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金鱼身上做出大文章
黄镇(左)在养殖场开展金鱼培育技术指导
人物名片
黄镇,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是福建省科技厅、福州市科技局认定的科技特派员,2014年起在福州市闽侯县春园鲤生态养殖场开展一系列产业难题攻关,一方面通过诱变育种技术,开发金鱼新品系,另一方面通过雌核发育技术,稳定金鱼品种。同时,还应用基因组测序辅助育种技术,开发金鱼优良性状相关的DNA分子标记,提高金鱼育种效率。通过定期走访、开设讲座等形式,为企业提供品种选育和病害防治的科技服务,累计培训200多人次。
闽侯县南通镇古城村位于十八重溪下游,有养殖金鱼的传统。村里有10多家金鱼养殖场,“小家伙们”喝着十八重溪的水长大,形态优美、色彩绚丽,摇头摆尾地“游出”乡村,甚至登上国际舞台。
一名主动上门送技术的“科特派”
“这个是我们培育种鱼的池,很多人来这里都觉得奇怪,为什么水是绿色的,而不是清澈的?其实这是有意为之,因为里面长着藻类,可以让金鱼保持鲜艳体色。”
“养殖场里主要培育的是福寿品种,福寿是福州兰寿金鱼的简称,经过几代人改良的福州兰寿,多次在全国各类金鱼大赛中夺冠。”
“你们现在看到的金鱼都是万中选一的,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所以它不是论斤卖的。”
在古城村的龙头企业——闽侯县春园鲤生态养殖场,黄镇如数家珍般地介绍着许多与金鱼相关的“冷知识”。
黄镇对金鱼这般熟识,源于长达7年的亲密接触。他是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博士,致力我省传统特色动物的基因组演化研究。2014年,在渔博会的金鱼展上,他对中国金鱼的演化历史产生兴趣,在现场找到春园鲤生态养殖场的负责人张文春寻求样品采集帮助。
这次相识,一拍即合。张文春正好承担了福州市金鱼品种保护项目,存有30多种金鱼品种,为黄镇开展金鱼的基因组演化研究提供了强大支持。同时,黄镇帮助养殖场进行科技创新,开展金鱼的育种技术攻关。双方合作取得硕果,2020年11月,黄镇的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论文《金鱼的进化起源和驯养历史》,春园鲤生态养殖场也承担了一项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并在同年通过验收。
一项颠覆养殖传统的育种技术
金鱼从鲫鱼演化而来,由于养殖环境的改变,产生许多突变,并通过人工选择稳定下来,才有了目前这么多的品种。黄镇介绍,他和团队探索建立了金鱼的基因诱变育种技术,诱变出的金鱼新品系,在同样的养殖周期下,个体比其他养殖场的金鱼大了约10%。
什么是基因诱变育种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仪器模拟太空射线对受精卵进行诱变,增加金鱼变异的概率,再通过选育将‘新奇特’的新品种稳定下来。”黄镇的解释浅显易懂,操作起来却绝非易事。
最大的困难是抓住短暂的窗口期。黄镇介绍,金鱼的育种工作集中在每年的二三月,而且要在清晨受精卵刚刚开始分裂时进行,也就是从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阶段,“那时候天天都要在5点多赶到养殖场,紧盯一条母鱼和一条公鱼,发现公鱼追母鱼时就要进行体外受精,采集受精卵,窗口期只有半个小时。”
不定向的基因诱变育种技术已经成熟,眼下,黄镇还在攻关定向基因组辅助育种技术,“定向的就更难了,要从种鱼开始做选育,找到控制优良性状的遗传密码,这样在选育时就有标准可参照,从而提高良品率。”据悉,这项技术目前在金鱼养殖场中开始大规模实验。
一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变革
在古城村,春园鲤生态养殖场的周围分布着大大小小10多家养殖场,它们也是黄镇的服务对象。他不仅植入自己的研发技术,还把技术过硬的同事“拉入群”,如今,养殖场不仅在选育方面有专业“科特派”,在病害防治、金鱼饲料等领域也有“科特派”的技术加持。
“目前各项技术均已在渔场生产中进行应用推广,金鱼成活率从不到70%上升到超过90%,新增产值1000多万元,带动周围养殖户和农户奔小康。”张文春介绍。
“我们选育的金鱼品种还多次在世界金鱼大赛中获得冠军呢。”站在满墙的奖杯和奖状前,张文春十分骄傲。他表示,春园鲤生态养殖场作为福州市金鱼养殖的龙头企业,将积极发挥金鱼产业的引导作用,通过技术培训与指导,带动十八重溪的其他养殖户进行技术创新,提高金鱼养殖品质。
在黄镇等“科特派”的帮助下,春园鲤生态养殖场自身提质增效,声名远播,吸引了不少外地同行来取经。
“我们是专门来金鱼之乡学习金鱼设施化、精品化养殖技术的,这一趟考察我的最大感触就是任何一个品种的养殖都要有工匠精神,也正是有了这样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有了现在的‘闽侯金鱼’。”上海市青浦区水产行业协会理事长高伟华说。(福州日报)
人物名片
黄镇,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是福建省科技厅、福州市科技局认定的科技特派员,2014年起在福州市闽侯县春园鲤生态养殖场开展一系列产业难题攻关,一方面通过诱变育种技术,开发金鱼新品系,另一方面通过雌核发育技术,稳定金鱼品种。同时,还应用基因组测序辅助育种技术,开发金鱼优良性状相关的DNA分子标记,提高金鱼育种效率。通过定期走访、开设讲座等形式,为企业提供品种选育和病害防治的科技服务,累计培训200多人次。
闽侯县南通镇古城村位于十八重溪下游,有养殖金鱼的传统。村里有10多家金鱼养殖场,“小家伙们”喝着十八重溪的水长大,形态优美、色彩绚丽,摇头摆尾地“游出”乡村,甚至登上国际舞台。
一名主动上门送技术的“科特派”
“这个是我们培育种鱼的池,很多人来这里都觉得奇怪,为什么水是绿色的,而不是清澈的?其实这是有意为之,因为里面长着藻类,可以让金鱼保持鲜艳体色。”
“养殖场里主要培育的是福寿品种,福寿是福州兰寿金鱼的简称,经过几代人改良的福州兰寿,多次在全国各类金鱼大赛中夺冠。”
“你们现在看到的金鱼都是万中选一的,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所以它不是论斤卖的。”
在古城村的龙头企业——闽侯县春园鲤生态养殖场,黄镇如数家珍般地介绍着许多与金鱼相关的“冷知识”。
黄镇对金鱼这般熟识,源于长达7年的亲密接触。他是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博士,致力我省传统特色动物的基因组演化研究。2014年,在渔博会的金鱼展上,他对中国金鱼的演化历史产生兴趣,在现场找到春园鲤生态养殖场的负责人张文春寻求样品采集帮助。
这次相识,一拍即合。张文春正好承担了福州市金鱼品种保护项目,存有30多种金鱼品种,为黄镇开展金鱼的基因组演化研究提供了强大支持。同时,黄镇帮助养殖场进行科技创新,开展金鱼的育种技术攻关。双方合作取得硕果,2020年11月,黄镇的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论文《金鱼的进化起源和驯养历史》,春园鲤生态养殖场也承担了一项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并在同年通过验收。
一项颠覆养殖传统的育种技术
金鱼从鲫鱼演化而来,由于养殖环境的改变,产生许多突变,并通过人工选择稳定下来,才有了目前这么多的品种。黄镇介绍,他和团队探索建立了金鱼的基因诱变育种技术,诱变出的金鱼新品系,在同样的养殖周期下,个体比其他养殖场的金鱼大了约10%。
什么是基因诱变育种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仪器模拟太空射线对受精卵进行诱变,增加金鱼变异的概率,再通过选育将‘新奇特’的新品种稳定下来。”黄镇的解释浅显易懂,操作起来却绝非易事。
最大的困难是抓住短暂的窗口期。黄镇介绍,金鱼的育种工作集中在每年的二三月,而且要在清晨受精卵刚刚开始分裂时进行,也就是从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阶段,“那时候天天都要在5点多赶到养殖场,紧盯一条母鱼和一条公鱼,发现公鱼追母鱼时就要进行体外受精,采集受精卵,窗口期只有半个小时。”
不定向的基因诱变育种技术已经成熟,眼下,黄镇还在攻关定向基因组辅助育种技术,“定向的就更难了,要从种鱼开始做选育,找到控制优良性状的遗传密码,这样在选育时就有标准可参照,从而提高良品率。”据悉,这项技术目前在金鱼养殖场中开始大规模实验。
一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变革
在古城村,春园鲤生态养殖场的周围分布着大大小小10多家养殖场,它们也是黄镇的服务对象。他不仅植入自己的研发技术,还把技术过硬的同事“拉入群”,如今,养殖场不仅在选育方面有专业“科特派”,在病害防治、金鱼饲料等领域也有“科特派”的技术加持。
“目前各项技术均已在渔场生产中进行应用推广,金鱼成活率从不到70%上升到超过90%,新增产值1000多万元,带动周围养殖户和农户奔小康。”张文春介绍。
“我们选育的金鱼品种还多次在世界金鱼大赛中获得冠军呢。”站在满墙的奖杯和奖状前,张文春十分骄傲。他表示,春园鲤生态养殖场作为福州市金鱼养殖的龙头企业,将积极发挥金鱼产业的引导作用,通过技术培训与指导,带动十八重溪的其他养殖户进行技术创新,提高金鱼养殖品质。
在黄镇等“科特派”的帮助下,春园鲤生态养殖场自身提质增效,声名远播,吸引了不少外地同行来取经。
“我们是专门来金鱼之乡学习金鱼设施化、精品化养殖技术的,这一趟考察我的最大感触就是任何一个品种的养殖都要有工匠精神,也正是有了这样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有了现在的‘闽侯金鱼’。”上海市青浦区水产行业协会理事长高伟华说。(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