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就业扶贫基地助贫困劳动力脱贫
  天刚蒙蒙亮,龙岩市新罗区适中镇洋东村村民谢志川就起床漱口洗脸吃早餐。7点半左右,谢志川换上工厂的衣服下楼准备去车间上班。“我现在蓝田水泥上班,离我们这里大概5公里左右,骑摩托车的话5分钟就能到!”
  今天妻子没有轮班,趁闲暇带孩子回了娘家。这几年,他家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观,不仅住上了新房,两夫妻还是省重点民营福利企业的“双职工”。
  2年前,在一家车场打零工的谢志川因车场改厂转型待业在家,急得在家里直打转。“没法干重活,又没有文化,去城里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谢志川是村里省定贫困户,妻子是残疾人,孩子又还小,该怎么办才好?
  牵线搭桥有了“红娘”。2008年,福建蓝田水泥有限公司日产2500吨的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投产,厂里需要大量劳动力,谢志川的妻子被招进厂里务工,待业在家的谢志川在妻子和政府的牵线搭桥下,走进公司的招聘办公室。一番面试、操作、培训过后,谢志川在家门口找到了新工作。
  谢志川说:“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他从最初的普通工成长到如今的设备部机修工,各项设备零部件维修技术,他都熟练掌握,工资收入也逐步稳定。“工厂效益不错,我们一天工作8个小时,还有医社保补贴,工作稳定多了。”谢志川高兴地说。
  和谢志川一样,在福建蓝田水泥有限公司扶贫车间里,数十名工人正在忙着生产,排列整齐的缝纫机“哒哒哒”响个不停,桌面上垒满了水泥包装袋的半成品。
  在这些工人当中,有的腿部残疾、有的不能正常说话、有的听力衰竭,都说残疾人就业难,这家“扶贫车间”却逆势成功带动贫困户和残疾人就业。
  蓝田水泥是省重点民营福利企业,历经20多年发展,实现了从机立窑到新型干法的先进水泥企业的跨越发展,年产能达到120万吨,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截至今年6月,龙岩新罗区人社局、扶贫办为包括蓝田水泥在内的2家扶贫基地和8家扶贫车间进行授牌,并“送”上一系列扶贫政策。
  目前,基地内残疾职工196人,占现有职工的40%以上,保丰村、兰田村、洋东村、中心村等几个人口大村劳动力超过28人。其中吸纳龙岩市除漳平外6个县(市、区)建档立卡贫困户72人,根据工种和技能分布在不同的车间岗位,截至目前,72人已基本上脱贫。
  福建蓝田水泥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副部长陈桥华说:“扶贫基地有一定的奖励,5万~20万元的奖励,对招用建档立卡贫困户一人有1000元的补助,免除一定的医社保。”
  蓝田水泥扶贫基地(车间)的设立,是龙岩新罗区人社局推进就业扶贫的一个缩影。为充分发挥就业扶贫基地效应,鼓励、引导各类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积极推进就业精准扶贫政策有效落实,促进精准就业扶贫工作,新罗区人社局、财政局、区脱贫办联合出台《龙岩市新罗区就业扶贫基地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对通过认定的基地(车间),给予3万~2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每吸纳一名贫困劳动力给予1000元就业补助以及用人单位缴纳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扶持。今年以来,已有8家企业申请就业扶贫基地(车间),共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147人,预计可享受扶持资金100多万元。(通讯员 林嘉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