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谋新篇开新局
人力资源服务业上演盛大“聚会”
  新华网重庆电 发展了40多年的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从未上演过如此盛大的“聚会”。
  7月28日—29日,第一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在重庆举行。此次大会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主题为“新时代、新动能、新发展”,涵盖了人力资源服务业成果产品展示会、人力资源服务供需对接洽谈会、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一带一路”人力资源服务合作发展峰会、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博士后学术交流会、全国人力资源服务大赛等六项主题内容。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首次举办全国性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大会。
  过去40多年,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先后经历起步探索、多元发展、体系建设和创新优化四个阶段,人力资源流动配置实现了从“统包统配”向市场化配置的根本转变。
  随着人力资源在“四个协同”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支撑作用愈加凸显,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责任、机遇和挑战,进一步转型升级尚有命题待解。由此,围绕新形势、新发展“聚智寻路”,也成为了此次大会最耐人寻味的风向。
  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蛋糕”
  突破2万亿元

  莫荣走进大会设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的“时光隧道”,缓缓“穿越”、不时停步——这里记录了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成长”中的若干大事件。
  全国政协农业农村委员会委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莫荣,曾在1998年的一本著作中系统论述了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他认为,经济增长是“派生”劳动力需求的关键动力,并强调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
  这个判断的现实意义在于,就业的根本是靠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产业新形态持续涌现,为就业增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支撑。
  “这给人力资源服务业以市场化方式链接供需创造了‘土壤’。一方面,为亿万劳动者就业、择业、流动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为用人单位选人、用人、育人、留人提供支持。”莫荣说。
  纵观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总体规模快速增长,业务形态日益丰富,服务能力、服务半径、经济贡献率稳步提高,已初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态的服务体系,演变成促进高质量就业、服务各类人才、助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4.58万家,年营业收入突破2万亿元,全年为2.9亿人次劳动者提供了就业、择业和流动服务,为4983万家次用人单位提供了专业服务。
  大会成果产品展656个展位,浓缩了行业的迅猛发展——1个全国展,全面展示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历程、最新成果、行业价值、创新产品和服务;32个地方展,充分展示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方面的切实成效和地方特色;19个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展,突出展示行业集聚发展优势,打造人力资源服务高地;9个中央企业展,重点展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人力资源国际化发展等最新发展趋势;518个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展、68个用人单位展、9个世界技能大赛展,矩阵展示人力资源行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推动“科技、组织、人”的融合创新发展
  去年12月,中智集团面向国内外500多家人力资源企业进行了人力资源服务供需和需求调查,形成《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供需调查报告》。
  大会期间,中智集团副总经理徐晓冬首次公开发布了这个报告。
  “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行业生机勃勃,活力迸发,前景广阔。”徐晓东表示,但是对标世界一流企业,行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阶段性特征客观存在,从供给侧看,主要呈现“五优五不足”。
  他进一步解释说,这表现为服务机构总量占优,但单体机构盈利能力不足;地区发展潜力占优,但是发展均衡性不足;传统业态发展优势明显,但新业态发展不足;新技术应用小幅渗透,但服务创新力不足;客户覆盖面广泛,但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的能力不足。
  需求侧则呈现“五高五低”——高端业务服务需求较高,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和高级人才寻访服务偏低;制造业和建筑企业领域需求较高,专业技术人才、一线工人供给偏低;企业对人力资源服务专业诉求较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专业匹配度相对较低;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数字化产品有较高期待,服务机构专业化产品开发能力相对较低;企业对海外人力资源服务需求持续升高,从业机构的国际服务能力相对较低。
  2019年以来,全国累计诞生了4批56个新职业。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用工新需求、新方式、新场景大量涌现;科技强国战略下的人才支撑,更是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必须牢牢把握的现实。
  上海外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栋对此直言:当前,市场在科技理论基础研究方面缺乏高端领军人才;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中短缺实用技能创新型人才;面对结构调整、产业更替,也一定程度显现出劳动力供需结构失衡。
  无论是服务机构之间,还是机构与客户之间,“共建、共享、共用”已成气候,但针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人才的垂直化商业模式及服务生态,行业似乎还没有“标准答案”。
  在数字技术赋能服务业的趋势下,科技、组织、人的融合创新发展,被认为是改造人力资源服务管理方式之钥。
  国投人力公司副总经理王旭建议,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业数字化水平,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应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构建人才数据系统;围绕高层次人才引进以及科创项目培育需求深入与地方的合作,进而开辟高规格人才交流活动、从业技能培训、人事管理、项目联合孵化等新增长点,形成“服务供应链”。
  李栋则建议,建设全国人力资源市场大数据平台,通过精准预测、科学配置,支持国家和各省市人才工作与产业发展。他还提出,可建立灵活用工新平台,推广共享用工新模式。“共享用工是疫情期间部分企业为了应对人员短缺问题而提出的应急方案,或许将是人力资源领域的一次巨大变革。这种灵活用工的共享机制将深刻地改变很多行业的用工结构。”
  补齐“国际化”短板
  “国际化”是此次大会的另一个重要话题。
  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经同138个国家和31个国际组织签署201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
  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士奇深有感触。他说,中国中铁正在参与投资和建设一批的“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其中包括通过国际公开竞标的方式中标以色列特拉维夫轻轨红线项目,成功进入到发达国家市场。
  “一带一路”推动着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舞台。对这些企业而言,人力资源问题不仅仅表现在能否为项目招聘到合适的人才,还表现在能否留住人才。
  “企业关键技术骨干与核心管理人员最难招聘到,普通劳动者与技术工人相对容易招到。”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柳学智调查发现,不少参与建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都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涉及领域专业人才供给不足。
  柳学智还做过统计,在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营企业中,有55.3%的企业当地员工超过中国员工,只有29.2%的企业中国员工超过当地员工,总体而言国内员工占比较低。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培养和聚集更多适应共建“一带一路”需求的专业人才?
  “国内法律学者需要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力资源方面的法规政策,特别是劳动仲裁相关的法律法规。”柳学智表示,政府应该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我国员工提供专业化的法律服务。
  “用好国际交流平台和海外资本市场,努力开拓国际业务、提升服务管理能力,则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新任务。”柳学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