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谁是人才?如何认定?如何给予支持?
福建构建“一横一纵”人才认定和支持体系
  本报讯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人才强省战略,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了“一横一纵”的人才认定和支持体系,为新福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横”:制定出台高层次人才认定和支持办法
  用好人才评价这个“指挥棒”,才能营造有利于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生态系统。长期以来,人才评价存在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人才活力的痛点。破除制度藩篱,必须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
  早在2015年6月,针对“谁是人才,如何认定,给予什么政策支持”,福建省就制定出台了《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评价认定办法(试行)》,探索采取资格条件制的方式,从多个维度评价认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2020年6月,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福建省又印发实施《福建省高层次人才认定和支持办法(试行)》,将人才评价和支持范围从2015年的仅针对引进人才,拓展到引进人才、待引进人才和现有人才三类,有效激励了现有人才积极性,避免“引来女婿气走儿子”,让更多的千里马竞相奔腾于新福建建设的火热实践中。
  目前,福建省省级高层次人才划分为特级、A类、B类、C类四个类别,分别设置资格条件,人才符合其中某一项即可获得认定。人才认定后,可享受25万~700万元不等的安家补助,以及住房、子女就学、医疗等13项工作和生活待遇;人才在取得新业绩后,还可获得10万~300万元的晋级奖励、累计最高30万元的荣誉奖励。截至目前,福建省全省共认定省级高层次人才4125人;其中B类及以上人才占65.6%。这些人才获得认定和支持后,在推动和带动福建相关领域科技进步、产业升级、文化繁荣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如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吕永龙教授2020年入职厦门大学后,组织召开第一届海岸带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国际研讨会,大力推进厦门大学生态学双一流学科发展,为福建省发展海洋经济、绿色经济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在考察福光股份有限公司时强调,抓创新不问“出身”,只要谁能为国家作贡献就支持谁。人才怎样用好,用人单位最有发言权,要根据需要和实际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在开展省级高层次人才认定过程中,福建省不问人才“出身”,突出以用为本,以实绩多少、贡献大小评人才、论英雄。为了让更多有实力无头衔、作用发挥好、重点企业认可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福建授权每个设区市每年从一批重点企业中自主推荐、评价认定不超过5名省级B类人才、10名省级C类人才。目前,全省共自主认定了75人。比如,福建德尔科技公司董事长华祥斌虽然没有获得过人才“帽子”,但近年来带领公司取得发明专利4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100多项,推动公司的电解制氟装备能力和制氟水平提升至国际前列,有效打破国际垄断,龙岩市将其自主认定为省级B类人才。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为了推动全省形成上下贯通、“一盘棋”的人才评价和支持体系,《福建省高层次人才认定和支持办法(试行)》还规定了市级高层次人才认定条件不高于省级高层次人才,接续省级高层次人才之后进行设置。如南平市整合集成资格条件制、评审制、评价制、评估制等多种人才评价方式,明确市级高层次人才接续省级高层次人才(特级、A类、B类、C类)之后顺接进行D类、E类、F类人才认定;三明市根据自身产业发展和人才需要状况,在省级高层次人才评价体系下,接续设置了D类、E类和实用一类、实用二类等市级高层次人才。
  “纵”:实施若干重点人才支持项目
  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到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近年来,福建省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除了兼顾通用的面上人才支持的横向体系外,福建还专门针对各类需要重点支持的人才分别设置纵向支持的人才项目,形成梯次化明显、精准度较高的人才培养和激励体系,有力培育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
  大力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自2010年开始,为吸引更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到福建创业创新,分批次遴选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至今共遴选了800多人,其中90%以上为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这些引进人才整体素质高、创新创业能力强,有力支撑和引领全省各地产业转型升级,成果显著。一些人才所在企业已经发展成为相关行业的“领头羊”或“独角兽”。比如第一批专家曾毓群创办的宁德时代新能源公司已成为全球锂电动力龙头企业,较好发挥了“以产聚才、以才促产”的作用。
  大力支持一批产业领军团队。“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自2020年以来,福建省实施产业领军团队遴选和支持项目,5年内每年遴选支持20个左右产业领军团队,分别给予300万、500万、800万元补助,对能实现重大技术突破的实行“一事一议”,最高补助3000万元,努力培育一批实体经济“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目前已遴选两批43个高技术、高成长、强领引的团队,涉及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6类新兴产业。如福光股份公司2020年入选第一批产业领军团队,在细分领域中的领军作用更加凸显,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莅临考察,9月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着力培育一批“八闽英才”。人才工作,基础在培养,难点也在培养。福建省牢固树立人才培养自信,提升自主培养能力,针对现有人才专门实施了“八闽英才”培育工程,遵循各类人才成长规律,全链条精准施策,着力打造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一是实施特级后备人才支持项目。在战略科学家培养方面,着眼培养院士等特级人才,计划5年内遴选30名左右特级后备人才,给予500万元资金支持;2020年以来已遴选两批19人,其中有4人成为2021年两院院士有效候选人。二是实施“雏鹰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项目。着眼培养国家级人才,每年遴选一批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雏鹰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给予200万元资金支持;2020年以来已遴选两批97人。这些人选平均年龄36岁,个别人才在很短时间内就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三是实施“创业之星”“创新之星”支持项目。着眼培养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团队),面向重点企业开展“创业之星”“创新之星”人才遴选,给予200万元资金支持;2020年以来已遴选两批34人。
  深入实施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五年行动计划。为补齐医疗卫生领域人才短板,自2021年起5年内福建每年统筹安排1.5亿元资金,通过实施遴选支持50个左右卫生健康中青年重大科研项目、选送30名左右卫生健康中青年人才赴“特聘导师”所在研究基地研修、引进一批卫生健康领军人才团队、柔性引进一批卫生健康客座专家等重点任务,打造一支数量充足、梯次合理的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队伍。
  着力打造一批产学研联合创新团队。以“揭榜挂帅、校企联合、跨校组建”方式组建多学科协作的产学研联合创新团队,促进高校创新成果直接向企业转化扩散,加快形成现实生产力,计划5年内每年遴选支持20个左右产学研联合创新项目,给予每个项目60万元资助经费。2020年以来已遴选两批35个创新项目,涉及新兴产业,以及农业、海洋、生态等传统领域和优势特色产业。
  “横纵结合”: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
  持续完善人才工作体系

  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坚持党管人才。近年来,福建省不断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着力构建分工明确、合力汇聚的人才工作体系。
  一方面,省市联动,形成合力。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日益完善。在横向体系方面,福建省省级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实行“统一公布,分头落实”机制,各设区市根据授权认定省级高层次人才,省、市责任单位负责具体政策兑现。在纵向体系方面,各个重点项目分别由各主管部门负责遴选,并做好后续跟踪服务保障。比如特级后备人才的遴选和支持工作,由省科协牵头实施,人才所在的用人单位负责设立个性化、制度化的培养措施,相关省直单位根据职能为人才创造发展条件。
  各设区市也都不断创新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坚持抓创新不问“出身”。如福州市树立奉献度、贡献度、知名度、匹配度的“四度”评价标准,创新名人专家举荐、领导实名举荐、竞赛选拔举荐、企业配额举荐、人才个人自荐和组织团体推选等“五荐一推”模式,发出各类举荐卡约3000张;三明市采取“军令状制”“揭榜挂帅制”“赛马制”、认定制等方式进行选贤任能。
  另一方面,优化服务,营造环境。不仅要把人才引进来,还让人才留得住、用得好。这几年来,福建持续用心用情做好人才的服务保障工作,当好人才“店小二”,努力急人才之所急、想人才之所想,助力人才在八闽大地建功立业、发挥更大作用。省级层面制定实施了关于加强人才服务工作八条措施,省市县三级共建立人才驿站218个;建立了省级领导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定期走访慰问专家,分类举办各类爱国奉献为主题的人才国情省情研修班;加大人才政策解读力度,开展《八闽人才》系列宣传报道,进一步提高人才政策知晓率,广泛营造一批人才典型。
  设区市也针对人才服务保障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如龙岩、福州、漳州三个设区市先后成立人才发展集团,以市场化方式为人才提供收储派遣、投融资等优质服务;福州市配套建设榕博小学、幼儿园等人才主题学校;厦门市挂牌成立全国首个“外国人才服务站”与“移民事务服务站”一体化联办窗口,设立全省首支人才基金“厦门市人才创新创业一号基金”,首期规模3亿元,推出“科信贷”“英鹭贷”等人才专属金融服务,累计为300多家企业提供贷款9.25亿元。目前,福建省正在逐步打通人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氛围日益浓厚,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创造的活力日益迸发。
  新时代,新福建,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福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扎实做好引才、育才、聚才、用才工作,让福建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造、大有作为的热土。(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