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云”端仲裁调解 网上处理纠纷
福建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创新服务模式
  今年以来,福建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以下简称“省仲裁院”)按照特殊时期的防疫基本要求,本着工作不断档、服务不断线的原则,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开展“云调解”“云仲裁”“云普法”等服务模式,为疫情防控下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提供新抓手,为实现劳动人事关系和谐积极助力。
  “云仲裁”实现“无接触庭审”
  “被申请人是否听得清现场声音,能看见现场仲裁员、书记员的画面吗?正式庭审时,请保持周围环境安静、信号稳定。”
  “听得清,看得见画面,明白……”
  5月14日下午15∶00,省仲裁院“云仲裁”APP正式上线,借助云仲裁视频庭审系统,创新开展案件审理,仲裁员、书记员、当事人登录“云仲裁”APP,即可全程在线庭审。
  据了解,首次“云仲裁”案件有三方当事人,申请人因支付工资、加班费等争议与被申请人一、被申请人二发生矛盾,申请仲裁。省仲裁院借助“云仲裁”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庭审模式,通过视频远程开庭、全程同步录屏方式,双方当事人“隔空”参加庭审,仲裁员释明法律法规、把握庭审节奏,最终得到当事人认可。三方当事人在仲裁庭的组织下表达了各自诉求,成功化解彼此矛盾。
  当事人表示,“云仲裁”高效便捷、新颖有效,省仲裁院该举措是想当事人所想、急当事人所急。
  “‘云仲裁’能够实现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有效化解因时间、条件等客观因素导致无法到庭参加仲裁的情况,给当事人参加仲裁活动带来更多便利。”省仲裁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云仲裁”以标准化数字仲裁庭为支撑,在线完成身份较验、信息核对、当事人陈述、举证、质证、辩论、签署笔录等环节,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视频留痕、规范透明,保证公平、公正,真正实现“无接触庭审”调处争议纠纷。
  “疫情是暂时的,但互联网庭审是长期的,运用信息化手段助力工作是便民利民举措,是调解仲裁工作发展趋势。”该负责人表示,省仲裁院将继续探索完善互联网庭审机制,实现为民便民服务,确保庭审规范性、安全性,保障当事人权益。
  “云调解”快速处理纠纷
  “没想到案子这么快得到解决,帮助我们处理了实际问题。”5月6日,通过省仲裁院“云调解”平台解决了与公司劳资纠纷案的陈某高兴地说。
  陈某于2014年7月入职云南某生物公司,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并约定工作地点在福州。今年4月2日,陈某突然收到公司发来的《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与公司协商未果后,陈某于4月20日向省仲裁院提出仲裁申请,并主张公司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其6万多元的赔偿金等诉求。
  仲裁员接到案件后,查阅陈某的诉求和证据材料,多次电话联系云南某生物公司,与单位法务专员沟通交流。为方便当事人相互沟通,仲裁院通过“云调解”平台,让当事人“线上”调解。在仲裁员主持下,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疫情防控期间,为避免人员聚集,省仲裁院创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处理机制,按照“能调则调、多调少裁”原则,对申请仲裁的案件,办案人员引导调解,将协商、调解作为解决争议的主要途径。同时,该院采取“不见面”形式,利用“云调解”让当事人足不出户进行协商,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为当事人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维权服务。
  截至目前,省仲裁院突出“案前调解”,利用“云调解”快速处理纠纷,化解6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
  “云普法”从源头上预防
  4月30日下午,解放军某部队900医院临床教学中心首次为医学院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供就业前普法网课《大学生就业权益及其法律保障》,邀请省仲裁院负责人授课。
  “两个多小时的网课通俗易懂,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当天下午就吸引了福建省医科大学上千名应届毕业生在线听课。”900医院教学中心助理员陈琳说,授课老师围绕大学生就业权益、当前职场中存在的一些招聘陷阱、维权中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等三方面,结合实际案例提醒毕业生要在应聘求职阶段加强安全意识,保护自身权益。
  为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发生,省仲裁院首次采取“云普法”方式,与医院、高校、应届毕业生开展“大学生就业权益及其法律保障”等线上普法宣讲系列活动,聚焦高校毕业生等关注的热点问题,采取“典型案例详解+视频直播+互动答疑”方式,结合疫情劳动关系处理相关政策系统化宣讲劳动法律法规,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
  “‘云调解’‘云仲裁’‘云普法’服务模式,是统筹兼顾疫情防控与社会仲裁需求的最有效途径。”省仲裁院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以上工作,充分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互联网+调解仲裁”服务作用,让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获得方便而快捷的服务,为维护劳动人事关系和谐稳定、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作用。(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