 陈成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