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关于孩子的职业生涯规划,家长能做哪些事?
专家建议:提早关注,科学借助职业测评




  随着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实施,考试形式将由原先的文理“固定组合”改为“3+1+2多元选择”,招生录取也将由统一高考成绩录取向“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转变。
  很多学生和家长对什么时候开始职业生涯规划持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找工作还很遥远,不必这么早;有的则想着提高学习成绩,认为成绩不行谈何找好工作。但是,真的这么简单吗?
  此前一份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显示,超过70%的受访大学生有一定的规划方向,但是规划相对模糊。超过80%的受访大学生认为,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提前做好就业准备。
  对于广大初高中生及家长,什么时候开始关注职业生涯规划最有效?在高中阶段,如何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职业导向?近日,记者独家专访了福州大学副教授阮娟,为学生、家长支招解惑。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娃娃抓起
  在已有10年就业指导经历的阮娟看来,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终身发展过程,如何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特点等选择适合自身能力的职业,“拥有正确的自我认知、自我定位,非常重要。”
  阮娟建议家长应提早关注孩子的职业生涯规划,搭建多种平台帮其充分参与和学习了解。
  “在幼儿园、小学阶段,家长其实就可以开始孩子的职业启蒙,从日常生活入手,有意识地让孩子了解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各种各样职业。”阮娟指出,这期间的职业了解不是一味的生硬说教,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进行职业体验,让孩子在感受中思考“未来我可以做什么”,甚至可以融入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的价值观引导,帮助孩子建立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正向认知。
  到了初中阶段,家长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进行职业研究,激发孩子展开思考和调研。比如,让孩子探究了解所兴趣职业的具体工作内容、工作对象、社会评价、职业发展及前景等。同时,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鼓励他们选择感兴趣的学科、活动,帮助孩子发展爱好,将爱好发展成特长。“这期间,家长对孩子所呈现的职业兴趣不要冒然否定,可以带着好奇心和孩子一起探索职业,这是增加亲子关系、建立亲子沟通的良好机会。”
  至于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中选科、志愿填报,就意味着初步决策,通过此前不同阶段对职业的积累认知,初步选择目标作为努力方向,在正式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后,孩子要面对如何规划自己的专业能力培养、职业通用技能学习、访学与实习等新的挑战,这样就能在步入社会之前做好更多的准备。
  阮娟认为,家长还需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在知识和精神层面对孩子有引领能力或创造良好沟通的条件。“家长的理念、格局,其实是孩子发展的平台和基础。在家庭生活中,家长的榜样作用是最有力的职业生涯教育资源。”
 
   多方携手推进中学生合理规划
  聚焦新高考改革,最大的变化在于学生选科直接与大学专业关联,而大学专业的系统培养则影响着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因而,职业生涯规划不再是进入大学才考虑的事情,需要在中学时期的学习成长中,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多维度考量,逐步培养发展个人兴趣并形成能力,从而做到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
  “面对‘新高考’时代,高中学生要全面认识自我,培育个性特长,初步建立起‘兴趣、学业、职业与人生’的系统联系。”阮娟直言,中学生提早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将成为升学道路、职业生涯中的“指南针”。
  所谓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让中学生尽早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学会职业决策,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目标,从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锻炼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然而,高中阶段如何有效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前仍是普遍性挑战。
  如何帮助高中生将职业生涯规划融入学习生活,在阮娟看来,还需要学校、企业、社会机构等社会多方携手推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意识,学会选择、发现优势、发展优势,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人生自主权。
  谈及目前福州不少高中都已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甚至有部分学校已经把它列入必修课程,阮娟说:“这是可喜的突破,一个好的开始。”
  “这些中学老师基本参与过职业生涯规划培训,能够从更长远的眼光看待选科和志愿填报。”但是由于学校教育要考虑大众适用性,因而,目前课程指导更多侧重于高一选科决策、高考志愿填报以及专业选择方面,“对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还不够深入。”
  阮娟认为,高中学校可以从长远发展角度对课程作进一步优化,比如,在课程中帮助孩子认识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包括这个阶段我应该付出什么样的努力,以及要为下一个阶段做什么样的准备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购买一些职业测评工具或产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比赛、求职模拟比赛,或者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个案一对一的咨询机会等。”
  “企业和社会机构也有不少潜在资源,有待开发。”阮娟表示,企业可以为高中生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与平台,让学生走进企业参观,了解行业特点,甚至提供一些实习体验机会,引导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市场需求更加契合;社会机构可以在测评研发,包括对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宣传引导、氛围营造上下功夫,让更多的社会群体认识到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并参与其中。 
 
   使用正规职业测评科学认知自我
  “高中生对自我的认知、了解比较模糊,如果未能提早具备职业初步认知或倾向,在面对诸多选择时,即便开始职业生涯规划,也会感觉迷茫。”阮娟建议,科学借助职业测评工具,可以帮助高中生初步了解个人特质,缩小职业选择范围,为下一步职业探索提供方向。
  相比于高等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测评,阮娟分析指出,初高中阶段开展的职业测评内容,在兴趣、性格方面有所共通,在能力方面侧重点表现不同。“初高中生的能力测评会更侧重多元智能、先天潜能等方面,进入大学后,由于处于职业准备阶段,那么,大学生的能力测评会更加倾向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测评,比如根据人力资源模块,在知识技能、可迁移技能、自我管理技能等方面的匹配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要选择使用信度和效度较高的测量工具。”阮娟直言,当前网络测评量表、测量工具五花八门,有些直接引用西方未经过本土化处理,缺乏准确性、稳定性,有些量表虽经过本土化处理,但未经过大量施策验证,缺失可信度。“举个例子,有的职业兴趣量表会询问孩子是否喜欢开车或修车,这对于美国青少年是十分常见,但并不适用我国青少年。”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使用的测量工具不恰当,自然无法测出正确的结果。”阮娟特别提醒学生和家长,务必选择使用规范的测量工具,尽可能选择权威机构推出的职业测评产品。
  针对如何看待职业测评结果,阮娟坦言,认识自我的方式及渠道多种多样,职业测评作为直接有效的科学分析手段之一,测评结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也可能存在标签化、类型化倾向,需要学生和家长在认真阅读测评报告的基础上,对报告中显示的符合与不符合情况进行深入反思,结合孩子自身情况进一步验证,思考哪些方面是孩子的潜能所在、优势所在。
  “必要时候,可以向专业测评机构或职业生涯咨询师寻求帮助,就好比取得医院体检报告后,倘若咨询了专业医生,将会获得更好的解读及建议是一个道理。”阮娟表示,通过专业的分析解读,学生和家长能够更好理解测评报告中类型化与自身个性化之间的不同,为进一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获得专业支持。 
 
   “中学生职业规划测评”服务:
  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职业生涯指导

  近期,中国海峡人才市场推出的“中学生职业规划测评”服务,阮娟认为值得初高中学生及家长关注,作为职业测评的实用性参考工具。
  据了解,该服务产品由中国海峡人才市场直属单位,我省最早从事人才测评、评价、推荐的专业机构——福建省企业经营管理者评价推荐中心推出,采用在线机评、或在线机评和电话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为初二及以上中学生进行专业测评,并结合高信效度的量表以及职业规划专家团队深入访谈指导,为受测者提供从初高中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及招考服务”到高等教育阶段“职场能力及职业选择”的整体指导方案,从行业、职业、大学专业等角度,搭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为中学生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规划工具和职业生涯内容支持。
  福建省企业经营管理者评价推荐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中学生职业规划测评”服务耗时不到一天,重点衡量受测者兴趣、专业倾向等非智力因素,“我们基于2万多个15岁以上孩子的职业生涯测评分析,提取出可有效识别考生的关键特质,从而分析其职业气质、现阶段的优劣势、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及职业特征等内容,有方向性地引导考生寻求最适合的发展方向,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提示和参考。”(记者 张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