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
金奖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叶永煌团队:高比能锂离子动力电池
项目负责人叶永煌:机械工程专业博士,现任宁德时代电芯部技术平台经理。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宁德市“天湖人才”,高级工程师(副高)。2010年起,涉足锂离子电池相关技术研发,在先进电池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中取得一系列原创性科研结果。
团队博士后成员:
靳超: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站博士后,现担任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芯技术平台高级工程师,承接首个大众纯电动车项目,实现安全功能涂层技术落地;开发首个高电压低钴体系落地项目,实现低温低SOC改善功率技术落地;开发首款寿命功率模型产品,全球最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Bosch(德国博世)项目中落地,为将来云服务开发奠定基础。
唐怀超: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站博士后,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现任宁德时代高级研发工程师,主要负责动力电池安全新技术开发。
来佑磊: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站博士后,福建省高层次引进人才,高级工程师(副高),现任宁德时代电芯部研发经理,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9年研发经验,主攻领域动力电池技术平台开发、动力电池产品开发。
任苗苗:宁德时代电芯部技术平台经理,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10年研发经验,推出全球首个动力商用单晶材料。
李婷:入选福建省“百人计划”创新团队,现任宁德时代资深安全研发工程师,主要负责动力电池安全机理研究及改善方面工作。
李星:博士,福建省高层次引进人才,高级工程师(副高),现任宁德时代电芯部研发经理,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6年研发经验,主攻新技术平台开发。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是我国打赢“蓝天保卫战”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宏伟愿景战略目标的关键。
然而,我国关键材料开发技术、关键工艺核心技术缺乏,尤其是兼顾高能比、长寿命以及高安全的电池系统等国际难题亟待解决。
本项目通过化学材料体系优化、极片结构工程设计和应用策略技术突破,实现了高能量密度下的高安全、长寿命设计,材料性能优异,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技术推广后可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对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推广具有重大意义。
银奖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张睿团队:恒温扩增-基因编辑技术介导的微流控芯片
张睿: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站博士后,现担任博迪泰(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主要负责公司技术的研发与转产,其创新研发的技术平台具有快速、简易、超高敏感性、无须贵重仪器等优点,亦具备良好可扩充性,可应用于医学、动植物、食品安全与环境监控等应用范围,解决了基因检测操作复杂、仪器昂贵、检测耗时长等痛点。
博迪泰(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海归博士团队于2017年7月创立,专业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与生产,入选2017年厦门市“双百计划”领军型创业人才项目。
博迪泰(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博安为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肿瘤表观遗传学以及靶标方面的研究工作。
公司核心技术团队汇聚多名博士后、博士和海归人员,依托厦门大学技术力量,专注于创新的基于“恒温扩增-基因编辑核酸检测技术”,进行快速基因诊断。该技术是未来基因检测的发展趋势,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在分子诊断领域取得阶段性突破,获得2017年度英特尔海峡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厦门赛区一等奖,申请专利13项,其中获得授权5项。
公司产品覆盖病原微生物、遗传基因以及肿瘤突变基因的检测,目前已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作为生物医学高科技公司,博迪泰坚持以不懈的科技追求、持续的创新能力,为人类的健康福祉奉献价值。
世光(厦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郑伟鸿团队:
基于国产边缘端AI芯片开源开发平台
自动驾驶是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的新兴技术,集中运用了现代传感、信息与通信、自动控制、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代表着未来汽车技术方向,也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据麦肯锡预测,2030年售出的新车中,自动驾驶汽车的比例将达到15%。然而,自动驾驶的高可靠性对感知的效率和准确度有着极高要求,对计算平台的性能和稳定性提出巨大挑战。开发一套基于国产芯片、计算能力符合L4级自动驾驶系统需求,同时具备完善开发工具链、成本可控,且开发者容易获取的开发套件迫在眉睫。
该项目将国产边缘AI计算芯片应用于自动驾驶行业,结合边云融合计算的架构,有效化解了边缘AI计算芯片算力有限与自动驾驶对算力高需求的矛盾,并提供了一定弹性空间,可以方便配置不同算力级别的平台来应对庞杂多变的应用场景,将积极带动国产边缘AI计算芯片生态的发展。项目的实现路线是在已研制L4级自动驾驶系统的基础上,针对国产AI芯片的特殊软件环境进行移植适配,并完善相关自动部署工具,以提高后续更多应用的研发落地速度。
该项目团队牵头人吴一亮,厦门大学通信博士,福建省高层次软件人才,现任集美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海洋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项目申请人郑伟鸿,深耕轮式机器人与旋翼无人机多年,多个大型项目负责人兼CTO,掌握自动驾驶及无人机关键模块,带领团队实现多项核心技术突破。拟进站博士后人员刘飞,清华大学博士,具有多年从事自动驾驶算法研究与工作经历,对深度学习、多传感器融合等领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经验。
铜奖
福建农林大学
秦源团队:菠萝种苗的工厂化生产及应用推广
团队项目负责人:秦源,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英人才项目牛顿高级学者基金获得者,入选福建省“百人计划”,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闽江学者特聘教授。
技术研发核心人员:程焱,副教授,主要从事植物细胞周期调控和菠萝高效再生的研究。
博士后成员:牛小平,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流动站出站博士后,主要从事菠萝遗传转化和基因功能的研究。
MohammadAslam,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流动站出站博士后,主要从事菠萝基因响应逆境的功能研究。
曹玲,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流动站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菠萝体细胞突变调控机制的研究。
王路路,博士,拟进站博士后,主要从事菠萝生殖器官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
凤梨具有高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但由于其分株繁殖系数低,种子萌发能力弱,制约了凤梨的规模化生产,组织培养及基因工程技术将为凤梨的产业化生产和新品种选育提供技术保障。
近年来,生物技术在凤梨科植物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在凤梨科植物育种、遗传转化等方面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我国,观赏凤梨的基因工程研究还处起步阶段,应用组织培养观赏凤梨植物的繁殖育种,具有繁殖速度快、育种周期短且不受季节影响的优势特点,对优良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该博士后项目团队已掌握通过植物体外再生方式繁育菠萝种苗的技术,这项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凤梨繁殖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推广将直接服务农业,推进我国菠萝种植产业发展。
此项目技术获得2016年福建运盛青年科技奖、2017年福建省青年科技奖、2021年福建农林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叶永煌团队:高比能锂离子动力电池
项目负责人叶永煌:机械工程专业博士,现任宁德时代电芯部技术平台经理。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宁德市“天湖人才”,高级工程师(副高)。2010年起,涉足锂离子电池相关技术研发,在先进电池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中取得一系列原创性科研结果。
团队博士后成员:
靳超: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站博士后,现担任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芯技术平台高级工程师,承接首个大众纯电动车项目,实现安全功能涂层技术落地;开发首个高电压低钴体系落地项目,实现低温低SOC改善功率技术落地;开发首款寿命功率模型产品,全球最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Bosch(德国博世)项目中落地,为将来云服务开发奠定基础。
唐怀超: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站博士后,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现任宁德时代高级研发工程师,主要负责动力电池安全新技术开发。
来佑磊: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站博士后,福建省高层次引进人才,高级工程师(副高),现任宁德时代电芯部研发经理,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9年研发经验,主攻领域动力电池技术平台开发、动力电池产品开发。
任苗苗:宁德时代电芯部技术平台经理,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10年研发经验,推出全球首个动力商用单晶材料。
李婷:入选福建省“百人计划”创新团队,现任宁德时代资深安全研发工程师,主要负责动力电池安全机理研究及改善方面工作。
李星:博士,福建省高层次引进人才,高级工程师(副高),现任宁德时代电芯部研发经理,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6年研发经验,主攻新技术平台开发。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是我国打赢“蓝天保卫战”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宏伟愿景战略目标的关键。
然而,我国关键材料开发技术、关键工艺核心技术缺乏,尤其是兼顾高能比、长寿命以及高安全的电池系统等国际难题亟待解决。
本项目通过化学材料体系优化、极片结构工程设计和应用策略技术突破,实现了高能量密度下的高安全、长寿命设计,材料性能优异,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技术推广后可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对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推广具有重大意义。
银奖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张睿团队:恒温扩增-基因编辑技术介导的微流控芯片
张睿: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站博士后,现担任博迪泰(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主要负责公司技术的研发与转产,其创新研发的技术平台具有快速、简易、超高敏感性、无须贵重仪器等优点,亦具备良好可扩充性,可应用于医学、动植物、食品安全与环境监控等应用范围,解决了基因检测操作复杂、仪器昂贵、检测耗时长等痛点。
博迪泰(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海归博士团队于2017年7月创立,专业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与生产,入选2017年厦门市“双百计划”领军型创业人才项目。
博迪泰(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博安为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肿瘤表观遗传学以及靶标方面的研究工作。
公司核心技术团队汇聚多名博士后、博士和海归人员,依托厦门大学技术力量,专注于创新的基于“恒温扩增-基因编辑核酸检测技术”,进行快速基因诊断。该技术是未来基因检测的发展趋势,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在分子诊断领域取得阶段性突破,获得2017年度英特尔海峡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厦门赛区一等奖,申请专利13项,其中获得授权5项。
公司产品覆盖病原微生物、遗传基因以及肿瘤突变基因的检测,目前已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作为生物医学高科技公司,博迪泰坚持以不懈的科技追求、持续的创新能力,为人类的健康福祉奉献价值。
世光(厦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郑伟鸿团队:
基于国产边缘端AI芯片开源开发平台
自动驾驶是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的新兴技术,集中运用了现代传感、信息与通信、自动控制、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代表着未来汽车技术方向,也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据麦肯锡预测,2030年售出的新车中,自动驾驶汽车的比例将达到15%。然而,自动驾驶的高可靠性对感知的效率和准确度有着极高要求,对计算平台的性能和稳定性提出巨大挑战。开发一套基于国产芯片、计算能力符合L4级自动驾驶系统需求,同时具备完善开发工具链、成本可控,且开发者容易获取的开发套件迫在眉睫。
该项目将国产边缘AI计算芯片应用于自动驾驶行业,结合边云融合计算的架构,有效化解了边缘AI计算芯片算力有限与自动驾驶对算力高需求的矛盾,并提供了一定弹性空间,可以方便配置不同算力级别的平台来应对庞杂多变的应用场景,将积极带动国产边缘AI计算芯片生态的发展。项目的实现路线是在已研制L4级自动驾驶系统的基础上,针对国产AI芯片的特殊软件环境进行移植适配,并完善相关自动部署工具,以提高后续更多应用的研发落地速度。
该项目团队牵头人吴一亮,厦门大学通信博士,福建省高层次软件人才,现任集美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海洋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项目申请人郑伟鸿,深耕轮式机器人与旋翼无人机多年,多个大型项目负责人兼CTO,掌握自动驾驶及无人机关键模块,带领团队实现多项核心技术突破。拟进站博士后人员刘飞,清华大学博士,具有多年从事自动驾驶算法研究与工作经历,对深度学习、多传感器融合等领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经验。
铜奖
福建农林大学
秦源团队:菠萝种苗的工厂化生产及应用推广
团队项目负责人:秦源,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英人才项目牛顿高级学者基金获得者,入选福建省“百人计划”,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闽江学者特聘教授。
技术研发核心人员:程焱,副教授,主要从事植物细胞周期调控和菠萝高效再生的研究。
博士后成员:牛小平,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流动站出站博士后,主要从事菠萝遗传转化和基因功能的研究。
MohammadAslam,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流动站出站博士后,主要从事菠萝基因响应逆境的功能研究。
曹玲,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流动站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菠萝体细胞突变调控机制的研究。
王路路,博士,拟进站博士后,主要从事菠萝生殖器官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
凤梨具有高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但由于其分株繁殖系数低,种子萌发能力弱,制约了凤梨的规模化生产,组织培养及基因工程技术将为凤梨的产业化生产和新品种选育提供技术保障。
近年来,生物技术在凤梨科植物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在凤梨科植物育种、遗传转化等方面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我国,观赏凤梨的基因工程研究还处起步阶段,应用组织培养观赏凤梨植物的繁殖育种,具有繁殖速度快、育种周期短且不受季节影响的优势特点,对优良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该博士后项目团队已掌握通过植物体外再生方式繁育菠萝种苗的技术,这项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凤梨繁殖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推广将直接服务农业,推进我国菠萝种植产业发展。
此项目技术获得2016年福建运盛青年科技奖、2017年福建省青年科技奖、2021年福建农林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