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引、育、留”三向发力
平潭综合实验区造优人才“生态圈”
  本报讯 近年来,平潭综合实验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动摇,在“引、育、留”三向发力,广聚天下英才,培植发展厚土,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创业活力。
 
  多管齐下“引”
  “希望今后能干实事、敢干事、真干事,为平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实验区引进的高端人才,刘小扬于今年4月加入实验区这个干事创业大舞台中,目前正在负责全区信息化建设。
  刘小扬是省级高层次C类人才,曾被授予省五一劳动奖章,获评2019年十大福州工匠人物。如今,在平潭标注了梦想的新起点。
  而这样的高层次人才,是如何加入平潭的?
  近年来,实验区不断强化“第一资源”意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引才举措,广聚天下英才。
  组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创新研究院,全省首创“编制池”人才管理模式,探索高端人才“协议工资”制,激励人才干事创业的活力。目前,共吸引11名高端人才来实验区创新创业。
  不仅如此,近年来,实验区深入实施省委新一轮“四个一千”工程,先后向上申请选派来平潭挂职干部,接收引进生,推动博士选调生考察人选来平潭工作,吸引高校学生来平潭见习。积极探索党政人才竞聘机制,面向全省机关事业单位,组织开展2批次部分机关单位内设处室负责人公开选拔。立足对台优势,推行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引领计划、台湾专才招聘等创新举措,吸引台湾人才来平潭工作、生活、实习实训。
  同时,实验区还出台《关于加强中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暂行办法》等10余项人才政策,构建起涵盖“高端人才+中高层次人才+高层次产业团队+青年人才+台湾人才”的全领域、多层级的人才政策体系。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实验区人才数量有质的飞跃,人才结构不断优化,人才层次不断趋向合理,从少、缺不断迈向足、精,呈现出中间大两端小的橄榄型布局。”实验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以用为本“育”
  人才引进后,如何做好后半篇文章,更好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此,实验区坚持人才使用与培养相结合,搭建各类平台载体,让人才有事干、能干事、干成事。
  陈孟邦是2016年被认定为平潭综合实验区中高层次人才引进的A3类人才。在他的科技有限公司落地平潭后,实验区配套专项扶持政策,从融资帮助、税收奖补、平台建设等10多个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并助力人才科研成果转化,助推高端人才引领产业发展。
  如今,其公司规模不断发展壮大,还带动产业链上下更多企业落地平潭,同时随着两岸集成电路测试服务中心成立,平潭的集成电路产业由原先的“零星分布”到如今“群英荟萃”。陈孟邦感叹说:“5年多前平潭还没有集成电路产业。如今得以见知,实验区环境非常好、政策非常好,我的选择是对的!”
  近年来,实验区以平潭新兴产业园、台湾创业园等为载体,加强各类孵化平台建设,推动了各类企业发展壮大。
  今年,实验区还出台《专家工作室管理暂行办法》,探索专家工作室建设新路径,以首席专家示范引领为主导,采取“导师制”的方式,签订“名师带徒”协议,明确培养计划、培养方式等,切实发扬“传”知识、“帮”成长、“带”团队作用,打造高质量的人才梯队。目前,实验区首批7家专家工作室已经评选产生。
  同时,在拓宽专技人才晋升空间方面,实验区立足机构改革契机,进一步优化区属事业单位和片区事业单位专技中高级岗位比例,为引进优秀年轻教师提供空间。积极培育旅游文体领域人才,通过线上、线下交流培训,去年全年累计免费培训文旅从业者近3000名。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支持科特派服务领域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并强化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培育了350名新型职业农民,开展了11期实用技术线上远程培训,参训人员达4000余人次。
  “贯彻‘人岗相适、人尽其用’原则,我们还依托‘党校’‘人才驿站’,创办人才培训班,定期开展干部大讲堂等,不断提升人才综合素质;制定人才激励措施,通过与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共建、培训机构共联、人才下派锻炼等方式,把各类人才引导至干事创业一线。”实验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服务至上“留”
  入住两岸英才新,让台胞林潮阳找到了家的归属感。
  林潮阳是平潭麒麟小学的一名教师,如今他通过了实验区B2类人才申请,不仅能享受安家补贴、生活津贴、子女就读等优惠政策,作为台胞,他还能享受租房补贴。而他入住的两岸英才新,是为两岸青年和在平潭创业就业的台胞提供的住所,也是实验区实施“暖心工程”的一项具体举措。
  近年来,实验区坚持服务至上,强化活力激发。实施“暖心工程”,从津贴补助、住房保障、公共服务保障、科研和创业项目支持等方面加大对人才的扶持。同时,在优化审批服务上,建设人才智能化审批管理平台,创新性开发“人才掌上申报+单位联网审批”的全程网络智能审批系统。
  “在不熟悉实验区中高层次人才政策的情况下,系统根据填报的情况就能显示人才类别,这一好消息我已经告诉不少台湾朋友。”林潮阳说。
  值得一提的是,毕业于台湾高雄师范大学的林潮阳能够顺利入职平潭麒麟小学,还得益于平潭开展对台职业资格标准比对采信工作。
  作为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先行区,近年来平潭先试先行,创新开展台胞“不见面换证”服务工作,直接采认台湾地区部分职业资格做法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复制推广事项。
  如今在平潭,对台职业资格采信工作已经常态化运作,像林潮阳这样受惠的台胞还有很多。数据显示,实验区已完成两岸近800项职业资格标准的比对,明确直接采信台湾地区职业资格95小项,发放采信证书723本,在平潭创业就业的台胞比2017年增长3倍。
  除此之外,实验区不断探索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科学的人才评价考核体系,完善技能等级认定评价体系,探索台湾人才绩效激励机制,对部分表现优秀的台湾专才通过岗位晋升、薪资提升、岗位调整等予以留任。
  实验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立足实验区发展需求,围绕服务“四篇大文章”,引进培养实验区所需的优秀人才,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营造更加良好的人才环境,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为实验区“一岛两窗三区”建设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通讯员余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